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如花似玉、妖妖嬈嬈的小姨娘被一頂粉紅小轎從側門迎了進來,當晚二老爺就歇在了新姨娘屋裡。第二日,因主母王夫人還病著,便簡了敬茶的儀式,隻與賈政的兩個舊人趙姨娘、周姨娘相互廝見過。趙姨娘醋溜溜的說了不少酸話。
後二日,正是朱嬤嬤擺酒請客的日子,連熙鳳都過來吃了杯水酒,其他上中下三等人家多有來燒熱灶的,沸沸揚揚,好不熱鬨。
朱嬤嬤那日在賈母跟前特意說要擺酒認親,就是因為眼見賈母不鬆口,她暫時帶不走閨女,特特做出來給榮國府上下看的——鄭重其事擺了酒,才不會讓人趁她不在時,小看欺負了小閨女。
要不是為這個,她又不是沒銀子沒地方,誰願意在人家府裡頭委委屈屈的請客?一個正賓都沒有,連台小戲也不能請。
那日從榮慶堂回去,朱嬤嬤就猜度著這老夫人定是知道紅倌兒這事了。果然,隔日就聽說賈大姑娘的奶母中風不行了,大姑娘慈悲又孝順,跟著病倒了,再也沒出現在梨香院裡。
之後榮國府二老爺就納了個新姨娘,這先前可是一點風聲都沒聽說。若真是那位王太太為邀買名聲主動給丈夫納的,絕不會連那小妾的主母茶都不吃——九十九步賢惠都裝了,就差這最後一哆嗦,反不做全了?難道這國公府的當家太太就這樣蠢。
朱嬤嬤心頭一轉,就有數了,這是描補之舉。
既然這麼小心,那麼恐怕在那位大姑娘進宮站穩腳跟前,這榮國府都不會放人了,尤其是接觸過那位大姑娘的下人。
再一則,她和何嬤嬤教導賈大姑娘的日子定然也要到頭了。若她是賈家老太太,出了這樣的事,也會把外頭的教引嬤嬤遠遠打發了。受過那種調教,不管成不成,這姑娘的儀態動作總會沾帶出來一些東西,姑娘的奶媽子都能看出來,更何況她們。
是以,朱嬤嬤不理睬何嬤嬤那見了鬼的樣子,風風火火的趕忙在梨香院裡開了三桌。當著眾人的麵,院中設下天地香燭,奠茶燒紙後朱繡磕頭改口,並送上自己做的針線。朱嬤嬤喝了茶,把一雙銀鐲套在朱繡手腕上,認下了閨女。
就有懂門子的嘀咕,說這可不像認乾女兒,看那意思倒好似認義女、養女的態勢。
好事的就說這乾女兒還不就是義女嗎。
那媳婦就搖頭,這裡頭差彆大了:乾兒子、乾女兒就是個名頭;義子義女則是有了名份,與師徒差不離;養子養女比義子義女更進一步,添了撫育的情分……而養子養女中有一些可以被稱為繼子繼女,這就厲害了,得改姓、上族譜,和親生兒女一樣有繼承權……
這一日,朱繡又見識了不少執事大丫頭,巾扇布頭、戒指銀錁子都收了不老少。幸而有青錦過來幫著她打發賞錢並道謝。
珍珠也過來了,眼帶羨慕,送了兩色她自己做的針線,略一坐就要回去,朱繡忙要挽留,珍珠說史大姑娘跟前離不得人,推辭去了。
至晚間,朱繡收拾了一包袱東西讓青錦帶回去,或自己用,或散與眾人都使得。兩姊妹也沒有那些虛應客氣,青錦撒嬌摟著朱繡蹭蹭,拎起包袱就回去歇息了。
朱嬤嬤也累得不輕,彆看這府裡主子不多,但整個人口卻多的嚇人,各房主子派了跟前的執事媳婦來道賀,全隻是看在朱嬤嬤麵上,隻能朱嬤嬤去應酬,又有賴、林諸家送了禮來,朱嬤嬤也得道謝。
倒是朱繡年紀小有活力,不覺得累還神采揚揚。等兩人浴過,朱繡拿出本事,給她姆媽好好地按了一通筋骨。
朱嬤嬤隻覺得渾身都鬆快了,她這是名正言順的享閨女的福了。她臉上透著紅潤,差點舒服的睡過去,怕累著女兒,撐起身子拉過朱繡來給她擦汗:“姆媽渾身都輕了,我閨女厲害!”
把床帳放下來,母女兩個說私房話,朱嬤嬤說估量著林家送年禮的車隊馬上就要到了,車隊回程的時候估計她也得跟著回去。
朱繡聽說這話,一麵不舍,一麵又擔心:“冰天凍地的坐著馬車回南邊,姆媽能受的了嗎?不能等開春運河解凍了跟船走?”
朱嬤嬤搖搖頭,低聲道:“我們不走,那位大姑娘就不能出來走動,生恐被看出苗頭來。”
朱繡就不解,那些地方的手段就那麼厲害,才學了多久就能被看出來?她這麼想也這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