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羅格朗之戰(2 / 2)

成為暴君之後 吾九殿 11057 字 8個月前

國王審視著整個戰局,他的聲音平穩有力。

科思索亞的淪陷與海上神聖軍的劫掠令眾多人人心惶惶,這個時候國王表現出來的

威嚴和沉穩,令眾人鎮定了下來。這一路上,多虧了國王始終策馬行於隊伍前方,士兵始終能夠看到王旗與他們存在,軍隊的凝聚力才得以不減反增。

“誰會指揮這支軍隊?”

約翰將軍皺著眉頭看著地圖。

“教皇,西奧爾德。”

國王說。

主帳中的所有人都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然而國王沒有做解釋的意思。他將地圖上的幾個城堡標注出來。

以我們的兵力,必須儘可能避免在戰爭初期與神聖軍發生大規模的正麵衝突。這幾個城堡,是我們必須固守,絕對不能被敵人占領的。”國王清醒冷靜地做出最重要的決策,“二十萬軍隊將在一個月之內全部抵達羅格朗,我們不能,也不可能與對方正麵迎戰。”

“從東北萊西港起,到南部科雅山地,我們必須拉起一條堅不可摧的防線,並在二十萬軍隊的衝擊下,維持這條防線至少四個月一直到夏季終結,秋季過去,冬季到來。”

“至少四個月。”

國王抬頭,看向所有人。

“就算拿白骨填,拿頭顱堆砌,也得給我撐住這一道防線。”

--

………………

古倫底草原。

風吹過大地,一支肅殺的騎兵朝著聖靈灣的方向出發,他們高舉金色的戰旗。戰馬奔騰而過,人馬皆厲。

在隊伍最前麵,蠻族帝國的皇帝,曾經的古倫底騎兵首領赫爾·莫灰色的眸子蒼鷹般注視地平線。

他的兒子罕木趕上他:“父親,羅格朗與我們的聯係已經被切斷了。”

他露出了些許憂慮。

“神聖軍,聖廷來勢洶洶,您覺得羅格朗能夠撐住嗎?和西奧爾德相比,普爾蘭未免太過年輕了。他能抗住嗎?”

他能嗎?

赫爾眯著眼轉頭看向深淵海峽另一側。

他眼前浮起隔著大半個戰場,與自己遙遙對峙的年輕帝王,銀發沾著鮮血,冰藍的眼眸帶著熟悉的寒光。

“他們用不著我們擔心,接下來我們的戰場也要到了!”

赫爾說。

“走!”--

那可是帝國雄獅一手培養起來的君主,那可是惡龍埋骨的自由國度。

作者有話要說:[1]數據參考自(英)查爾斯·歐曼.中世紀戰爭藝術史第1卷[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

[2]中世紀人口密度低,生產力水平低國家對軍事的承受能力差,不能以現代的標準去衡量當時的軍隊數目。引用傑弗裡·帕克綜合各方麵資料得出的較為可靠的數據,1470年代,歐洲主要國家中,西班牙軍隊人數約為兩萬人,法國四萬人,英國二點五萬人。【此外需要一提的是,雇傭兵在中世紀的戰爭中十分普遍。另外英國的軍事製度還有民軍製,1181年亨利二世在軍事法案中規定:所

有自由民都應擁有作戰武器以備戰時需要。1252年亨利三世在這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後在《溫切斯特法案》中又再加以重申。不過主要注意的是,民軍一般用於地方防禦自衛。一個評價就是“反對國外入侵的第一條戰線不是正規軍,而是民兵。”】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二十萬的敵人軍隊,是絕對龐大,對於被侵入國而言,堪稱壓倒性的暴力武裝。

另外因為東西方文化背景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便於理解這裡

簡單解釋一下一些問題。

曆史上,提及教皇與教會的軍事力量,最著名的便是十字軍。

十字軍運動的興起是與教皇權勢的興衰息息相關。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克萊芒發表演講,呼籲人們解放東方,十字軍運動正式開始,從這個時候開始十字軍逐漸成為教會標誌的暴力武裝。

驅使中世紀的人們積極參與十字軍運動的,一方麵是信仰。在當時中世紀人的心中“天堂”“地獄”“魔鬼”“天使”等是真正存在的。【這裡順便強調一下,現實曆史進程中,教會權勢之所以逐漸衰落,很大原因在於唯物主義的衝擊。但在本文西幻背景下,神、地獄

、天使魔鬼等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教廷的權勢與影響力對比現實曆史更強。】另一方麵則是利益。在上章,以及前麵數章對神聖軍運動的興起原因有一點涉及。

這裡借用一下趙立行教授的觀點,十字軍運動“在表麵的宗教狂熱之下,湧動著的是各種世俗力量……聖戰的觀念本身不足以吸引普通的騎士純粹為了冒險而從事這樣漫長和危險的遠征。最近的經濟史研究表明,許多騎士渴望參加實際報償非常渺茫的長距離遠征,具有更加實際的原因——不論他們的領導人動機如何,他們的部下卻都對搶劫感興趣。也就是說,西歐越來越多的無地騎士,破敗的農民,新生的商人,都渴望對外開拓,借機擺脫貧困。因此,與其說是教皇的宗教宣傳煽動了人們的狂熱,倒不如說是人們希望對外開括的渴望利用了教皇的宣傳。”[1]

