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謝凱依然平靜。
鄭宇成有點迷茫。
“即使任何單位拿到手,最後依然得根據目前的技術實力做出調整,升級技術能力……沈鴻部長現在就是在考慮這方麵的情況。”褚國榮開口說道,“如果把65000噸大壓機降低到45000噸,技術難度將會小很多。”
“這問題不用說了,沒得商量!”鄭宇成毫不猶豫地說道。
在之前,就已經強調了,而且65000噸大壓機的設計圖同樣有了。
謝凱則是沒有去反駁。
無論二重是為了他們的私心,還是為了彆的,事實應該是如此。
大壓機對於國家工業的重要性,誰都知道,軍方同樣也是在往裡麵投資,國家工業部門甚至給予配套支持。
從這些方麵看,當初下馬大壓機,問題應該不僅僅是眾多的戰機導彈項目下馬。
“這事情,我們再找沈鴻部長談談吧。”謝凱示意鄭宇成不要著急,恰好這時候菜上來了。
已經快九點了,鄭宇成心中不舒服,也沒喝酒,很快幾人就吃完飯,隨後去找沈鴻。
沈鴻所在的房間門口,圍了不少人,都是前來說情的單位。
好不容易,幾人才擠進了沈鴻的房間。
“我們必須降低製造難度。65000噸大壓機製造難度太大,很多問題短時間內無法解決!”沈鴻見著鄭宇成,第一句話就讓鄭宇成變了臉色。
“沈部長,您之前可不是這樣說的。”鄭宇成急了,“這東西投資本來就不小,我們如果製造小的,以後需要更大的大壓機,需要的成本……”
鄭宇成完全想不到,為什麼僅僅隻是離開一天多的時間,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我跟眾多單位的負責人都討論過,他們對於自己的情況了解的非常清楚。六萬五千噸大壓機的很多零部件製造,都是目前國內無法解決的……”沈鴻的臉色很嚴肅。
“可以組織技術攻關啊!整合大家的力量,集中一起想辦法。當年搞萬噸大壓機,不都是這樣乾出來的?”鄭宇成急切地說道。
沈鴻看著他,臉上很是無奈,“我們都想。就連45000噸大壓機,也需要組織技術攻關,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搞出來。”
“之前您可不是這樣說的……”鄭宇成看著沈鴻。
“我隻說過,有可能,這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宇成同誌,工業基礎,大家都清楚。當年的那種趕英超美的想法,不應該再在這個時代出現……”沈鴻看著鄭宇成,語重心長地說道。
謝凱的心臟如同猛遭雷擊。
這段時間,隨著各個項目的順利展開,基地的資金越來越多,他跟鄭宇成等人都開始變得膨脹起來。
鄭宇成說的理由是正確的,甚至他也覺得,隻要能凝聚全國的力量,沒有什麼是乾不出來的。
想想當年,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國內在沒有電子計算機的時代,靠著算盤計算各種參數,搞出了蘑菇彈,搞出了導彈!
他明知道目前國家工業基礎對於挑戰65000噸大壓機的製造完全不夠格,為了在製造實力方麵提高上去,鄭宇成強行要求製造65000噸大壓機,他沒有任何的阻止。
明知道鄭宇成的性格張揚,他曾經在鄭宇成搞回運十項目的時候就提醒自己,必須謹慎,否則404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地步。
可到現在,膨脹的自信心,依然讓他開始期待弄出65000噸的大壓機。
甚至期待運十之後的改型,220噸大飛機出現,殲十,殲二十等……
當年趕英超美的後果,謝凱清楚。
最終國家用了多少年才在經濟總量上超過英國?即使在他重生的那個時代,經濟總量距離美國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說實在的,我們也希望能搞出65000噸大壓機,可現實情況無法支撐我們的想法。”褚國榮說道,“如果強行上馬65000噸大壓機,再給我們十年時間來完善各種配套,提升技術實力,應該沒問題的。”
鄭宇成的心中,這一刻根本找不到詞來形容。
滿心的期待,最後都化成了泡影。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是笑還是哭。
看著鄭宇成跟謝凱兩人表情各異,沈鴻也不知道如何出言安慰他們。
“現在我們有兩個方案,要麼就搞65000噸大壓機,時間上,沒法保證;其次就是搞45000噸,三年內,可以完成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