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中興通訊的低調老總(為盟主三無修大地3/4)(2 / 2)

重生軍工子弟 葫蘆村人 6079 字 10個月前

真正低調的人。

一個認真乾事,踏實搞技術的真正技術人員。

跟家喻戶曉的任正非纏鬥二十年,名聲不顯;最終跟華為一起,在曾經國內通訊產品“七國八製”的圍剿中起步,最終一舉帶領中興擊敗西門子、諾基亞,位列全球第四大通訊廠商;並與老對手的華為一起,講曾經紅極一時的愛立信、阿朗逼上了絕路。

這是一個極其牛逼的人物,現在還是一個剛剛中年的消瘦技術人員,尚未在商場初露崢嶸。

“這些是摩托羅拉68000芯片的總成設計圖,上麵有著68000個晶體管,在摩托羅拉公司,這些圖紙生產出來的芯片,隻有國外信用卡大小。”沈海鵬話不多,到了秦飛,一直都讓人忽視了他的存在。

若非謝凱要讓他出頭,他甚至不願意做技術介紹。

“6.8萬個晶體管的電路設計圖,全部用圖紙畫出來?”侯為貴的眼珠子瞪圓了。

“是的,原本我們也不相信,拿到圖紙後,一直都在進行論證,確保每一條邏輯電路沒有問題,前前後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最終證明,這份圖紙是真的。”沈海鵬點了點頭。

他們並不知道,摩托羅拉68000芯片是最後一款用鉛筆在圖紙上設計出來的線路圖。

對於國外的芯片發展,國內很難接觸到。

高端的芯片設計製造,都是屬於對中國封鎖禁運的。

“這種高性能芯片,如果能製造出來,國內高端芯片匱乏的狀況馬上就能得到解決。”侯為貴說道,但是並沒有直接認可沈海鵬的說法,“我們需要檢查一下圖紙的真實性,然後根據電路圖的程度來評估我們的生產能力是否可以製造出來。”

“這是自然。”見鄭宇成皺著眉頭想要說什麼,謝凱拉住了他,笑著對著侯為貴說道。

這才是他了解到的侯為貴。

一個作為廠裡技術骨乾派往美國考察,從來不對技術進行盲目崇拜,了解市場的真正技術管理者。

“我們希望貴方認真研究圖紙,分析貴方技術能力跟生產能力之後給予我們肯定的答複。這種芯片,我們的需求量很大,每年達到二十萬枚以上,目前國際價格大約三十元左右,國內價格更是高達上百。”謝凱非常認真地對侯為貴說道。

侯為貴隻是點了點頭,什麼話都沒有說。

“你們每年的需求量真的需要二十萬枚?”陳德貴雙眼放光。

僅僅是這東西,哪怕按照國際市場上三十元一枚的價格,也是六百萬!

如果他們生產,691廠就靠著404的訂單,都能把日子過得紅火起來。

“隻要搞出來了,市場遠遠不止如此。僅僅我們需要的就是二十萬枚!”鄭宇成強調著,“這種芯片的用途非常廣泛,機械自動化領域的工控芯片,坦克的火控係統,導彈的製導係統,數據處理中心等……國內各大科研院所,大學,對這種芯片的需求非常龐大……”

鄭宇成的話,讓陳德貴下定決心,即使拿不下來,也得拿下來。

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矽圓晶你們這邊能否生產?”謝凱開始全麵了解691廠的生產能力。

“五英寸的都能生產,不過成品率不高,實驗室生產環境,不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為了拿下404這筆龐大到讓人顫抖的訂單,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沒有絲毫的隱瞞。

“你們這樣的生產條件,如何滿足我們的產品供應?”鄭宇成問道,“每個月能提供多少,我們可以接收多少,但是不能低於兩萬枚。”

隻要有芯片,他們就能生產數控係統,就能生產前衛導彈,可以生產挖掘機,可以生產遊戲機。

遊戲機那是有數十萬台的潛在市場。

數控係統,對於這種芯片的要求要多,不過貌似如果對方生產的芯片體積太大,太過耗電,前衛導彈根本沒法使用。

現在管不了那麼多,前衛導彈如果真的需要,完全可以通過從國際上搞的芯片來使用,其他的完全可以用國產芯片。

侯為貴帶著691廠的技術人員對所有圖紙進行了好幾次的檢查,並且做出了推算,一直到晚上十點鐘,才確定了這圖紙的可靠性。

這期間,鄭宇成跟謝凱等人都是在焦急地等待著。

隻要侯為貴告訴他們,691廠生產不了,他們就會傻眼。

根本就找不到規模如此龐大的芯片來源。

再經過了一番討論,徹底分析691廠的生產能力跟生產線,並且讓陳德貴把廠裡麵的生產人員等全部找來開會討論,一直到淩晨兩點鐘,才得出了結論。

“鄭主任,我們廠可以生產這種芯片,但是……”侯為貴前麵的一句話讓鄭宇成高興,後麵的一個轉折詞,則是讓一直等待的鄭宇成等人心中升騰起一股不妙的感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