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宛話中的醋意,呂簡怎麼可能聽不出來。
呂簡也不覺得煩,反而握緊了瀾宛的手,輕拍她的手背說:
“我認真讀過長思的文章。她的才氣百年一遇,在夙縣那樣的地方幾乎是自己成長起來的,竟能長得像模像樣。若是到了我的手中好好打磨一番,他日必定會大有所為。”
說到此處,呂簡都還是一副欣賞的模樣,再往下,慈祥的笑容斂起,呂簡沒有表情的臉龐立即籠罩上一層寒意:
“我若不打磨,也會有他人看中她,拉她入陣。待她為他人所用時,必定會是個麻煩的對手。”
瀾宛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阿策,你推舉童長思並且納她為學生,都是想要將她握在手中而已。”
呂簡沒說是也沒說不是,隻是看著夜空裡那一輪明晃晃的月亮:
“我老師當年不嫌棄我的出身,賭上自己一代賢士的名聲向主考官力薦我,這份恩情我永生難忘。沒有老師便沒有我們一家的今天。如今她的外孫女能有衝天之能,我自然要好好雕琢、嗬護。”
瀾宛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意思便是讓她不要向童少懸下手,瀾宛嘴角露出了笑意——
行了,明白了。這種事即便你不說,難道我還能不知道你的心意麼?
這事瀾宛心裡有數。
她需要確定另一件事:“阿策,你知恩圖報想要給童長思護航,卻也要童長思願意才行。無論是盤根在博陵的長孫一支,還是長公主,她都能依仗。她並非隻有你這一個推舉人可以選擇。而她為什麼偏偏要宴請你呢?莫不是在試探?試探你對她們二人的態度。這兩個小鬼,滑頭得很。”
呂簡的語氣依舊淡然,依舊沒有直截了當回應她的話:
“唐序明那事,就當做送給長思的人情了。”
瀾宛眉峰輕輕一揚,懂了。
呂簡一向待人寬和,為官清廉,但說到底,瀾宛愛的是她這顆聰明腦子。
瀾宛挽著呂簡的姿勢更加親密。
到了臥房門口,有個小廝跑過來對瀾宛說,娘家人送了點豐州寄的特產來,放在後廚了。之前說好的劉氏胡麻小餅不知主母備好了沒有,娘家人還沒走,正在等著讓她帶回瀾府。
瀾宛聽了之後微微點頭,這是暗語,她的探子回來了。
瀾宛對呂簡笑說:“我去處理一下。”
呂簡意味深長地看了瀾宛一眼,道:“你看著阿幸,讓她少吃些特產。上火。”
說完便將臥房門關上了。
瀾宛的目光落在那扇閉合的臥房門上,漸漸地,嘴角的笑意越來越興奮。
她人已經向後廚去了,但心思依舊留在呂簡身上。
所有事阿策都知道,隻是從來不直說。
瀾宛指尖壓在唇上,興奮的表情逐漸浮現在臉龐上。
阿策這個人,無論品味多少年,依舊讓人著迷。
……
呂府的庖廚有一個單獨的小院子,瀾宛剛進來,一個少女便從柴房裡跌了出來,勉強扶住牆,向瀾宛施禮。
“主上……”
這少女便是她派去聚星坊監視石如琢等人動向的探子,是被吳顯意一腳踢斷了兩根肋骨的“小賊”。
瀾宛看了她一眼,見她臉色慘白,唇邊和衣衫之上都有血跡,捂著腹部神情痛苦,似乎受了很重的傷,心裡便已經明白了。
“去庖廚。”瀾宛說。
兩人到了庖廚之中,將門合上。
瀾宛手在她的腹側輕輕壓了一番,少女難受地呻-吟。但她不想讓主上心煩,便死死咬著唇,將聲音忍了回去。
“為何會受這麼重的傷?”瀾宛眉心微蹙,從櫃子的最底層翻出一個藥盒,讓少女脫去上衣,為她上藥。
少女順從瀾宛的話,費勁地脫去了衣衫,內疚道:“我被發現了。”
瀾宛沒做任何評價,檢查她的傷口之後為她包紮。
少女看她冰冷的表情,心裡著急:“我沒事的,睡一覺明天就好了。我易容了,我的臉沒有完全被她們看到,我可以再次接近那些人,主上……”
瀾宛閉上眼睛:“她們肯定已經從聚星坊搬走了,搬到你無法輕易接觸的地方。而且你這傷彆說是明天,就是下個月都未必能好。”
少女沒再說話,低垂著腦袋,很沮喪。
瀾宛:“憧舟,你不用多想,好好休息就是。”
名為憧舟的少女隻能悶聲道:“是……”
瀾宛在幫她包紮的時候,發現她傷得很重,卻隻有一處創傷,也就是說這創傷是被某個人一招所致。
“傷你的人是誰?唐見微?”瀾宛好奇,那唐見微據說的確有些腿腳功夫,可這力道分明不是腿腳功夫那麼簡單,定是武藝高強且有內力者才能造成的傷害。
唐見微的功夫這般了得?
憧舟說:“是,吳顯意。”
瀾宛眼眸輕動,看了憧舟一眼。
那倒是能理解了。不過……
吳顯意馬上要和她們瀾家的人成親,兩姓就要結好,吳顯意竟還在為唐見微的事忙活,可真是癡情啊。
瀾宛心裡有了計較,對憧舟說:
“你回瀾府養傷去吧。”
“是。”
.
金秋省試已然迫在眉睫,所有應考學子除了全心全意備考之外,“揚名”二字對他們而言也相當重要。
找到名士行卷推舉是揚名的方式之一,而在推薦之外,也有其他方法讓自己的名字傳遍博陵。
唐見微早就將茂名樓一樓大堂的牆壁寫滿童少懸的文章、詩作。
來往的食客在等餐之時,便可一覽童少懸的文采。
唐見微特意留意過食客們對童少懸文采的反應,除去看不懂的人之外,但凡認真看過無不稱羨叫好。
唐見微之前還擔心自己對童少懸的愛意會影響她對其才華的判斷,而今聽到各方的盛讚之後,唐見微確定了——
我家童長思是真的卓爾不群。
她不拿狀頭誰拿狀頭?!
茂名樓重新開業之後,新老食客萬分捧場,每日酒樓爆滿,而童少懸的文章和名氣,連同茂名樓的美食一同起被食客們傳揚,讓原本呼聲就很高的童少懸更加名聲大噪。
而專門給文人以文會友的肆作台,在博陵的規模更是驚人。
博陵的肆作台設立在人流量最大的西市門口,整整十麵木板,全都貼滿了舉子們的得意文章。
隨著所有貢舉湧入博陵,這兒文章更迭的速度飛快。
即便文無第一,可每回貼在肆作台上,博得最多認同和掌聲的,依舊是童少懸。
那日,一輛低調的馬車停在肆作台不遠處,此時有人高聲朗讀一篇名為《容物》的文章。
馬車內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閉著眼,聽完這篇《容物》,女子問身邊的小廝:“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小廝道:“依舊是那童長思。”
“又是她。”女子睜開一雙瑞鳳眼,晃了晃手中的羽扇,略略思索之後對那小廝道,
“你去說,誰能將童長思的文章駁下來,賞銀一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