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有天資的奇才(2 / 2)

這種重點在擺盤加視覺效果上的菜,難度是很大的。

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烹飪時的口味和火候問題,還需要考慮到如何保證所有食材的完整性,和顏色的鮮豔度......

每一步操作,都得仔細斟酌,小心實施。

越是拿手的菜,付宇越是仔細認真。

以前曾做過,和現場烹飪,永遠是兩碼事。

經驗固然珍貴,實操也很重要。

尤其,當真正烹飪時,每一步看似簡單流暢的操作,其實都是經過了精心的安排。

乾貝白菜心烹飪完成,付宇轉頭熬煮海藻薏苡仁粥。

將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適量煎煮。

調好火候,付宇開始收拾木瓜。

醋薑木瓜做起來其實非常簡單。

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放入沙鍋中煎煮。

木瓜煮爛後易碎,考驗廚師的是盛盤時的功底,手要穩,動作要準。

既然是準備做宣傳記錄手冊,肯定少不了文字宣傳。

姚石看了眼拍過照片,正舉著攝像機開始錄製的攝影師,突然出聲詢問道:“付宇,這幾道菜都有什麼功效?能不能具體的說一說?”

付宇手上動作不停,嘴上回答道:“大蒜白芨煮鯉魚和乾貝白菜心的主要功效是解毒消腫,止血生肌,適用於痤瘡患者。而海藻薏苡仁粥則是活血化瘀,消炎軟堅,對症中度三級的治療。”

“而醋薑木瓜調脾胃,愈痰溫,是可以當藥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吃完,需要連用7日。之後我會根據顧客的實際恢複情況進行食譜上的調整。”

說話間,付宇開始製作枇杷葉膏。

藥材都是提前充分浸透的。

付宇一邊操作,一邊解釋:“藥材必須要提前浸泡2個小時,這樣,藥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來。”

為了顯得自己更有水平一些,付宇索性複述起當初在教學實踐課堂裡,電子音在自己耳邊念經似的說的那些理論知識。

“俗話說‘煎藥要煎透’。所謂‘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

“先用大火將藥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時應及時攪拌,並去除浮於表麵的泡沫,以免藥液溢出。”

付宇操作的仔細,其他人不知不覺屏氣凝神從旁觀看。

等水開微沸了,付宇倒手,將煎藥的活交給了張振負責。

自己則一邊將熬乾了醋的木瓜和生薑關火,晾涼。

大蒜白芨煮鯉魚這邊調了一下火候,再繼續接手熬製枇杷葉膏。

張振向來有眼色,這時候,也瞧出來,姚石有意讓付宇多介紹一些關於藥膳的事情。

於是配合著問道:“原來枇杷膏是用枇杷葉做的啊?我一直以為是用果肉提煉的呢。”

付宇果然解釋道:“雖然市麵上普遍叫枇杷膏,但中醫裡真正入藥的是枇杷葉,可以清肺熱、降胃氣,對煩躁、口渴也有助益。”

張振看了眼明顯露出滿意神情的姚石,又故意問道:“那熬製枇杷葉膏時,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付宇想了想,說道:“倒是有一點,挺重要的,用來製作枇杷膏的是老葉,沒有毒性,但新葉跟果核則含微量氰化物,有微毒性,不能亂吃。”

說話間,付宇突然對張振說道:“張廚,你幫我盯一下,注意勤攪拌。”

付宇則過去盛取醋薑木瓜。

張振點點頭,此時此刻,後廚眾人都下意識的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