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拿到書信的時候,&bsp&bsp直接躥了起來。
常泰嘴角抽搐“皇上,注意禮儀。”
康熙使勁拍打常泰的背,差點把常泰拍吐血“把保成叫來!”
常泰歎了口氣,&bsp&bsp轉身去叫太子外甥。
這些事該是太監來做,&bsp&bsp但皇上都發話了,&bsp&bsp他還能怎麼辦?
常泰帶著胤礽進入書房時,康熙已經冷靜下來……完全沒有冷靜下來。
康熙一邊在書房裡繞圈圈,&bsp&bsp一邊看信,&bsp&bsp看兩句話笑幾聲,繼續繞圈圈看信。
胤礽傻眼。
我爹這是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過來!”康熙笑著招手。
胤礽剛走過去,康熙就把已經是個英俊小少年的兒子像年幼時一樣,&bsp&bsp撈到椅子上挨著坐“你也來!”
常泰滿頭烏鴉叫。我來什麼?!
最後常泰站在了康熙椅子後麵,&bsp&bsp重溫當侍衛的時光。
“看!路易十四的信!”康熙笑道,&bsp&bsp“邀請咱們去打架!”
胤礽很是驚訝。
路易十四確實是自家汗阿瑪的筆友,&bsp&bsp但那是十幾年後的事了。而且兩人的關係也僅限於筆友,&bsp&bsp沒有摻和國家利益關係。
現在路易十四才和汗阿瑪通第一封信,&bsp&bsp怎麼就自來熟的結盟了?
胤礽伸長脖子看康熙手底下的信。路易十四用的是法語,&bsp&bsp胤礽雖已經學會了法語,&bsp&bsp看路易十四那一手花體字看得還是有些頭疼。
信紙有好幾頁。康熙看後麵的,胤礽看前麵的。
信封用石蠟封住,常泰沒有看過書信的內容。康熙讓他一起看,&bsp&bsp他隻能也伸長脖子,&bsp&bsp看胤礽手中的信紙,眼睛都瞪疼了。
路易十四先用誇張的詠歎調讚揚大清的強盛和康熙的偉大,&bsp&bsp然後炫耀自己的功績,&bsp&bsp看得胤礽快睡著了。
見胤礽打了好幾個哈欠,&bsp&bsp康熙氣得捏住胤礽打哈欠的嘴“怎麼還困了?昨晚沒睡好?”
胤礽把康熙作怪的手打開,&bsp&bsp道“全是相互吹噓的話,看得好困。”
“因為沒誇你?”康熙開玩笑道,“阿瑪我可是看得很激動。”
胤礽揉了揉被捏疼的嘴,在心裡腹誹,阿瑪確實喜歡聽人歌功頌德。對方是一個強國皇帝,他就更高興了。
現在康熙沒有大清天下第一的想法,反倒是充滿了警戒心,認可這些老牌殖民國家的實力,所以被對方誇讚,就更高興了。
胤礽忍著瞌睡對路易十四的詠歎調做法語理解,終於看到了有用的內容。
他在第二世的記憶中搜索了一下,想起了書信對應的曆史大事件——荷蘭戰爭。
路易十四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與英國結盟,共同對荷蘭宣戰。法荷戰爭和英荷戰爭共稱荷蘭戰爭。
法國快要成功的時候,英國背刺,撕毀條約加入反對法國的這一方。
不過路易十四極具戰略眼光,提前發現了英國背刺的舉動,在英國參戰攻打法國之前和反法同盟坐上了談判桌,獲得了大部分利益後退兵。
荷蘭戰爭影響深遠。路易十四成為“太陽王”;西班牙和荷蘭海外殖民地基本全部喪失;英國取代荷蘭成為海上霸主,還騙取了法國和荷蘭兩方軍費資助。
胤礽捏了捏下巴。這場戰爭看上去法國獲得了最大的聲望和歐洲大陸霸主的權力,但英國才是悶聲發大
財啊。
康熙看完整封書信,習慣性地把胤礽的腦袋當把件揉了揉,將胤礽一頭利落的短碎發揉成亂雞窩之後,終於冷靜下來。
“但是荷蘭太遙遠了。”康熙皺眉,“他是不是在試探大清海軍的力量?”
作為皇帝,康熙習慣性的陰謀論了。
“若大清還是那個神秘的不肯離開自己國土的古國,他可能隻是來信交流,不會提出試探。現在他是看到常泰你的海軍,認為大清可能有影響他海外殖民地利益……”
康熙皺緊眉頭,分析了許久。
常泰聽完康熙的分析後,隻說了一句話“皇上,那是您的海軍,不是臣的海軍,彆亂說。”
康熙橫了常泰一眼“你帶出來的海軍。”
常泰解釋道“是施琅帶出來的海軍。”
康熙“……”
康熙從桌案上卷起一張紙,砸常泰腦門上“你聽著,彆反駁。”
常泰揉了揉自己的額頭,老老實實道“該反駁的還是得反駁,要是被外麵人聽到彈劾臣,更麻煩。臣討厭麻煩。”
胤礽見康熙又要和常泰“吵”起來,趕緊轉移話題“汗阿瑪,您說咱們答應嗎?”
康熙把問題拋回來“你說呢?”
