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個小時之前,廣播就通知他們收拾好,準備下船。
“上次在地中海轉運,是直接在海上轉運集裝箱,這些人都沒有被放出來……長時間無所事事,加上不知道明確的目的地,這些人耐心已經沒有了,繼續使用之前的方案,容易出事。”
汪貴林見謝凱看著集裝箱一被放到碼頭上,裡麵的人就衝了出來,目瞪口呆,在他旁邊解釋。
謝凱能理解。
他之前在基地的監獄裡,就待了兩三天,整個人就要瘋了。
不是考慮到嚴重的後果,而是那裡麵每天都見不到幾個人,沒人跟他說話。
孤獨,才是最難理解的。
“所有人,排好隊,跟著你們的隊長上車……”
碼頭上,俄語的廣播不斷循環響起。
大多數人機械地聽著命令,心中也同樣有了決定,如果再讓他們進集裝箱,寧願死也不會再進去。
不自由,毋寧死。
一溜帶著篷布的解放汽車停留在旁邊。
來自烏克蘭的技術人員們一開始並不願意上車,可也沒有費多少工夫,甚至沒有用武力手段,負責的人隻是明確告訴他們,如果不上車,就返回集裝箱,輪船會送他們回烏克蘭。
無論是回烏克蘭,還是返回集裝箱,都沒有任何人願意。
“現在應該沒人能找到他們的行蹤了。”謝凱看著從集裝箱出來的人,心思很複雜。
眼前的這一批技術人員,為了不被發現地運輸回來,在地中海轉運,然後進入大西洋,沿著非洲繞了一圈,同時還轉運了好幾次。
為的就是讓外人無法知道這批人員的行蹤。
“確實很難讓外人發現,一路上都是我們自己的人在操作,甚至很少從沿途的碼頭采購補給。可這成本也高啊。”汪貴林有些肉痛。
整個運輸成本,不算集裝箱改造的,沿途的成本都花費了上千萬美元。
為的就是保密。
看著人群中女人跟孩子不少,謝凱歎了口氣。
“咱們這成本高了,兩百多技術人員,每個人都帶著兩三名家屬……”
“比起他們能創造的價值,這些都是小成本。”汪貴林反而安慰著謝凱,“再說了,如果不是國家快沒了,誰願意帶著家人離開?”
謝凱更是默然。
蘇聯政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現在雖然還在,權利也出不了克裡姆林宮。
當然,蘇聯政府依然記存在,而且掌控著龐大的蘇聯最高軍事指揮權,哪怕這支軍隊已經被各加盟國給瓦解了,一旦總統有令,還是有很多高級指揮人員會服從。另外,總統依然握著2.7萬枚蘑菇蛋的核按鈕,一旦總統瘋狂起來,整個世界都能毀滅……
但是,從8月19號之後,俄羅斯政府就算是取代了蘇聯……
這些事情,在全世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即使到了這時候,依然沒有多少人認為蘇聯會解體,隻是認為蘇聯存在換成了獨聯體。
“基地那批蘇聯技術人員乾活也不儘心,要是持續下去,無法到達我們原本的預期,這投資就算失敗了,還不如搞資料回來實在,慢慢消化也比他們不乾活好。”汪貴林突然歎了口氣。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同情歸同情。
弄這些技術人員回來,是為了技術成果的。
第一批到達的蘇聯技術人員,在發現基地管理對他們的軟弱後,乾活就沒有那麼努力了。
畢竟,他們搞的是軍事裝備技術開發。
哪怕謝凱威脅過把他們丟回蘇聯。
“不用理會他們,再等一個多月,他們就會老實了。不合適的,就送走!”
謝凱對這些人的心思,知道的很清楚。
任由誰,對於自己的祖國,心中都是有著念想的。
他們不是要故意背叛國家,自然不會那麼用心。
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
一個多月後,蘇聯,將會成為曆史。
到時候,這些人就能老實了。
國家都沒了,讓他們回去?
回去估計都會被餓死。
整個蘇聯,在解體後,所有加盟共和國經濟都非常困難,工作機會不多,這些人連工作都不會得到,他們不老實,丟回去就是了。
二十多輛解放汽車,直接向著不遠處的機場而去。
深夜的特區機場,很安靜。
當從汽車上下來後,這些人直接就被要求上了旁邊停著的圖-154跟伊爾-76。
讓他們上飛機,更沒費多少口舌。
“難道我們還在蘇聯?國家讓我們執行秘密任務?”
有人在看到圖-154後,居然有了這樣的心思。
圖-154,那可是蘇聯民航最主要的機型。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