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府官拜正四品,其女入四皇子門做了妾室後沒多久,其妻大林氏得封誥命。
大林氏原本若是普通官婦那自然是好拿捏的。可有了誥命,就變得不同起來。
她所犯的這些事兒,就得提交到大理寺細細審問。得出了結論後,還得交由刑部複審。
這個過程本來比較繁冗。
按照平常的流程,一步步過來,少說也得三四個月才能真正定罪。
由於有了三阿哥的作證,這個過程變得簡潔明了許多。
過了年後又一段時日,大概在二月初,刑部就把她定了罪。雖然還沒有確切的量刑,可是罪名是實打實了。
大林氏做了這樣的事情,身為四皇子身邊的人,李氏非但沒有勸說母親,反而要跟著母親一起來做這樣的事,她自然也脫不開定罪。
而林氏作為大林氏的妹妹兼同謀,春蕊作為同謀,亦被牽連其中。
李氏和春蕊都被關進了京兆府,往後她們二人在沒了可以回四阿哥府的機會。
珞佳凝得知此事後,心情十分愉悅。
如今已經開春了,綠樹開始抽出嫩芽,迎春花也開得漂亮。整個府邸都洋溢著濃濃喜悅。
李氏和春蕊也被定罪的消息,是在午後傳來的。
此時珞佳凝正打算休息,聽聞這個消息後一下子就清醒過來,坐在床沿問:“是真的?消息確定嗎?”
“自然是真真的消息。”高無庸笑著給她打了個千兒:“蘇培盛正陪著四爺在當差。四爺就讓奴才來給您說一聲,免得您再掛牽。”
李氏的事兒,零零碎碎拖了好一段時間了。
現在告一段落,實在是令人高興。
珞佳凝開心著,又道:“四爺也真是的。這樣的小事讓個小太監過來和我說一聲就行,何必讓你過來。”
高無庸和蘇培盛是胤禛身邊得力的人,他平日有什麼事情,都會遣了他們倆去做。
此時已經過了晌午。
高無庸這時候回來了,也沒道理再跑去跟著胤禛辦差這麼麻煩,就直接留到晚上,明日再跟著了。
所以珞佳凝才這樣說。
少了高無庸,就隻一個蘇培盛還很機靈得用。她怕其他人的話,胤禛用起來沒那麼得勁兒。
高無庸看自己得了福晉的讚賞,自然十分高興,笑道:“四爺遣了奴才來,自然有四爺的道理。其他的事情,旁人可以和福晉說。可有一件事,怕是隻有奴才來了才好跟福晉講一講。”
這句話引起了珞佳凝的興趣。
那些人的罪狀她是知道的,基本上那些人會得了什麼樣的結果,她也心裡有數。
胤禛這麼自信新消息會讓她高興?
珞佳凝的困意這下子完全消失:“你說。”
高無庸道:“據說李知府已經被停了職務,隻等著差遣了。”
珞佳凝:“真事兒?難道他也受了牽連?”
“自然是真的,這話還是太子爺今兒上午告訴四爺的。”高無庸道:“說是聽候差遣,實際上應該就是會被革職。許是不會讓他下獄,隻是革職,此事略為遺憾。”
李氏和大林氏做的那些事情,雖然令人不齒,卻也不至於罪及家人。
既然如此,她們犯下的事兒就不會拖累到李知府。
可是如今李知府卻被牽連到了,而且還麵臨革職的危險……
珞佳凝忙把周圍伺候的人遣了出去,隻留下了馥容和翠鶯在旁邊伺候著,又細問:“你可知李大人為何會被革職?”
“太子和四爺說的時候,奴才並不在旁邊。”高無庸道:“不過四爺給奴才略透了幾句話。奴才聽得有些迷糊。大概是說,李知府當年讓李氏進四爺的門,表現得那叫一個清正廉明。可是實際上,他並不這樣清廉的人,隻是表麵如此而已。”
珞佳凝愣了愣:“皇上被他蒙騙了?”
“倒也不一定是蒙騙。畢竟早些年的事兒已經查不出了,隻查到了這一兩年他收受了一些賄賂。數額不算很大,卻也足夠定罪。”
珞佳凝心中了然。
難怪胤禛說,李知府不一定會定罪,也可能隻是停職後讓他告老還鄉。
原來如此。
收受賄賂的罪名應該是實打實了。隻是李知府現在才開始受賄賂沒多久,數額並不大。
皇上或許會念在他當年認真做事的份上,放他一馬,隻讓他告老還鄉不多作追究。又或者可能會嚴重處理,那就得下牢獄了。
這兩種定罪方法都是可行的。隻是一個酌情從輕處罰,一個則是警告官員從重處罰。
不光是太子和胤禛,刑部那邊應該現在也隻是等著皇上表態。所以現在還沒個定論。
珞佳凝總算明白為什麼過來的是高無庸了。
這種事情,胤禛身邊的奴才,也隻有蘇培盛和高無庸能夠知道。蘇培盛可能今天有需要他的地方,不能過來。所以胤禛就留了蘇培盛,讓高無庸過來說一聲。
也好讓她早點高興高興。
這時候知道的話,可比晚上聽他說起要早好幾個時辰呢。
珞佳凝現在可真是心情舒暢極了。
李知府不管是哪種處理結果,他都無法再成為李氏堅強的後盾。李氏再不能有機會回到四阿哥府。
完全不會成為後顧之憂。
珞佳凝這會兒也懶得去睡了,索性起身,又吩咐人去銀杏那兒取東西交給高無庸:“銀杏這段日子又給我阿瑪做了些可用的東西,還勞煩高公公你去府裡一趟,給他送去了。”
銀杏是德妃當初給她的丫鬟,針線特彆好。
珞佳凝初二回娘家的時候發現費揚古的腿十分不好了,便讓銀杏暫時停了手頭上的事情,全心給父親做護具。
這段日子下來,可是做了不少的護膝和護腿之類的來。
年後已經送去過幾個。
如今有攢了幾個輕薄點的,適合在春日裡用的,正好要送到烏拉那拉府上。
珞佳凝看高無庸今日左右是無事了,便讓他去送。
高無庸聽後喜不自勝。
去福晉娘家可是個大肥差。福晉的父母都是極好說話的,也十分大方,每次過去都能得到不少的賞錢。
福晉這次讓他過去,看似好似他會累著,剛從四爺那兒回來又要去烏拉那拉家。
但是實際上,福晉和烏拉那拉家很少聯係。
從過年初二的時候去了一趟,直到現在,也統共隻親自回家一趟便是初二那天,另就是一月末的時候讓人給費揚古大人送去護具。
這才是第二次遣了人去家裡。
也正是因為福晉甚少讓人過去,所以拿到的賞錢都夠跑十趟的。福晉這樣安排他過去,著實是對他好。
高無庸深深地鞠躬打千兒:“多謝福晉!”
