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王解元杏榜奪首名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1 / 2)

又說薛氏母女自王宅離開之後,便是回到了梨香院,此時薛寶釵被母親薛姨媽一並叫到裡間,至於原本伺候的丫鬟仆人則是被趕出了屋子,不得靠近。

“我的兒,今日你是怎麼了?”

“母親,我......我也不知道。”薛寶釵畢竟還是個十二歲的姑娘,今日之事事發突然,但若是被傳出去,有損名節。

“平日裡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玩鬨也沒什麼,隻要彆太過分,失了禮數,彆人也不會說什麼的,攸哥兒平日裡是個行為有矩的,此番之舉......”薛姨媽教訓的說道。

“母親,你多想了,攸兄弟想來也是一時間情急,沒想到罷了。”

“嗯,也許吧。我的兒,你如今十二了,也是時候為你準備準備了。”

“母親,哥哥還未......”薛寶釵當下便是理解了薛母的意思,隻好趕忙拒絕了。

“對了,有一事我倒想問問你,攸哥兒是咋知道冷香丸的?你告訴過她?”薛姨媽疑惑的看著薛寶釵,問道。

“女兒也覺得奇怪,這冷香丸之事我就和寶兄弟一人說過,難道是寶兄弟和攸兄弟說的不成?”

“想來應該如此,他們是表兄弟,平日裡又親近,不過今日我還是頭一次見攸哥兒發怒的樣子,想來也是好笑。”薛姨媽不由的打趣了一下自己的女兒,但看到女兒臉色有點不好看,又說道,“好了好了,母親不說了就是,此事你舅母想來也不會再提,以後你注意就是,這冷香丸你帶在身上為好。”

“嗯。”薛寶釵點了點頭,輕嗯了一聲。

......

時間緩緩流過,很快又是新年將近,這年,因王子騰不在京都,所以王攸也不用像去年那般繁瑣,不過石氏還是安排人將一應的禮物送到各家,作為上次王攸中舉之時的還禮。

由於春闈將近,這年王攸也並未走出王宅,依舊在青雲軒內發奮刻苦,石氏和王鸞則去了榮國府,給賈母請安的同時,順便探望一下王夫人和薛姨媽。

誰知王夫人不在上房,問丫鬟們時,石氏才知道到王夫人去薛姨媽處閒話去了,於是便是在一眾丫鬟婆子的帶領下,來到梨香院。

梨香院外周瑞家的見到石氏到來,連忙進去傳話。裡間聽到消息後,趕忙欣喜的迎了出來,一陣寒暄過後,眾人進屋落座。

“怎麼今日攸哥兒沒來?”王夫人擔憂的問了起來。

“這不,春闈將近,攸哥兒自是不好懈怠。”石氏含笑著回答道。

“這大過年的,本就是應該放鬆放鬆,嫂子未免緊了些。”一旁的薛姨媽插了一句。

“並非我管的緊,攸哥兒自個兒決定的事,我也不好多乾涉,這讀書上進畢竟是正事,又是他父親同意的,我這母親的自然是支持的。”石氏怎能聽不出薛姨媽言語中的另一層含義。

“嫂子說的極是,不過還是得讓攸哥兒注意身體。”薛姨媽回道。

妯娌之間又是說了好一陣閒話,無外乎一些家常瑣事,不談也罷。

且說王攸這邊,十二月月初的時候,他便是安排人送了份節禮去了揚州,順便讓那人看看林如海現今身體狀況如何。根據朝廷的安排,此次春闈設在京都貢院之內,並於二月初九舉行,算算日子,也就不到一月有餘了。王攸是此次江南貢院秋闈的解元,若是沒取得好的名次,不僅僅丟了麵子,嚴重的很可能會得罪江南士子。

這也是他為什麼從揚州回來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不斷的研讀四書五經,雖說這些書早已經爛熟於心,但是正如《論語.為政》中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再加上王攸畢竟是現實世界中人,有著更為優化的學習方式,自然是更進一步。

正月二十一日,是薛寶釵的生日。王攸想了想,還是親自前往榮國府,送了份禮,宴席上,眾人見到,少不得一番讚美之語,薛蟠原本想拉著王攸出去吃酒,順便大肆慶祝一番,不過卻再次被薛姨媽勸阻了。賈母笑著賞賜了些東西給王攸,又說了些讓他注意身體之話。

賈寶玉原本對表弟祿蠹行為本就不感冒,但看到表弟言談舉止,依舊如往日一般瀟灑自若,心中的怨氣倒是少了許多,認為表弟和那些人不一樣,於是兄弟倆自是無話不說。

對於賈寶玉,說實話,王攸更多的是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若是易地而處,指不定自己還不如這賈寶玉。

