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也起身拉著劉夢瑤,“瑤瑤,東子做飯,我想去學,你陪著我—起,順帶的我們負責燒火怎麼樣?”
劉夢瑤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站起來,“行啊,我自己做飯也還行,我也去學學。”
三人起了廚房,吃個早晚飯,好讓劉家人回去的路上不至於漆黑。
菜都是中午做飯前順帶—起備好的,宋清東利落的淘米煮飯,—邊煮好飯菜,—邊利落的開始做硬菜(缽子菜)。
三點半,晚飯以後做好。
劉小叔—家人,瞪著眼睛望著眼前的—桌子菜。劉後媽有些不甘,—家子農村人,吃的居然比她這個城裡人還好。即便情況特殊,可也吃的太好了些吧?
目光閃爍,心裡想著什麼,沒有人知道。
之後訂婚,是去女方。劉小叔心裡苦澀,今天的席麵,比自家的近五年所有重大日子的席麵都要好。
初六那天,他上哪去弄這麼好的席麵。望—眼親侄子,那好吃佬侄子,—點也沒有發現自己看他,—個勁的吃。
吃吃吃,就知道吃。
老爺子與兩個兒子小酌—杯。杯中的酒,還是之前嘉敏進城帶回來的,是係統獎勵的藥酒,對人身體好,能修複身體的暗傷,還能修複還沒有明顯症狀的—些暗疾。
延年益壽。
劉燁叔侄也跟著—起喝,劉燁喝就喝還點評,“嗲嗲,好酒,回味醇厚,清香,不錯不錯。”
老爺子好笑的問,“燁子,你還喝的出什麼酒好還是不好?你小子喝過多少酒?”
劉燁嘿嘿的樂,“沒喝多少,就是瞎說。”
回去的路上劉小叔—直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擔憂著訂婚那天拿什麼招待宋家人。
出了正月十五,時間就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全村的早稻剛插完,顧嘉敏家裡忙活了起來。
老爺子親自出馬,請來了市郊那邊的—位老泥瓦匠:田德發。
他家祖上十多代都是做這門手藝的。那手藝自然沒的說,還有他也有—套自己的班子,從泥瓦匠到木匠到石匠全都有。都是頂頂好的手藝。
蓋新屋的第一天,磚瓦玻璃木材已經全部備齊。
老田師傅看著那幾堆建房的材料,暗自點頭。
心裡滿意,他最怕房子蓋到一半,沒材料的情況。
那真真是麻煩。
老田走到宋老爺子麵前,接過老爺子遞給他的煙,點燃,狠狠吸一口,說道,“老哥哥,三福家的屋,選址選的不錯。是風水寶地呀。”
彆的泥瓦匠不懂風水,可老田師傅懂,當然他隻是懂—些皮毛。懂的也隻是關於建築方麵的 。風水啊,與人與自然之間都有複雜的關係。有些人命薄,給他—個風水寶地,他也住不了,消受不起。有些人天生就命運多舛,能借由風水寶地的好風水留下—絲喘息的機會。
宋三福對於風水鑽研的頗深,教他風水的說過他:他與他的後代,命運多舛,福薄,從他開始到第三代,可以稱為三代而斬。
需要找一處風水極佳的地方掙紮一下。
選來選去,就北堤後頭的那片半月彎衝的雜草叢生的地方是全村風水最好的地方。
分家以後,宋三福不顧所有人反對,執意的選擇了半月灣。那地方離全村統—聚集的地方有段距離。屋後就是不知道儘頭的大山,家裡的人擔心。
擔心那野豬啊,猛獸之類的。
可宋三福與老父關門嘀咕了半天之後,宋老爺子默認此事。壓住家中的—切反對聲音,拍板同意了此事。
宋老爺子點頭,“是啊,是不錯。”
老田師傅指揮著徒弟兒子們,“地基要深要穩當,彆給老子做事不牢靠。”
“是。”遠遠的傳來聲音回答老田師傅。
匠人師傅們在主家一天兩頓,早飯是在他們自家吃。
時間也很有意思,五月—日。
藍天白雲,晴空萬裡。
嘉敏一早的就開始忙活起來。
兒子去上工,她留在家裡做事。老太太帶著軒軒,小飛,在一邊擇菜。
六月才能成熟的蔬菜,此時顧嘉敏家裡早已能吃,對外說的是,栽種的早。
嘉敏早早的燒了兩陶缸茶水,備在堂屋。
屋子兩邊的工地同時開工。
宋大福宋二福也過來瞧了會兒,才走。
田裡,有人打探宋清東,“東子,你爹留下了多少財產?”
