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見他如此好心地為客戶考慮,臉上浮現出了無奈的笑容,老家夥想要搞大口徑,這種話都能從他嘴裡說出來,實屬不易了。
“彈藥問題,客戶自己會考慮。我們國內儲備的炮彈很多,完全可以廉價賣給他們……”汪貴林不樂意了,“國內庫存,多少年才能用完?那可都是錢啊!”
之前國際局勢緊張,國內的軍工係統一直都在緊張忙碌地生產。
子彈,炮彈這些東西,國內庫存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用完。
謝凱也清楚這一點,他倒沒想過這樣的問題。
“消化我們國內一部分庫存,也是好事情。再說了,說什麼後勤問題,我們潛在客戶都是蘇聯製式裝備跟北約製式裝備都在搞,他們現在不會考慮這樣的問題。真有這方麵的考慮,我們再搞就是了。”謝凱說道。“現在就上155,一方麵我們的技術儲備不足,難度太大;另外一方麵就是我們這項目弄完,以後搞啥?”
聽到說後麵還有項目,鄭宇成也不再強調得搞大口徑。
“這次算是積累經驗,122毫米搞出來,效果好,再搞更大口徑的,如此一來也容易,更能獲得客戶的訂單。”謝凱進一步說道。
122毫米口徑自行榴彈炮,確實不屬於西方製式火炮。
不過這就不能表示沒有任何的市場。
很多小國家,根本就裝備不起155毫米口徑的重型火炮。
122毫米口徑火炮,就已經屬於戰略級了。
賣了炮,再賣彈藥,彈藥這東西是消耗品,完全就是一個長期的買賣。
不能讓前麵那些年代國內製造的炮彈放在那裡生鏽不是?
或者學著朝鮮,炮彈多的沒地方使用,直接用炮彈來處決犯人?這樣的事情,在國內根本就不可能出現。
“那就搞122口徑的?”曹雲陽有些不甘心。
他原本就是搞152毫米口徑的火炮,現在跑到404基地來搞122毫米的,這不是越混越回去了麼。
“對,就122毫米,搞39倍徑或者45倍徑的身管長度。”謝凱點頭說道,“這得看我們國內的製造技術。這個項目,最好是儘快能有成果。”
“要不我們直接從70式的基礎上改進?”黃愛民問道。“如此一來,就會容易很多。”
“不,70式自行火炮太過簡陋。”謝凱搖頭說道,“我們得考慮後續的發展,不能隻是考慮這樣一個項目。”
“采取新設計的底盤如何?”曹雲陽問道。“我們裝甲兵研究那邊搞出了一款新的自行火炮底盤,目前還沒有用戶。”
鄭宇成看著謝凱。
沒有用戶,誰能保證這玩意兒靠譜?
他們現在可是奔著出口去的,各種技術都是國內最頂級的。
“可以。我們這款火炮,都是采用國內最頂級的技術,主要目標是國外客戶,當然,也針對我們自己的客戶……”謝凱說道。
曹雲陽說的那款新的底盤,也不知道是不是plz45使用的底盤。
要真的是那東西,以後搞155就容易了。
“我們這邊的要求,已經表述清楚,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吧?”見沒有人再有意見,汪貴林開口問道。
曹雲陽等人都是點頭。
無論他們願意不願意,人家404掏錢,404的人決定搞122毫米口徑,他們自然也沒有意見不是?
有意見人家也不會在意。
這些人不行,就換一批人。
反正人家不在乎,國內火炮專家也多。
“下來之後,希望大家能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方案出來後,就直接開始按照方案整樣車。”鄭宇成開口說道。
其他人不由傻眼,“不用進行方案論證?不需要上級批複?”
“方案剛才不就論證了?你們也沒有覺得不可行不是?”鄭宇成對著發問的人說道。
一幫人完全傻眼了。
404搞項目,就這樣簡單?
“至於上級批複,我們又不需要上級首長撥付經費,哪裡用得著批複?他們同意我們得搞,不同意,我們還是得搞!散會!”鄭宇成說完後,就起身向外麵走去。
謝凱跟著追了出去,他怕被這幫子技術人員圍起來,各種問題,很容易露出馬腳的。
“乾啥呢!這裡沒你啥事兒了,你可以回去繼續睡覺了。”鄭宇成不滿地對著拉住他的謝凱說道。
“老鄭,不是說好了,帶我去槍械研究那邊?”謝凱看著鄭宇成,不滿地說道,“你不會想要過河拆橋吧?”
老家夥顯然是想過河拆橋,不帶自己去槍械研究所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