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謝凱感到很意外,蘇聯人在價格方麵不願意讓步,謝凱也沒輒,談下去,不會有進展。
可不談又不行。
索性,謝凱對著蘇聯人提出另外一個合作方案的設想。
“先生們,我們可以考慮另外一種合作模式。”
蘇聯人見謝凱說另外一種合作模式,一臉疑惑地看著他,他們不知道這小子還能提出什麼彆的有建設性的方案。
謝凱對蘇聯人說道:“先生們,大家都知道中方這一次得到了很多訂單。我們國內航空技術力量薄弱,工業基礎差,就算國內所有航空製造公司聯合起來,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訂單。或許,在生產過程中咱們雙方可以合作。”
謝凱這話一說出來,112廠的趙玉軍急了。
這小子想把國內聯合生產模式搬到跟蘇聯的合作中來。
以蘇聯龐大的製造力量,國內工廠將失去很多生產訂單。連112廠都沒法跟蘇聯人的戰機生產工廠競爭。
著急也沒用,趙玉軍沒法阻止,隻能求助地看著趙崢。
趙崢也不知道謝凱具體要怎麼合作,這會兒自然無法反對。
謝凱的提議讓米薩維奇夫斯基和阿列克謝都來了興趣,一臉期待的看著他,想要聽聽具體合作方案。
“超-7a跟超-7b都是我們研發設計的外貿型戰機,這款戰機現在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好的名聲,有著很大市場前景,我們雙方完全可以聯合生產。”
阿列克謝.斐德羅夫急切地問道,“如何聯合生產?”
作為米格製造廠的總經理,他自然希望米格製造廠擁有更多的訂單。
足夠的訂單才能帶來更高的開工率,養活龐大的工廠。
無論談發動機,還是談彈射座椅,對於米格製造廠來說,都不會有太多收益。原本就在考慮,如何跟中國的合作中讓中國人給出更多訂單。不出口米格-29戰機,也可以有彆的合作。
無論如何,蘇聯人都沒想過,作為代工廠幫中國生產各種戰機零部件。
謝凱提出後,蘇聯人沉默了。
謝凱對著蘇聯人說道:“超-7a,無論是在材料方麵,還是其它關鍵零部件生產,我們國內因製造力量薄弱導致產能跟不上,蘇聯的生產能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在這方麵完全可以合作,貴方按照要求提供各種零配件,最終實現聯合生產,達成雙贏……”
謝凱的想法很明確,把蘇聯一些工廠變成中國的供應商。
隻有在這樣的合作過程中,才能接觸到更多的蘇聯技術人員,到時候……
“你的意思,讓我們最優秀的戰機生產製造廠給你們當零配件供應商?”奧列格竭力壓抑著自己的怒火。
謝凱提出的這種合作方式,他並不感興趣。
強大的蘇聯。從來隻需要配套廠,而不是給中國人當代工廠。
沒有任何可能的。
這是對蘇聯尊嚴的踐踏!
連米薩維奇夫斯基也一臉冰冷地看著謝凱,搖頭冷哼一聲,“謝,我們國內有著龐大的訂單都生產不過來。”
謝凱看著蘇聯人的反應,臉上浮現一抹笑容。
一臉笑容地對著他們說到,“先生們,這並不是讓蘇聯的工廠給中國當代工廠。這是為了加強雙方的合作。我們有訂單,你們有龐大的生產能力,當然,這是在不影響到你們國內生產的情況下……當然,如果你們國內實在是騰不出來產能,就當我沒說過。”
對於蘇聯人這種死要麵子的行為,謝凱很鄙視。
都特麼活不下去了,還為了所謂的尊嚴而不接受代工訂單,完全就是特麼的一群棒槌!
所以,蘇聯會被這些家夥玩完,謝凱現在徹底可以理解了。
他很想直接質問,按照蘇聯人的說法,蘇聯國內的工廠都是有著生產不完的國內訂單,為什麼還需要坐在這裡談判……
難道出口戰機不需要產能?
謝凱最終沒問出來。
真的問了出來,跟蘇聯人的合作就徹底沒法談了,對方絕對會立即翻臉,把他從這架尚未起飛的安-225裡麵丟出去。
阿列克謝對於謝凱的提議還是比較感興趣,尤其謝凱說的委婉,看了看臉色不好看的航空工業部長跟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他們沒有反對,才對謝凱說道,“謝,哪些零部件需要合作生產?作為朋友,為了我們的友誼,米格製造廠可以抽出部分產能幫你們完成生產。”
謝凱心中暗罵,臉上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來,看著阿列克謝·斐德羅夫,“主要是材料跟機械加工方麵,你們的技術比我們更成熟,技術隊伍更有經驗……當然,所有的生產,必須嚴格按照質量要求完成。驗收的時候,同樣按照質量要求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才支付加工費……”
他的要求並不過分,蘇聯人也沒有任何意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