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少年皇子整理這麼龐大的經濟理論顯然不可能,懂經濟的大清大臣都來幫忙,不懂的也能貢獻一下翻譯或者搶了內侍添茶送水的活。
好不容易能和太子、直親王一起出使,不刷刷存在感怎麼行?
他們聽到胤礽的言論,連連點頭。
現在歐洲在全世界搶錢,大清不加入,他們富一分,就等於大清弱一分。
但若讓大清像這些人一樣瘋狂追逐金錢,即使這群大臣大部分都貪汙,心裡也覺得怪怪的。
大清的貪官也要披一層偽裝。像西方這樣肆無忌憚的表現貪欲,他們真的很不習慣。
還是太子說得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咱們在其他地方賺錢,也要扯虎皮做大旗,討論一個合適的理由才成。
太子果然是道德楷模!
胤禔摸摸下巴,陰笑道:“他們這麼放得開?那我們是不是也能持有其他國家的國債?”
胤礽笑嘻嘻道:“還用你說?”
國債隻是小打小鬨,“期貨”才是國際經濟投資的大頭。
胤礽已經把腦海中這段時間的曆史課本和影視中得到的信息“摳”出來了。有些可以人為改變的事可能會改變,但因客觀情況導致的大事件絕對不可能改變。
比如歐洲過幾年會到來的大寒害。
大寒害進一步削弱了法國和荷蘭,現在還是神聖羅馬帝國名下的德意誌諸國靠著高價賣糧食迅速崛起。
我大清,嘿嘿嘿。
這些關於未來的事,胤礽無法和彆人分享喜悅,他隻能自己偷著樂。
胤礽讓常泰收購糧食有非常正當的借口。
第一,中國向來有“民以食為天”的認知。再多的金銀財寶,也抵不過糧食重要。
康熙目前還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生活比起曆史中其他皇帝不算太奢侈。金銀雖好,夠用就行,不如全換成糧食。
康熙期盼著把各地糧倉都堆滿。這樣還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二,胤礽誘導康熙研究世界局勢,他們判定,這些西方國家停戰是暫時的,為了海外殖民地,他們一定會持續戰亂。
戰爭最重要的是什麼?糧草、武器和人。
有個軍事家說,打仗就是打後勤。糧草是重中之重。
他們大量收購西方糧食,反手一賣就能翻好幾倍,甚至能左右戰局。
這些國家知道糧食的重要嗎?肯定知道。但他們無法阻止國內資本家向大清販賣糧食。
糧食是所有國家都有的東西,正常時期根本賣不出高價。用糧食換取大清獨有的絲綢瓷器和其他富有東方神秘色彩的物品,對資本家而言劃算極了。
大清即使開國出海了,這些好東西也是有價無市。隨處可見的糧食就能換,還不劃算嗎?
這個時代的資本主義小苗苗都屬於自由資本主義,他們還沒吃虧,不知道自由資本主義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損失。隻有吃夠了苦頭,自由資本主義才會委委屈屈改變成國家資本主義。
在有英明的君主統治時,專·製不會輸給自由,製度不是一切。
隻是君主製受限於君主個人的能力,總體上肯定比民主製更差。民主製就算左手倒右手,也好歹能換個人,換個思路執政。
胤礽能趁著大清還擁有英明君主的時候,把雙方國力拉開。這樣就算後來中華大地仍舊會重燃戰火,血厚不怕掉血,恢複也快。
這糧食期貨,我炒定了!
聖誕節是所有信仰上帝的教派的聖誕節。
這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節日,胤礽拒絕了所有貴族的邀請,乖乖待在家裡編譯經濟學書籍。
那些貴族都表示了理解。
大清不攙和任何西方宗教的鬥爭,自然也不會參加任何宗教的聚會。
如果是其他國家,他們可能會群起攻之。但對於強大的大清,大清兩不相幫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局麵。
當然,若一方徹底壓倒另一方,他們就要開始討伐大清這個“異端”了。
這段時間,胤礽也沒有一直待在莊園。
他也有派人出去,繼續尋訪人才。這次他尋訪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文藝人才了。
當然,隻是名義上尋訪文藝人才。其實……科學家大多是全才,懂的都懂。
大清禮儀之邦,也是禮樂之邦。
禮和樂從來不分家。
那麼大清人尋訪西方的音樂家,很合理對不對?
