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南洋大部分前明逃民都是因躲避剃發令下南洋。
前明逃民揉了揉眼睛,視線黏在了胤礽的頭頂,連跪地磕頭都忘記了。
胤礽揉了揉自己的短發:“嗯?我頭發上有什麼嗎?”
前明逃民這才回過神,參差不齊跪地磕頭。
“好了好了,起身吧。孤說的是官話,你們能聽懂嗎?”胤礽問道。
來者用古怪的口音道:“能。草民讀過書。”
胤礽笑道:“那就好。請起吧。你們既然還能說官話,那麼就還自認是華夏的人,對吧?”
來者立刻道:“草民當然是華夏的人!”
他視線又往胤礽頭上瞟。
雖然是短發,雖然沒有戴發冠,那也是有頭發啊!
大清剃頭令,隻能留後腦勺一小戳頭發,發辮若不能穿過銅錢,便要砍腦袋。
這個發型,絕對不合大清的規矩!
胤礽摸了摸自己的頭發:“你們看這個?哦,清朝已經坐穩了江山,沒必要再打壓前明抵抗勢力,便把剃發令廢除了。”
前明逃民愕然:“廢、廢除了?”
胤礽點頭:“現在大清與大漢、大唐時一樣,沒有漢蠻之分,隻有大清人。”
胤礽笑了笑,道:“在漢朝的時候,隻要臣服大漢皇帝,皆是漢人,所以不算有漢蠻之分,對吧?”
前明逃民神色更加愕然。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
胤礽道:“大清兼容並包,你想剃頭也好,你想留發也好,隨你的意。隻是如果入朝為官,或者進入軍營,頭發和衣著需要符合規矩。我們大清也要有些和前朝不同的地方。曆朝曆代都會和前朝有所區分。你們若不習慣,不為官便是了。”
胤礽見這群人還在發呆,繼續道:“孤並不指望三言兩語就能讓你們回歸大清。你們在這裡已經有了基業,回去也不現實。孤召你們來,隻是告訴你們大清要如前明永樂帝時期一樣,將南洋納入水師管理。這些地方是咱們華夏人的地方,你們需要組織起來,幫大清管理這裡。”
胤礽沒有給這群人反應的時間,直接派人將計劃書交給他們。
“大清派人來管理這裡不太現實。這裡還是得交由你們管理更好。”胤礽道,“前明海軍撤退之後,你們在南洋受了不少委屈。現在前明雖然沒了,但華夏有大清,大清是你們的靠山。放開手做。”
來訪使者中一位女性走出來,跪地道:“草民施琴娘拜見太子殿下。”
胤礽眉毛上挑一下:“施進卿後人?還是施二姐後人?”
施琴娘磕頭道:“都是。”
永樂帝曾冊封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施進卿為反抗當地佛教政權,信奉了伊si蘭教。
不過施進卿卻將繼承人定為次女施二姐。女人當政,這可就一點都不伊si蘭教了。
胤礽問話的意思是,施琴娘是施進卿其餘子的後人,還是施二姐的後人。
若是施進卿其餘子的後人,那就和倭國有關係。前明支持施二姐,施進卿的兒子就去找倭國幫忙,之後一直和倭國有往來。
“施二姐在明英宗時期丟掉了祖業,你有信心維持住這份祖業?”胤礽問道,“雖說那是明朝經曆土木堡之變,無力支援舊港,但施進卿當海盜時,可也沒有華夏王朝支持啊。”
施琴娘臉色很難堪,但她仍舊磕頭道:“先祖擅經營不擅軍事。”
胤礽道:“那你擅長嗎?”
施琴娘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確實有一支海賊船隊,但根本不敢說擅長。
胤礽歎氣:“罷了。既然隻有你敢出來與孤對話,那麼這群人以你為首,除了你,孤也選不了其他人。你若能坐這個位置,那就坐。”
施琴娘立刻再次磕頭:“草民領命!草民絕對不辜負太子期望!”
胤礽看了一眼其餘人的表情,發現有人露出了憤憤之意,但沒人敢出聲反對,便知這個施琴娘確實有手段,是巨港華人的實際領導者。
即使在海外,女子執政,都會比男子有許多艱難,何況這裡還有信伊si蘭的人。
施琴娘能坐穩這個華人領導者的位置,肯定不像表現出來的這樣弱勢無害。
胤礽指著計劃書道:“先給你們一刻鐘的時間看這份計劃書,之後咱們再慢慢討論。”
說完,梁九功點上香,並給胤礽奉上茶水。
施琴娘打開計劃書的時候,悄悄掃了一眼太子身後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