皇帝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自己一定要把握住。如果自己不快點,皇帝反悔了就完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譚綸直接就衝到了西苑裡麵。
朱翊鈞倒是沒有反悔的想法,讓譚綸坐下,給他上個茶水,這才把計劃書拿了過來。
此時的譚綸臉上儘顯疲態,頂著一對大黑眼圈。
朱翊鈞搖了搖頭,也沒有去勸他。這種勸說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回頭賞他兩顆丹藥吧。
簡單的翻看了一遍計劃書之後,朱翊鈞的臉色就嚴肅了起來。
自己和譚綸的計劃根本就是兩個方向,但是朱翊鈞卻看得格外嚴肅和認真。
這份計劃書沒有提武器製造廠,隻提了煉鋼廠。
譚綸在這裡麵說的很清楚,要建立一個大型的鋼鐵廠,地點放在京城就可以了。經過選擇,他覺得放在京西比較合適。
具體的地點他沒有寫,但是也和朱翊鈞一樣選擇了京西。
除此之外,譚綸更多的是把計劃放在了具體的實情上,比如怎麼和工部、兵部協調,怎麼樣抽調人手,怎麼樣在全國範圍內調集工匠,建設的時候怎麼樣抽調民夫,具體要建設多大、要怎麼樣建設,寫得都一清二楚,可以說是非常用心。
甚至在每一項計劃後麵都有一個數字,朱翊鈞知道這是預算。
詳細的翻看了這份計劃書之後,朱翊鈞也不得不感歎,譚綸這樣的人才實在是太難得了,自己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這份計劃書沒有問題,自己做都不一定能做的這麼好。
現下唯一的問題就是執行了。
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天才製定的計劃交給傻子來執行,這種事實在是太多了,朱翊鈞都懶得來舉例子。
伸手將眼前的計劃書放下,朱翊鈞說道:“愛卿寫得不錯,能做得出來的話,那自然是極好的。朕看了一下,預算在兩百萬兩左右。”
聞言,譚綸連忙說道:“啟稟陛下,因為時間太過急迫了,臣還沒有來得及去調查,所以這兩百萬兩隻是一個預估的數字。”
這個預防針一定要給皇帝打上。萬一皇帝真的覺得兩百萬兩能建成的話,建超支了怎麼辦?如果皇帝讓自己補上……
自己家又沒這麼多錢,到時候褲衩子都要當掉!
何況在製定這份計劃的開銷的時候,自己還是動了一點心思的。說白了就是少算了一些,儘量以節約的成本來進行預算。
實際上,譚綸也知道,真正要是開乾的話,這份計劃書裡麵的錢肯定花的要多,絕不可能以兩百萬兩建設完成。
他現在之所以這麼壓低預算,是害怕皇帝看著這麼大金額的預算肉疼,從而不同意。
畢竟曆朝曆代的皇帝其實都一樣,花他的錢那都是心疼的要命。如果錢多了的話,皇帝不樂意了不掏錢怎麼辦?
要知道,建鋼鐵廠這事,譚綸可沒準備花朝廷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