胤礽無奈道“還是汗阿瑪您說吧,哎喲。”
康熙輕輕敲了一下胤礽的額頭“你說,阿瑪考考你。”
胤礽歎氣“汗阿瑪就是想偷懶,哎喲。”
康熙又輕輕敲了一下胤礽的額頭“快說。”
胤礽揉了揉額頭,道“我們現在占領了西班牙和荷蘭的殖民地,也沒實力守住,更沒有閒暇去建設。但我們能以雇傭兵的形勢,加入這場戰鬥,隻要求財物報酬。”
康熙微笑“具體?說來聽聽。”
胤礽不滿地看向康熙“汗阿瑪,兒子懷疑您在壓榨兒子的勞動力。”
康熙道“什麼壓榨?你是太子,這些本就是你該思考的事。”
胤礽抱住腦袋“不想思考。汗阿瑪思考。”
康熙使勁揉搓胤礽的腦袋“不準不思考,趕緊給朕思考。要是思考不出好的解決方案,你的東宮就由朕來給你安排擺設。”
胤礽抱頭痛哭道“汗阿瑪!這樣就過分了!”
康熙揚起下巴“朕是皇帝,朕永遠不會過分。”
常泰收在袖子裡拳頭都捏緊了。
他不斷在心裡重複,這是皇帝,這是皇帝,你不能打爆皇帝的狗頭!
胤礽氣得哼哼了兩聲,才繼續道“軍費和武器由法國承擔,我們負責攔截荷蘭海上艦隊,和預防英國背刺。法國要分給我們的殖民地不拿白不拿,但荷蘭、英國、法國等任何國家可以用黃金白銀購買我們的殖民地,可以換成武器和糧食。”
胤礽強調“隻要武器和糧食。除了獎賞給將士的金銀財寶之外,其他的錢也全部換成武器和糧食,牲畜也行。”
法國在幾場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在殖民地掠奪了許多利益,但最後法國的經濟卻崩潰了,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戰爭隻看著上層人的利益,隻掠奪上層人喜歡的奢侈品和貴金屬。
這個時代與金錢掛鉤的等價物是糧食。大量貴金屬湧入法國之後,導致法國金銀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平民的利益進一步被壓榨。
明明上層賺得盆滿缽滿,但國庫卻沒錢沒糧,需要用更多的苛捐雜稅來維持國家運行。
後世的經濟社會學,就是從這個時代不斷一個個崩潰的國家和王朝中總結得出。
胤礽已經潛移默化的給康熙、常泰灌輸經濟學理念,所以他現在說的話,康熙和常泰都能聽懂。
康熙也不逗弄常泰了,讓太監搬來椅子、端來茶水點心,三人圍在一起討論。
康熙歎氣“這麼說,法國不斷勝利,反而很危險?”
胤礽點頭“英國就做得很好。”
他看向常泰。
常泰當“海盜”這段時間,除了練兵、掠奪之外,還要打探世界各國的消息。
大清已經不滿足從傳教士那裡聽二手的國際新聞,開始嘗試著自己收集情報。
後金在對抗大明時,情報係統十分發達。入關之後大清的情報係統丟了大半,現在及時被康熙撿了起來。
他們隨著常泰海軍的前行路線,扮做被大清保護的商人,用東方的珍寶開路,賄賂其他國家的貴族,現在已經小有成效。
康熙的世界地圖上已經多了許多標注。哪一塊地被哪個國家殖民,總督和將軍又是誰,他們主要姻親關係是什麼,這些明麵上的情報,都已經寫在了康熙的地圖上。
對後世而言,這些普通人上網一搜就能搜到的消息,在這個時代搜集起來非常繁瑣。大清在短短幾年,做到情報搜集與現實隻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差,已經非常不容易。
英國是常泰重點關注對象。他立刻將英國所做的事列出來。
英國比起法國,他們更熱衷於搶奪資源,而不是金錢。
可能因為他們處於島國,自然資源和耕地都較為稀少的緣故,早早地認識到了這些東西的可貴。
“糧食、武器、礦石、木材……”康熙本想說奴隸,但他仁心發作,沒能說出口。
康熙想在曆史中留下仁名,即使對外爭奪世界霸權,也不願意落下太過殘暴的口實。
“等咱們有錢有糧了,汗阿瑪攤丁入畝,盛世滋丁,隻收田稅不收人口稅,人口立刻就有了。”胤礽道,“咱們和英國不一樣,我們人多。再者,我們本就要建立多民族國家,到時候國家富裕了,肯定有許多人願意來我們這打工。”
隻要國家強盛,就會有大量移民湧入。人口紅利吃到飽。唯一擔心的就是稀釋國內人的種族血脈。
但這對大清來說不算什麼。大清正在致力於建立多民族融合、不分民族、隻稱華夏人的國家。外國人若習我文化、穿我衣冠、繳納稅賦,也是大清人。
康熙點頭“說得對。”
他對常泰道“此事仍舊要你做主。其他人目光短淺,從海外淘些稀奇古怪的珍寶滿足奢侈虛榮,對大清無益。你要多將金銀換成大清能用的資源。”
常泰點頭“遵旨。臣除了給將士們分的、自己拿的、給陛下和太子留的,其他都換糧食、牲畜和武器。”
康熙從筆筒裡抽出一根大毛筆,“啪嗒”敲常泰腦袋上“你心裡知道就好,不要說出來。朕和太子一點都不喜歡國外的珍寶,明白嗎?”
常泰道“太子的確不喜歡。”
康熙又狠狠敲常泰的腦袋。
胤礽十分無語。
汗阿瑪是不是敲他腦袋敲上癮了,愛上了敲人腦袋的快感?
胤礽打了個哈欠“汗阿瑪,兒子困了,要去睡覺了。你們慢慢商量,兒子需要保證充足睡眠,才能長高。”
“小滑頭,就是想偷懶。”康熙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