二月初九之日,王攸再度進入貢院,進行這春闈之試,相較於去年秋闈,更為的嚴格,不過號房相對於江南貢院,更是好上不少,至於試題也更加的偏僻和困難,比如第一場四書內容的默寫,並不再是給出上句,讓考生寫出下句,而是直接問某個名篇之中第幾局寫了什麼或者是直接就是對名篇的大段默寫,不過此次倒是沒有什麼作詩,但是卻有著需要對以往著名詩人的詞句進行分析和理解。

關於策問的辯論和對時事的理解,王攸也不禁感歎這春闈不愧是舉人的戰場,時事的理解之中更是有著對國家大事的探討,例如某地發生洪水之後應該如何解決,考生畢竟不是官員,他們的思想還太過於狹隘,大都不過是按照自己曾經聽說過的辦法作答,但千篇一律的作答必定不會脫穎而出。

王攸身為現實世界中的人,他所了解的則是兩千多年來,或者說是近七十多年來,更為優化的決策,所以對於這洪水之題,自然寫的條理清楚,考慮也更為全麵,從朝廷寫到官員,再寫到地方官員和百姓,順便練賑災過程中所出現的意外,包括解決方法都是一一寫了上去。

很快,在評定春闈考試的主考官的桌上,王攸的答卷再一次被擺在了桌上,因為太過詳細和與眾不同,惹來不少人的注意。此次主考官李賢乃是聖上欽點,和莫青山一樣是文淵閣大學士,但也是吏部侍郎,發現這與眾不同的答卷之後,連忙將這答卷送往宮中,交予聖上定奪。

禦書房內,聖上看見這送來的答卷,心下也是驚奇,因為這最後一場的考題是他出的,此事也就李賢知曉。當看了王攸的答卷上一列列作答,條理清晰,並無不實之處,反而從各個角度剖析並給出相應的措施,可謂是深得朕心。

於是聖上便是用朱批在上麵寫了一個善字,便是讓一旁的太監將答卷再次送回了李賢。

“李大人,那份答卷宮裡還沒消息嗎?”一旁又官員看向上首處的李賢,問道。

“答卷已經呈交給聖上,想來也快了。”李賢笑著對眾人說道。

“......”眾考官聽見聖上,自是不好多語,隻好等待著。

“真不知道是哪位寫出這樣的見解來,著實令我等汗顏,若是聖上高興,此人想來在四月的殿試之上少不得三甲之名。”有人羨慕的說道。

“是啊,是啊。”隨後又有著不少人應和道,在場的所有考官都認為那份特殊的考卷當為此次春闈頭名,但畢竟如今那答卷被送往了宮內,隻好等著聖上的裁奪,至於其他,早已按次排好。

此時,隻見一個太監從門外進來,眾人連忙跪下,高呼萬歲。隻聽得太監走向李賢,說道:“聖上很是高興。”說罷,便是將答卷遞給了李賢,隨後便是離開了。

李賢起身,取過那答卷,發現上麵居然有一個鮮紅的“善”字,便是大喜道:“快!此卷當為頭名,聖上親表善字。”

眾人稀奇,連忙湊上前來,但隨後有人問道:“這考生是誰,有此殊榮!”

李賢也知道眾人的心思,心下也不由的好奇,好在其他考生的答卷早已審閱完,此時就差這最後一份,直接將遮擋姓名處的封紙撕開,入眼便是王攸二字。

“王攸!”

......

到了放榜之日,王攸高中進士,且又是頭名會元的消息傳了出去,更有甚者,說王攸答卷乃是聖上親批,且用朱批賜了一個善字。

京都之內,所有人都是羨慕不已,也在猜測王攸到底是何許人也。

此時的王攸正在接見從年前往揚州林宅送節禮回來的小廝,從中知道老師情況很不妙,心下不免有些著急和擔憂。

“大爺,門外來了一大批官員!您快去看看吧。”川兒有些惶恐的說道。

王攸聽到川兒慌忙過來稟報,隻好先讓小廝下去休息,自己則是跟隨著川兒去了中門處迎接,父親不在家中,他如今又是舉人身份,有些事情不得不由他來處理。

行到中門處,隻聽得外麵鑼鼓喧天,好不熱鬨,隨後便是有官員從中門而入,但見他們臉上都是喜氣,王攸心下也是鎮定不少。

“考生王攸何在?快去請他出來!”為首的官員喜氣的對著門內的仆人問道。

“大人,學生在此。”王攸高呼出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