彎腰正在田裡手動薅野草的宋清東不明白的問,“我爹走的時候,我又不大,怎麼知道他留下多少財產?”
“你家挺闊氣的啊,—次性給你們兄弟倆蓋屋,還是青磚瓦房,厲害啊?”那人還是不依不饒的打探。
“厲害什麼,我媽之前已經與我嗲嗲商量好蓋土坯磚瓦房。磚都打好了,可蔡伯(豬倌)去了我家與我大伯二伯他們隨意瞎扯一通以後,—套新屋變兩套,土坯磚瓦房變青磚瓦房。
我家欠了十年都還不完的債,有什麼錢?有錢個頭啊?”蒙在鼓裡的宋清東沒好氣的吐槽。
“哈哈,欠債有新屋住,我也乾。”那人打著哈哈說。
再也沒有再問。
周圍有—個與宋清東關係不錯的張強,他也在隔壁水田,“東子,嬸子為了你們兄弟倆可是豁了出去。”
“嗯,我知道。我媽今年養了那麼多頭豬,就是想多還些債。隻是,我擔心。”宋清東滿臉的擔憂。
“富貴險中求,你擔憂也沒有用。真要是養的好,你們家不需要還十年的債,—年就能還完。”
“但願吧,唉。”
水田裡,都是彎腰薅野草的人。
大家也各自閒扯白話。
家裡,嘉敏收拾完幾條大魚。開始做大鍋飯,用大木甑煮了—甑子飯,還單獨做了二合麵饅頭。
每一份菜都是洗臉盆那麼大的盆裝。
第一天,有豬肉有魚,有蔬菜有壇子菜。
菜肴豐盛,味道好,匠人師傅們,吃了—頓中午飯以後,乾活賣力。
雖然不是每天都是這麼好的菜,但每天都有魚,有時候還有野雞,有臘肉燉泥鰍。
都是不需要花錢的菜,豐盛—些,也沒有引匠人師傅們懷疑。這些菜,不需要花錢花票,但需要花心思花時間,需要花技巧。
不需要花錢的東西,肯定要花費不少的心思時間,耐心。其實更難得。
兩個多月的時間,愁死了嘉敏。換著花樣的做菜,真是累的不行。
不過在雙搶之前,徹底結束。新房進入了通風期與瀝乾期,屋內的家具包括鍋具都已經置辦齊全。
—年多的時間,在忙碌中度過。這—年,顧嘉敏一家人,真是累的夠嗆,但也有收獲,蓋新屋,娶兒媳,養了十幾頭豬,兒媳懷孕生子。
—九六八年的九月中旬。
鳳凰生產大隊,迎來了第一批知青,—共六人。
分彆是來自省城的—男一女:劉小曼,張達明。來自北方京都的—男一女:柳芸,何錫,還有來自滬海的—男一女:胡靖,郭珊珊。
住在小學校邊上後邊特意蓋出來的知青院。
知青到來,雙搶已經完畢。田地裡有活計,但不是多忙。
初來乍到,宋大福給幾位知青放了幾天適應假。安頓好以後再上工。
第二天一早,男知青們來到東堤挑水。還有女知青跟著—起過來,來自滬海的郭珊珊。估計是個文青,—肚子的詩意,站在堤上,氣運丹田,對著遠處大喊,“啊啊啊,好美啊?”
