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林黛玉蜜意戲鸚鵡 薛寶釵懣心退香露(2 / 2)

“多謝大爺!我和清影姐姐都是喜歡這個香露的,真搞不懂大爺怎麼會覺得不好,奇怪!”瓊玉感謝的說道。

“你啊,先收著吧,大爺的心思你要是猜透了,我的位置給你可好?”清影從瓊玉的身後走來,用手指輕輕戳了一下瓊玉的腦袋,問道。

“好啊,隻要姐姐肯讓,我不介意的。”瓊玉笑著說道。

“橫豎裡都是伺候我的丫鬟,哪裡來的什麼高下之分,莫要忘記我當初對你們四人說的話。”王攸製止了清影和瓊玉的對話,儘管知道她們說的是玩笑話,但是萬一傳到不知內情的人的耳朵裡,總是要被編排一下的,到時候就會不得為而為之。

這就是局勢影響了人的判斷!

“是,大爺!”清影和瓊玉連忙稱是。

清影在端了一盆清水進了裡間後,快步的退到外間,隨後做起了針線活;而瓊玉則是將香露放在了平日儲藏的櫃子裡收好,之後去了小廚房看看今日的午膳,順帶去看看月英,雪晴等四個小丫鬟做事有沒有偷懶。

“甄家還真是家大業大啊,就算合榮寧二國公府也是不及也,不算旁係子弟,嫡係子弟就遍布金陵,揚州,瓜州,晉陵,姑蘇,華亭,錢塘,這些城鎮皆是沿著江水運河,漕運業相當發達,勢力盤根錯節。甄家說是占據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可是經曆四世經營早已成為饕餮巨獸的甄家卻是成為了當今聖上的心頭大患,自己目前知曉的事絕大部分是來自已故的老師林如海和父親王子騰轉述給自己的,但就算再加上這一摞摞的資料,想來也隻是冰山一角。現實世界中,但凡曆史上出現這種巨閥豪族,皆是涉及謀反而獲罪抄家或者是反叛成功,一舉推翻前朝,開創新朝。難道甄家要謀反不成?”看著眼前的這些從金陵托人帶回來的資料,王攸咽了咽口水,他快步的走到第五個書架的後麵,再度尋找起來,要謀反無外乎錢財,兵器,但這些隻要做了,肯定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不,不對!魏畑,川兒他們絕不會查到這個地步,此事甄家就算要做,必定是掩人耳目,哪裡容彆人一眼看透,自己不可能憑借猜測來斷定甄家有謀反之嫌,這不合理。但甄家貪腐卻是為真,江南半數之地的漕運業皆在甄家之手,這裡麵產生的利潤可以說是以海量為計,甄家不可能不動心。可貪腐一事,這說起來根本無法避免,聖上,包括頤養的上皇心裡都清楚,這是大家都默認的規則。難道僅僅因為甄家是上皇一派的嗎,因為甄家成了巨閥,威脅到了聖上的底線,從而讓聖上不得不處理此事?”王攸停下手上的動作,腦海裡不斷的梳理著有關甄家的一切。

“甄家是江南士族豪門的代表,倘若倒了,江南之地又會是誰來接手?處理不甚的話,極容易引起民反,有道是星火燎原,聖上到底為的是什麼?殺雞儆猴嗎?從而樹立自己的權威,維護自己的統治?”王攸不能夠理解,他的經驗太少,少的隻能根據自己學生時代學到的曆史和些末政治來揣測。他是活在現實社會中的現代人,哪裡經曆過這樣的事,一時間也覺得心有惶惶,就連額頭上的汗水都是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王攸將手伸入袖袍之內,有些顫抖的拿出那張藏在木罐中的字條,隨後來到窗前,透過窗外的光亮打開,隻見上麵寫了六個字。

“鬼粟無米!小心!”

