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到的時候,雙方就已經認識了。
何超帶著一行人向著訓練場走去。
外麵依然寒冷,訓練場上麵,一隊全副武裝的戰士背著鼓鼓的背囊,繞著訓練場整齊地跑著。
“每天淩晨四點半,三十公斤負重,十公裡越野熱身……”何超對著伊朗人介紹著訓練情況。
尤其是每天從早到晚都是訓練,訓練強度非常大,更是讓伊朗人懷疑這種訓練的真實性。
“你們的士兵能承受如此強度的體力訓練嗎?”伊霍爾從來沒有想過,如此強度的體能訓練。
在伊朗軍隊中,即使原來巴列維王朝建立的國防軍,都沒有聽過如此的訓練強度。
“普通部隊訓練強度沒有這麼大。我們這裡的訓練強度,在整個世界上,應該都是最強的。一旦有人吃不消,就退出!”楊斌回答了伊朗人的問題,“現在這也隻是初步的選拔階段。三個月的高強度體能訓練,讓他們超越身體承受極限……”
“當然,我們在後勤上也有充足的保障。”何超解釋著,“他們的生活供應是堪比我們飛行員,確保他們的飲食提供的熱量能供應消耗。同時我們配備專業的醫生,避免因為訓練強度過大而受傷……”
伊朗人從一大早就在寒風中看著訓練,伊朗人也不著急。
甚至跟著訓練的士兵一起吃了早餐,發現這些士兵的飲食供應,完全跟普通的部隊不同。
畢竟偵察連被淘汰的士兵,也在同一個食堂,雙方的飲食供應完全不同。
到了上午,伊朗人就知道了何超所謂的三十公斤負重的熱身是真的。
上午戰術訓練,下午的槍術訓練等等,中間不斷穿插俯臥撐,仰臥起坐等,所有的都是以百計數。
訓練的軍官,不斷地讓想要放棄的人退出去。
中午沒有休息,午飯前又是十公裡,隨後三分鐘時間吃飯……
這些訓練慘無人道,讓伊朗人都覺得他們不是看到了中國軍隊的訓練,而是來到了專門為折磨人的地域。
伊霍爾都為這些年輕的中國士兵而心痛。
“要成為精銳中的精銳,他們就必須得熬過體能訓練!我們的部隊執行的任務並不隻是偵查,他們執行任務的環境,是深入敵後……”當初謝凱如何忽悠他們的,何超跟楊斌兩人就拿來如何忽悠伊朗人。
尤其是當著伊朗人的麵,一天有三名戰士被淘汰,他們更覺得這不是演戲。
那些被淘汰士兵是當著所有人的麵,他們臉上的哀傷,不舍,絕對不是做出來的。
槍法訓練的時候,這些軍人,每人兩百發子彈!
尤其是狙擊手,數十發子彈打下來,手都抬不起來。
後麵的訓練就跟普通部隊分開,狙擊手的訓練同樣跟普通部隊的分開。
伊朗人整天都在不同的訓練場觀摩。
即使到了晚上,又一個十公裡武裝越野……
同時,守備團的步坦協同作戰,直升機空降等,都是讓他們看到了。
“我們的戰士,無法接受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到了最後,伊霍爾不得不承認,他們軍隊中,基本上找不出來多少可以接受如此訓練的士兵。
太過殘酷。
“他們是我們整個部隊的尖刀,在以後的戰爭中,將會第一批進入戰場;同時,也是最後一批撤離戰場的。現在對他們殘酷,是對他們未來的生命負責。”何超說道。
一天的時間,除了介紹武器裝備,鄭宇成等人很少開口。
就連謝凱,都覺得自己太過殘忍了。
這些參加訓練的士兵,訓練方法是否合理,根本沒有進行科學的分析,謝凱反正是把那些自己知道的,聽說過的一股腦地弄了出來。
最後讓何超跟楊斌等人一合計,這套讓謝凱都害怕的訓練方法,就成了偵察連的最基礎的訓練。
“嚴酷的訓練,配備適合他們的先進武器裝備,他們的戰鬥力將會遠比想象的更強。精銳中的精銳,作用不僅僅是偵查,更是深入敵後破壞戰略目標等……”謝凱對著伊朗人介紹著。
各種武器裝備,在訓練過程中也充分地展示出來了。
尤其是第一天的那種演習,雖然呈現的東西不多,卻能讓伊朗人看到一些東西。
來的路上,謝凱也給他們講了兩伊戰爭中雙方的缺陷,換成中國來打雙方的任何一方,都不至於是現在的結果。
要換成美國蘇聯,這種結果就更加不可能出現了。
“我們需要這樣的先鋒!需要這樣的精銳軍隊。”一天時間下來,伊霍爾更加堅定了心中的想法。“他們的自動步槍,改造之後的狙擊步槍,便攜式防空導彈,甚至是125毫米口徑的坦克,都是我們需要的!”
當著中國人的麵,他說出了這番話。
“我們需要按照他們的這種模式去打造我們的部隊!”原來聽到說,不夠直觀,可今天看的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