珞佳凝叮囑道:“我額娘知道我們兩家之間不便過多來往,少不得要說幾句,讓你提醒我不要送家裡東西去。你隻管告訴她,我送護具給父母,是得了皇上準許的。一個月一趟不算太多。這樣額娘便不會再多擔憂了。”
身為武將和皇子的親屬就是這樣,要注意分寸,時時刻刻地保持著清醒。
不然的話,就可能成了錯處被人拿捏住。
·
胤禛辦差後,眼看著要到下衙時間了,就去了趟宮裡向皇阿瑪回稟一聲。而後打算出宮回家去。
珞佳凝現在身子沉重,他每天不在家,日日也都擔心著她。一到了可以走的時候就恨不得馬上歸家去,立刻見到她。
今日他特意提早遣了高無庸回家告訴她喜訊,便是想她早一刻知道好消息也是好的。最起碼讓她少擔憂幾個時辰。
胤禛急急地拜彆了康熙帝,打算離開。
康熙帝揚聲叫住:“老四,你等等。”
胤禛急忙收住了加快的腳步:“皇阿瑪還有何吩咐?”
“你坐。”康熙帝指了旁邊的座位。
已經議事完,他讓周圍幾個臣子各自離去。等到殿內隻剩下他們父子二人了,方才說:“珞佳凝近日身子沉了吧?前些天讓她考慮的事兒,她考慮怎麼樣了?”
胤禛想了一想才明白過來:“皇阿瑪說的是讓她回宮來住的事情嗎?”頓了一頓,又道:“兒臣隻在母妃那兒聽過一耳朵,未曾聽皇阿瑪說起,所以有此一問。”
康熙帝:“就是這個。德妃昨兒晚上還問過朕,想讓她過來住著。你也知道,過段時間我們就都不在京城了。就她自己帶著孩子在你府裡,終究不是特彆放心。”
再過一兩個月,皇上便要帶著皇子們禦駕親征。
這些日子一來,皇上對四阿哥的看重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到時候四皇子一定會跟著去。
算算日子,皇上禦駕親征的日子差不多就在四福晉剛剛生產後。
若真是那樣的話,四福晉帶著小小的嬰孩住在家中,著實不便。
宮裡的主子們都很擔心她。
德妃早就放了話,讓珞佳凝搬回宮裡去住著——這樣一來,她作為婆婆可以好好照顧兒媳,同時孫子也能日日在她跟前。
之前珞佳凝是沒有同意的。
她覺得在自己府裡更安心更自由。
私下裡胤禛看她這樣肚子一日日大得更厲害了,也是十分擔憂:“不如你就去宮裡暫住吧。有母妃照顧著你,我也更加放心。更何況,還有福常在幫忙看顧著。”
可是珞佳凝沒同意。
她覺得在宮裡不如在自家方便。
此時,麵對皇上的聞訊,胤禛說了實話:“珞佳凝不太想來宮裡。兒臣看她意思,在宮裡許是不如在家裡方便吧。”
“胡鬨!”康熙帝雖然沒有動怒,可是這個時候也是有些生氣:“她才多大的年紀?又是頭一胎。生了孩子在府裡有誰照顧?”
胤禛緩緩地說:“還一個宋格格,為人敦厚,倒是可以幫忙照顧一二。”
“朕還不知道你身邊的人嗎?”康熙帝說著說著,又把氣撒到了兒子頭上:“你身邊的人,要麼是不中用的,人品不行。哦,這個倒是遣出去了,不提也罷。不過這個好歹還是生過孩子的,如果真在你府裡,還能幫忙一點。剩下那個宋氏,沒有孩子,怎麼幫忙照顧珞佳凝?”
胤禛知道,皇阿瑪肯定是忘記了。
皇阿瑪忘記宋氏曾經有過一個孩子了。因為那孩子沒有養大,很小就沒了,所以皇阿瑪對她沒有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胤禛覺得宋氏可以照顧珞佳凝的原因之一。
宋氏自己生過孩子,知道孕婦和剛剛生產後應該怎麼調養和照顧,而且她對珞佳凝是真心實意的好。
所以胤禛才放心當他不在家的時候,讓宋氏幫忙照顧產婦和嬰孩。
但是這話到了嘴邊,胤禛頓了一頓,又把話都咽了回去。
罷了。
他說了也沒什麼用處。
畢竟宋氏就算有心,也無法照顧到方方麵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