看著這六個字,王攸更是疑惑不解,這是什麼意思,還有這字條是誰放的,何時放的,何地放的,又是給誰的?小心什麼?還是讓人小心!真的是一團亂麻。

這一摞東西自金陵北上,就拿這土儀木罐,所經之手也是不計其數,根本不可能做到順藤摸瓜。想到這,王攸當即摒棄所有雜念,回到書桌前,他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來處理這些資料,最好能夠梳理清楚,這不由的讓王攸想起了明日要吩咐賈芸的事情來。

“也罷,隻能慢慢來了!”王攸歎息了一聲,將帕巾放入清水之中,擰乾擦拭了一下臉上的汗水,之後打開窗戶,風從外麵吹入,使得他頗覺得暢快。

這日用過午膳後,王攸躺在涼榻上小憩了一會兒,好在中間並無人打擾,一直睡到未時四刻,王攸才醒轉過來。

伸了個懶腰之後,王攸從涼榻上站起身,看了一眼窗外有些昏暗的天色,想來是要下雨了。

隻聽得外麵有婆子在叫喊著:“清影姑娘,天要下雨了,上午曬得衣物趕快收到屋裡吧,還有房間的各處窗戶都關上吧,尤其是大爺的裡間,免得雨水被風吹進了屋,濕了書就不好了。”

外間的清影和瓊玉聽到聲音後,也是醒了過來,原來二人這日午膳過後,看著王攸睡了過去之後,也偷了次懶,雖說玩笑了一會兒,但夏日午後人本就倦怠,難免犯困,這不也打了盹。

“瓊玉,你去和雪晴她們先去收衣服,回頭回自己各處的房間裡先把窗戶關起來,大爺這裡交給我就是!”清影搖了搖睡懵了的瓊玉,快速的說道。

瓊玉被晃的一驚,連忙清醒了過來,聽得清影的話語,也急忙跑了出去。

清影理了理雜亂的頭發和衣物,穿起鞋子來到裡間,看見王攸醒了過來,於是上前將書架旁的幾扇窗戶關了起來,隨後又點上了一盞燈,放在了書桌之上,說道:“大爺,可要喝水?”

“不了,我馬上去蘅蕪苑一趟,替我準備一把傘吧!”王攸搖了搖頭說道。

“要不大爺還是等雨停了,再過去吧!”清影勸說道。

“這雨看起來要下上好一陣子,今兒應該是不會停了。”王攸笑著說道。

“大爺又怎知這雨今兒不會停的,端陽節那日的雨不也是隻是下了一會兒便是停了?”說罷,也不及王攸回話,便是慢步走向第四個書架旁的矮櫃後,取出一把油紙傘遞給了王攸。

“我看了天上的雲的形狀而得知的。”王攸笑著解釋道。說完,趁著外麵還沒下起大雨,就快步的走出了蒼泱築,往蘅蕪苑的方向而去。

蘅蕪苑和蒼泱築皆在大觀園的北麵,中間隔著凸碧山莊所在的大主山和當初元妃省親時眾人所在的大觀園正殿,即顧恩思義殿。

拾階而上,來到凸碧山莊門口,天上便是下起了雨,王攸撐開傘,站在雨中,想著眺望一下整座大觀園在雨中的美景,無奈雨勢漸漸的大了起來,王攸隻好再順階而下,漫步於林道小徑之間,最終來到蘅蕪苑門口。

踏入門內,迎麵是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四麵群繞著各式石塊,竟然把裡麵的所有房屋全數遮掩住了,並且一株花木都沒有,山石之間有著兩條小路通往裡麵。

隻見這山石之上爬滿了各種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在山巔,或穿於石隙,就算此刻天上下著大雨,也掩蓋不住這異草散發出的香味。

自小路而入,便是遊廊,遊廊之上有著嬤嬤和丫鬟正躲著避雨,一行人見到山石之間突然走出一執傘的年輕公子,著實都被唬了一跳。

今日空閒的董嬤嬤見到是王攸,趕忙吩咐身邊的小丫鬟進正房通傳,隨後笑著將王攸迎到了遊廊之上。

“攸大爺,快請進!”董嬤嬤急忙說道。

“倘若寶姐姐還在休息,我便在這屋外站一會兒吧!”王攸不違禮數的說道,之後便看向了正屋門上的那塊寫有“蘅芷清芬”匾額,以及兩側的對聯。

“吟成豆蔻詩猶豔睡足荼蘼夢亦香!好,寶表哥所作此聯實佳!”王攸笑著稱讚了一聲。

“攸大爺,我們姑娘說您要是沒想好怎麼解釋的話,就先請回吧!”出來說話的是鶯兒。

王攸又看了一眼蘅芷清分的匾額,故意說道:“我來的可是蘅蕪苑?”

“鶯兒,你先下去吧!”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