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總局跟麥道簽訂的合同是要求在中國生產,幫助中國培養飛機組裝的技術人員跟工人。
即使這樣,他們的飛機,也即將組裝出來。
“他們不是問題,我們的飛機質量達到設計需求,將會對他們形成巨大的壓力。麥道想要拿到更多的訂單,要麼降價,要麼就提供更多的技術,對於咱們國內航空製造業都是好事情。僅僅幫咱們培養的熟練技術工人,就足夠了。”鄭宇成一臉陰笑。
當初謝凱在那邊的安排,可是跟他一起敲定的。
如果要挖人,現在就可以把人給挖走,麥道在中國的生產廠,甚至會因為流失大量的熟練技術工人而使得生產陷入停頓。
這種事兒,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使用。
“渦扇-6在我們接手時候,就已經完成很多實驗,唯獨沒有形成批量製造。不管是整體渦輪盤,還是葉片,都因為製造工藝無法滿足……現在大壓機完成,就剩下加工製造……”孫宏說道。
整體渦輪盤原本是因為材料強度不夠,無法承受太高的溫度。
現在不管是原材料還是鍛造工藝,都已經達到了要求。
整體渦輪盤,上麵有著曲麵葉片。
而這玩意兒,需要有五軸加工中心來進行精加工。
404搞到了四軸,甚至可以改裝三軸成為四軸,可沒有五軸。
“發動機沒法國產,運十即使拿到適航許可,也會因為無法批量製造而無法實現商業化。”馬總眉頭皺起來了。
原本可以采購普惠公司的jt3d發動機,可現在,麥道在中國,這阻力就大了。
運十團隊不是沒有跟美國方麵溝通過,人家不賣!
現在生產的運十,都是最開始那架試飛的運十那4台從美國引進的發動機。
其實到現在累計飛行了近千小時,那幾台發動機也開始需要修理了。
等到這架運十飛行壽命結束,必須進行修理,然後才能裝到新的運十上,讓運十繼續飛翔。
“裝四台國產發動機?”鄭宇成都皺起了眉頭。
會議室裡麵陷入了沉默。
大壓機解決,不是解決了所有問題。
新的問題同樣會在前麵的問題得到解決而暴露出來。
“這麼說來,運十的發展,依然沒法加快了麼?”李明山有些惋惜,“四軸加工中心,想想辦法,沒法嗎?”
五軸這東西,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那是傳說的神物。
國內目前已經有了四軸,加上謝凱年前搞了一批來自新加坡的日本四軸加工中心,已經在404的精密加工車間發揮作用,為中國軍工發展添磚加瓦。
如果四軸能解決,就沒有了那個問題不是?
“不能。整體渦輪盤上的渦輪葉片,是立體的三維曲麵,加工時候,尤其是精加工,必須得讓旋轉主軸可以擺動才能一次加工完成,靠著工裝無法解決……”薑晨陽也表示,必須要有五軸才能解決渦輪盤的製造。“不僅是整體渦輪盤,發動機上還有不少的零件需要五軸……”
謝凱一直都聽著,也不說話。
他比誰都清楚,四軸五軸甚至高精度的三軸加工中心被稱之為絕對的軍事戰略裝備,原因在什麼地方。
越是高精度的東西,越離不開這玩意兒。
九級鉗工,都加工不了這個。
拿銼刀挫?
先不說鎳基高溫合金有多難加工的問題,也不討論質量是否堪用,僅僅是這渦輪盤大量的加工量,一名鉗工一年也挫不出來一個渦輪盤!
而且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出現錯誤。
葉片的厚薄必須均勻啥的……
一台發動機,有九級甚至更多的渦輪盤!
這世界上,有很多是九級鉗工也很難解決的。
否則,中國的高精尖端科技產業也不會發展如此緩慢。
“五軸這東西,蘇聯都不容易搞到,那是巴統禁運中的絕對戰略設備。”汪貴林搖頭,“目前,我們基地的四軸加工中心,都沒有完全成熟,主要是生產單位機械製造跟裝配精度無法達到;而五軸的控製係統,尚處於研究階段。”
“這麼說來,不解決五軸的問題,航空產業想甩開膀子大乾,是沒有可能了?”龍耀華問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