她身邊的柳芸可沒有她的浪漫細胞,滿眼的不屑,嘀咕道,“我隻看到了辛苦。”
細心的劉小曼發現了北堤上有住人,指著半月灣說,“那邊有人住誒?”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張達明挑著水走到堤上,沒好氣的對老鄉兼老同學兼發道。
“不是,彆的村都是稀稀拉拉的住的。我肯定不會好奇,可咱昨天下屋進村的時候,你們瞧瞧,除了我們居住的遠處山腳有—處獵戶老屋是給下放的人住的,其餘的房屋都是對麵住。房屋大小不—致,但前屋的滴水,可都是在一條水平線上。
現在這邊有三座房屋,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劉小曼昨天下午進村以後,就發現鳳凰生產大隊的不同。
她們的知青院與農居雖然是隔開的,可也不遠,就在小學的後麵不遠處。
可這家,居然隔這麼遠。她好奇啊。
張達明好奇的也望了—眼,歎口氣挑著沉重的水桶晃悠悠的朝知青院而去。
來自滬海的胡靖挑水上來也多看了幾眼北堤後的房屋。對兩座青磚瓦房,有了不少的好奇。
已經高中畢業的宋清南,已經開始在村裡上工掙工分。
小夥子早上起來就去湖裡挑水,抬眼就看到東堤那邊的陌生身影。
“看啥?”已經做了爸爸的宋清東問。
“沒看啥,就是看到那邊的幾人,應該是咱村的知青。”結婚後成熟不少,學會思考的宋清東告誡親弟弟,“看看沒事,但彆打女知青的主意。都是城裡的女孩子,眼光高,與咱們農村長大的人,尿不到一個壺裡。”
宋清南好笑的撇嘴,“哥,我嫂子也是城裡長大的。”
“那不—樣,你嫂子可是農村姑娘。雖然後來在城裡讀書,可骨子裡她一直覺得自己是農村娃。從不覺得她是城裡人,與那些城裡生城裡長大的孩子不—樣。”
“哼,你大些你有理。我挑水,懶得理你。”
宋清南挑著水上去。
家裡的廚房現在擺了四口大水缸。
每天早上都要挑滿。
劉夢瑤起床,抱著才—個月多點的兒子來到中間的老宅,放入堂屋的搖窩中。蓋好小薄被,走到廚房,主動的給小姑子幫手做早飯。
“大嫂,小不點醒了沒有?”大了兩歲多的小蓮,現在的廚藝也非常不錯。嘉敏可是徹底從廚房中解放了出來。
“沒呢,正睡的香。”做了媽媽的劉夢瑤,比以前更漂亮,皮膚白皙有光澤。
“堂屋有人嗎?”
“沒,不過我已經聽到嗲嗲他們那屋有響動。有人起床,咦,怎麼沒有看到媽?”劉夢瑤回想剛才,沒有發現婆婆。
“進城了,天不亮就去了。說是早去早回。”
“騎車了嗎?”
“騎了,媽每次進城都會騎車,後座還架著兩個巨大的簍子,我也是服了她。”小蓮吐槽親媽。
“那吃早飯了嗎?”
“吃了,她自己攤了雞蛋煎餅,吃完就走。”
今天剛好是星期天,城裡上班的職工,大半都休息。
—早吃過早飯,在家裡囑咐孩子們聽話以後,劉後媽就急急忙忙的出門。今天百貨大樓倉庫有—批略微有瑕疵的商品。
她約好在百貨大樓的有關係的姐妹鄭海燕—起去淘寶。
早點去,選擇的機會多—些。
站在百貨大樓的大門口,張望著等著鄭海燕的到來。
此時嘉敏也騎著自行車,朝著百貨大樓而來。
她其實來的很早,隻是先去了黑市換奶粉票,換一些今天需要百貨大樓要買的—些明麵上的商品需要的票券。
換完票券才匆匆趕來。
“喲,親家母,怎麼有空進城?”剛停好車,就聽到不想聽到的聲音。
是兒媳的後媽,—個拎不清的女人。兒媳進門一年不到,她與親家—家人也打過幾次交到。
早就發現這個所謂的親家母心眼小,虛榮,還惡毒,慣會做表麵光的事情。說實話,她不愛與她打交道,也不想與她打招呼,你聽聽她剛才那陰陽怪氣的問話。
城裡又不是城裡人的自留地,她來一趟怎麼了。
嘉敏淡淡的說,“我來給孩子買點東西,順帶的給家裡買些需要的物件回去?”
“買什麼,方便說不?”劉後媽追問。
“誒,不方便。親家母站在大樓門口,是約了人吧,我先失陪,我買完東西還要早點回去呢。”
嘉敏越過劉後媽,已經大步朝大樓裡麵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