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希望、住宿(1 / 2)

田地裡去了土豆之後剩下的東西其實不多了,畢竟能從使館從人身上搜刮的種子有限,好些還不適應這裡的氣候,一來二去的,幾乎全軍覆沒,隻留下稀稀拉拉的一些,看著也十分的不精神,不過好在驚喜還是有的。比如南瓜,這就是個大驚喜。

“這苗也不知是不是咱們種的晚了些,稀稀拉拉的光長藤蔓了,挖了地底下,也沒什麼根莖,看著該是長果子的,可這……三爺,您看,這都四個多月了,才拳頭大。也不知道天上凍前能不能熟。”

不管能不能熟,這都是好東西啊!哪怕是要給它上蓋子呢,也得護好了。這可是見聞於元代賈銘在《飲食須知》中的南瓜,是李時珍都要慎重記載的南瓜。

“南麵來的東西適應不了咱們這地界,長得慢些也是常理,隻要能長出來,那咱們就沒白忙乎。”

見著這熟悉的葉子,看著那尚且幼小,卻已經可以預見碩大的果實,包三兒臉上的笑止都止不住,這會兒老韓頭腦子突然就靈醒了,裂開嘴,衝著包三兒問:

“三爺,可是認得這個東西?這是好東西?”

“好,怎麼不好,曾聽人說起過,說這南瓜,對,這就叫南瓜,因為都是藤蔓的緣故,能用棍子架起來種,頗為省地,而且土質品級,略顯沙地的地方也一樣能種植。更好的是,聽說產量還聽不錯,果子去皮去裡頭的絲囊、瓜子,蒸熟了吃特彆的飽腹,都能當糧食用。哦,對了,這瓜子挑了好的做種子之後,剩下的還能抄了,當個零嘴,就是這藤蔓,嫩芽的時候摘了也能當菜。你說好不好?”

“啥?能當糧食吃?”

對於農人來說,什麼菜,什麼零嘴那都不需要,倒是這糧食兩個字特彆的入耳。所以嘍,這裡老韓頭還沒說話,引著他們過來的包家的佃戶先高呼起來。而他這一高呼,得了,聽到聲呼啦啦的就圍過來了一圈的人,一個個都滿含熱切的看著包三兒,若非有些畏懼包三兒如今的官身,生怕著腦了他,這會兒怕是抓著他來個馬氏大搖晃術的都大有人在。

包三兒本就對這些農人心存憐憫,看著他們那希夷又忐忑、不安的模樣,索性稍稍轉了轉身子,衝著所有人大聲的說到:

“先頭咱們種出了土豆這麼一個高產的東西,大家都是親眼見著的。土豆如今被皇莊收去,大麵子培育種子去了,想來不用等幾年,咱們這兒啊,必定是遍地都有土豆可以挖著吃。”

一說到土豆,圍著的農人臉上就露出了笑,他們雖然目不識丁,見識少,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傻子,種子被收上去為啥他們還是懂的,以後總能輪到他們種這他們也是明白的。所以哪怕這會兒衣食不濟的日子難熬呢,也覺得未來挺有希望。也願意聽包三兒繼續往下慢慢說。

“那麼同樣都是從南麵藩國尋來的種子,難不成就這麼一個好的?”

眾人有誌一同的將視線都給到了那一片隻留下些稀稀拉拉藤蔓的地方,有幾個腦子快的,已經開始激動起來了,他們有感覺,這包東家,怕是又發現了什麼好東西,就是他們這平日看著不怎麼上眼的東西。

“諸位許是不知道那些藩國的情況,那地方啊,比咱們這裡暖和,一年到頭幾乎隻有春夏兩季,那樣的地方出來的種子產量能少?想想江南和咱們這裡比,是不是江南的地出產更好些?那更南麵的自然比江南更多是不是?”

你要這麼去算,那就戳心了,祖祖輩輩在這裡,那還紮根錯地方了?

不過產量……好吧,確實江南比他們這裡是強了不止一點點。魚米水鄉嘛,多少年了,他們都知道的。等等,藩國比江南還能多些?那這藤蔓……

“包家三爺,您這說的咱們都聽明白了,聽著是有道理,那按照您說的,這東西產量應該不錯?那真是能當糧食的?出產比土豆多不?啥樣的田種植容易?咱們都能種不?”

親眼看見過土豆出土的他們,對包三兒是信任的,所以哪怕這所謂的南瓜還隻是個拳頭呢,他們也願意給予幾分期待和希望。並用一種農民式的小狡猾,用一連串的問題,來謀求一個種植的許諾。

高產啊,哪怕不是土豆呢,哪怕這東西沒見過,沒吃過呢,隻要有希望,他們就願意試試。看,彆說是大人了,就是聽著動靜,湊熱鬨過來的孩子,這會兒看向包三兒的眼神都帶上了光。

這讓包三兒怎麼說呢,就皇帝那樣的人,他真不好說到時候那南瓜會是個什麼樣的命運。不過……這終究不是主糧是吧,應該能留下些?

不管留不能留下吧,總該給這些個人一點子希望才對。光看總是沒份,也挺打擊人的。

“如今我要說這能出產多少多少的,那都是虛的,這樣,煩請大家夥兒多上心幫忙看著些,等著豐收了,咱們再用事實來說話。若是真的好,你們也看的上,那到時候我想法子給咱們這裡留些種子如何?新種子,還能當糧食,這樣的東西,朝廷肯定重視,這點大家都明白的。”

確實都明白,什麼人敢和皇家搶?不要腦袋了嗎?包三爺能答應給留點種子,讓他們比旁人早些有機會種上,這就已經夠仁慈了。

農人中一竿子長輩老人忙不跌的就開始作揖,有那機靈的還小聲的喊著身邊的孩子,去給包三兒取水,態度十分的熱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