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日後讓眾多學子崩潰的科舉題集,木離又開始研究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從字麵理解就是兩種或者幾種品種稻穀的後代。木離利用天賦能力合成了好幾種,準備悄悄種下觀察。
木離此時雖能弄出成品,但靠的是自己的木係天賦,並不知道如何靠普通人的手段做到,自然不能傳播出去,否則日後但有變故,傳承斷代,此稻種豈不是要失傳?
研究原理費時長久,不是一日之功,於是木離打算換換腦子,轉身就投入了醫書的懷抱。顯然,身為修行者的木離壓根就沒放棄創造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法子。
另一邊燕承文的水泥研究也不順利。
水泥這個概念也是木離告訴燕承文的,隻是到底是什麼東西,誰也不知道。燕承文覺得這種有挑戰性的東西很能激發他的熱情,歡天喜地的搞發明去了。
因為並不知道水泥的性質和用法,燕承文按照字麵意思,開始隻造出來一灘泥水混合物,後來經過慢慢摸索,發現水泥此物是一種膠凝材料,隻是現今造出來的效果並不好。
此物於國有大用,連燕帝都重視起來,命燕承文和工部繼續研究。一時間燕承文忙得都不見人影。
工部眾人忙得廢寢忘食,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兩個人來用,燕亭玥的公主府修建進度自然受了影響。燕亭玥雖恨不得能立馬出宮,奈何條件不允許,隻好老實在宮裡待著。
顧明薔在長公主身邊過得不錯,在宮中見證了燕亭珊對言子燁的癡戀,苦求,到最後的放棄後,顧明薔不由心生怯意,隻將對言子燁的情愫深埋心底。
燕亭珊有些心灰意冷,隻覺得自己這輩子與言子燁怕是無緣無分,一時間看起來倒是十足的憔悴。
燕帝頗有些恨不成鋼,這個女兒也不知像誰,腦子裡儘是些情情愛愛。最後燕帝給燕亭珊選了個氣質與言子燁相似的駙馬,將這個女兒迅速嫁了出去,眼不見心不煩。
燕亭珊婚後對言子燁還是不能忘懷,做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舉動,讓駙馬頗為難堪,鬨出好大一場笑話。
……
宮中,謝貴妃與黃皮過著養老的日子,與楊妃成了一對好閨蜜。閨蜜二人組平時的樂趣就是與惠妃一起看言妃與梅嬪的宮鬥大戲。
梅嬪雖然得寵,但位份畢竟不如言妃,隻能偶爾在燕帝耳邊吹吹枕頭風,讓燕帝給了言妃幾次沒臉,隻是言妃靠的是家世,燕帝也不可能廢了言妃。
一時間梅嬪在宮中過得有些艱難。
恰逢此時臨州發生洪澇,洛河決堤,梅嬪聯合衛思頤與燕承宏一起發力,才艱難的得到了賑災的機會。
自六月後,臨州之地連日傾盆大雨,各處山水暴注,洛河水位暴漲,以致於衝決堤堰淹沒田廬。洪水肆虐,山水衝刷,十裡長亭,少有生還,窮鄉良民,失之七八。
百姓們本就看天吃飯,一場洪災下來,辛辛苦苦許多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生還的百姓們身無長物,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人若餓極了比猛獸還可怕,為了生存,漸漸滋生出許多惡念。好在臨州知州反應及時,開放糧倉,安置流民,勉強穩住了局勢。
不過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各州府的存糧堅持不了多久,更讓人憂心的是大災後必有大疫,洪災中死的人畜太多,臨州知州不敢心存僥幸。
燕承宏得知臨州的嚴峻情況,迅速帶著戶部工部官員和禦醫趕赴臨州。
帶著輜重趕路,行程自然快不到哪裡去,燕承宏想把這差事辦的漂亮,自然心中焦急。行至半路,燕承宏命眾人加速趕路,自己帶著幾個侍從先行。
快馬加鞭趕到臨州,燕承宏並未馬上去知州府,而是深入災民中了解情況。
看著這些百姓衣衫簍縷,麵黃肌瘦的臉上絕望中帶著希望,燕承宏內心震動,他從未如此直觀的感受到責任的沉重。
自小梅嬪便對他要求甚嚴,要他事事做到最好。他也不是天生就有野心的,隻是梅嬪總告訴他要努力,要去爭,要去搶,要成為最尊貴的人。從前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而今他明白了,這是梅嬪的願望,不是他的。
他還是會去爭去搶,努力坐到最高的位置。但不會是完全為了權勢,為了榮耀,而是為了將傳承了近兩百年的大燕發揚光大,為了天下萬民安居樂業。
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沒有萬民又哪裡來的君王呢?
燕承宏自此萌發了仁者之心,開始蛻變。
臨州局勢還算穩定,等輜重到達就能緩解災民的情況。如今更重要的是洛河的堤壩需要重建,但來之前梅尚書曾透露國庫不豐,若要修建河堤,光靠朝廷撥款必是不夠的,缺口的款項怕是要他自行籌集了。
燕承宏第一次辦這種大事,心中既緊張又振奮,若是這次賑災籌款之事辦好了,自己不但能得到民間聲望,在朝堂上也能獲得資曆,父皇也能更看重自己幾分,一舉三得。不過當前還需了解城中富戶的信息。
臨州出現洪災,升鬥小民朝不保夕,當地富戶豪強日子依舊過得歌舞升平,燕承宏心中不是滋味,決定要在這些肥羊身上狠狠褥一把羊毛,當下便毫不遲疑的去了知州府。
知州王大人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這段時間為了安置災民預防疫病忙得焦頭爛額,嘴角都起了好幾個燎泡。得知翼親王上門,王大人心中驚喜不已,忙整理好衣冠出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