真金白銀的利益,總是比空虛的榮光來得有誘惑力。

而在這種目的下組建起來的軍隊,在戰爭中進行劫掠,便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一位當時隨十字軍抵達耶路撒冷的人,目睹當時的情況,描繪說“阿拉伯人逃到了所羅門聖殿的頂上,許多人被箭射死,從房頂上頭朝下掉下來,在這一聖殿裡有一萬人被斬首。如果你在那裡,被殺死的人的鮮血會沒到你的腳踝。我還能說什麼呢?沒有人能夠僥幸活下來,他們連婦女和小孩也不放過。”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就遭遇了同樣悲慘的洗劫,十字軍縱火焚城,聖索菲亞大教堂連門上的金銀裝飾都被撬下來帶走,不論是宮殿還是普通人的住宅,全被掃蕩一空,最後古老的文明之城在烈火中化為廢墟灰燼。

在上一章中,科思索亞的遭遇,便是戰爭中的“劫掠”行為。

然而,必須說明的是“劫掠”在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軍隊。

世紀的戰爭,電視上常常出現的騎兵衝鋒其實並不是它的主旋律。在前文描寫“薔薇之變”的時候,提及在中世紀的戰爭裡,雙方會儘可能地避免正麵戰爭,而是圍繞城堡,以圍城為主。而除了“圍城”,另外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劫掠”。

“劫掠平民”對於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人而言,是野蠻,違反人道主義,不可理喻的。然而,劫掠平民是世界軍事史上普遍的現象。古代中國也一樣,《孫子兵法》中的“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

軍食可足”“重地則掠”“掠於燒野,三軍足食”便指劫掠。一直到十九世紀各國才努力建立起戰爭規範,1899年,海牙國際議和平議會上《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的附件中有多項禁止劫掠平民的條款。而在十九世紀以前,戰爭的暴力權一直都是國家的合法權利。

殘忍的事實是,在很長時間裡,劫掠平民一直都是種“軍事必備”。

中世紀的軍隊與現代的軍隊概念不同,中世紀的軍隊不像現代的軍隊具有嚴格的紀律性。或者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與兵役製度下(前文經常提及的四十天兵役,以及貴族武裝問題)軍隊幾乎沒有“紀律”這個概念。很多時候,軍隊與盜匪其實沒有太大差彆,劫掠平民並非個彆士兵軍紀敗壞的行為,而是自上而下普遍參與的。前文提及的巴林列傭兵劫掠和上一章科思索亞城劫掠,在當時的背景下,並非單純的聖廷問題,而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百分百會發生的,換其他國家進攻羅格朗也會發生這種的情況。

軍隊是暴力機器,不從事生產,但維持一支軍隊所需要的開支是巨大的。而當時歐洲戰爭中的主題“圍城戰”往往耗時良久,在這種情況下攻城一方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單純依靠政府收入難以支撐的。在當時任何政府都無力在戰時保障軍餉和供應,因此部隊不得不“取用於國,因糧於敵”。同時當時的後勤也是個嚴重的問題,哪怕到了17世紀如何建立一種合理的後勤製度仍超出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和組織能力。[3]

劫掠平民作為戰爭正常進行的條件之一的這種情況,要一直到十九世紀生產力,科技水平發展起來才能得以解決【但其實直至今日也未見根除】,在此之前它始終存在人類曆史上空。

人類的曆史總是戰爭與文明交織,在炮火之下,白骨累累。

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充任“人命絞肉機”這個稱呼了。

以下是為本次征文做出貢獻的名單,恭喜你們獲得羅格朗戰役第一百一十六屆薔薇徽章!鼓掌!

感謝在2020-03-1723:42:48~2020-03-1823:57: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毛線球接骨木2個;嗬-愚蠢的地球人啊、羽落春天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熊的尾巴210瓶;guinjing、褚偃50瓶;Luren甲45瓶;蒼藍之瞳、玖璋40瓶;長安遠36瓶;Abc35瓶;卿南湘30瓶;Virgo、咕咕不咕咕、明月陌上兮、詭異的綠之弓箭、陌上花開20瓶;迷靨

19瓶;石棧卿青15瓶;栗有言、ellen、高舉嚴江大旗、心如止水、白熙、微墨、qiangweise10瓶;小甜餅收割機、黑心羊8瓶;咕咕兆赫6瓶;雨幽、大夢誰先覺、零、密室遊魚5瓶;月漓瀟、是你的小可愛呀、41208289、海棠伊舊4瓶;葉葉也、得閒與茶3瓶;思念、扶蘇離殤、河坊街2瓶;rgmau、柒寒、盈靈、帝白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