琴棋書畫都是大清人愛的雅事,那麼大清人去尋訪畫家詩人作家也很正常對不對?
胤礽抱著自己的一點小心思,讓人大肆購買已經去世的、自己認識的一些大音樂家大詩人大作家的手稿,甚至把對方遺產席卷一空。
他用的借口是,很心痛歐洲居然沒有重視這些人才。如果是大清,這些人已經是人人追捧的大師,並且被授官了。
他決定把這些快被貧困潦倒的後代們賣掉的珍貴手稿和遺物帶回大清,為這些人建立一座博物館。
“我們大清是重視曆史的國度。”
胤礽如此誠懇,一些大師的後人抱著長輩的遺物主動來訪,希望免費送給胤礽,將先輩的輝煌留在大清保存。
現代意義的博物館,是在十七世紀後期出現。直到1753年大英博物館成立,才有了第一座麵向公眾開放的公立博物館。
所以胤礽這個理念,在當事人看來高尚到簡直可以被稱為冤大頭了。
而胤礽是大清皇太子,這些手稿在當時又並不珍貴,甚至非常廉價,和廢紙沒差彆。一個強大帝國的皇太子搜集一堆廢紙,能圖你什麼?圖你廢紙柔軟好擦屁股嗎?
大清皇太子當然是出於純粹高尚的情操,才會做這些事了。
胤禔:“博物館?我們大清有這東西?”
大清眾臣:“……”
胤禔:“罷了,弟弟說有,回去本王就給他建一個。”
大清眾臣點頭。他們認為這個很有道理,可以建造。
先把自家文物搜集起來展覽!我們的曆史當然算第一位的!
胤禔:“音樂書畫文章寫得好就能當官,大清有這事?”
大清眾臣:“……”
胤禔:“罷了。弟弟喜歡哪個,給個官還不容易嗎?皇父不允許,本王的王府也有位置。”
大清眾臣點頭。皇帝、太子、王爺喜歡的人,當官多正常。那個高士奇不就是這樣的大臣嗎?
胤禔感慨:“本王的弟弟真是太厲害了。”
大清眾臣紛紛點頭。
胤禔問道:“你們點什麼頭?你們知道他這一手怎麼厲害嗎?”
大清眾臣沉默。
半晌,陳廷敬才道:“承載曆史的除了史書,就是文章、書畫和音樂。現在都已經很出名的大師,將來他們的作品會更加有名。”
和有錢。陳廷敬在心裡補充道。
“現在太子殿下將這些珍貴的東西運回國內,以後西方人想要看自己的曆史痕跡,就隻能來我們大清。”
甚至對方的曆史研究,都要依仗我們還未開建的博物館。
“從最庸俗的金錢來講。如果他們有朝一日發現了這些東西的重要性……”
陳廷敬是個君子,所以剩下半截話他沒有說出來。
胤禔掃視眾臣,道:“陳師傅能成為本王和太子的師傅,這就是原因。你們好好學。”
眾臣俯首,又向陳廷敬作揖。
此刻,有一隻胤礽小太子路過。
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如果我說我隻是有囤積癖,沒想這麼多,你們信嗎?
都回到這個時代,來到這些大師的國度了,哪個穿越者不搜集他們的東西當傳家寶?!你們根本不懂穿越者的心思!
胤礽又摸了摸鼻子,帶著高深莫測的微笑溜走了。
他已經累了,不想再被當成無所不能的太子了。搜集這些東西,他真的隻是為了個人愛好,沒想其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