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登基,懶得想年號,直接年號“東煌”。
避諱很麻煩,於是給自己胤礽的“胤”上加了一條杠,讀音沒變,這樣兄弟們就不用避諱了。
因為那個字不存在,打不出來,所以胤礽還是胤礽。
新舊交替本應該有很多事要忙,但因為胤礽之前已經是實權皇帝,並且已經當了很多年的二皇帝,康熙也會幫襯著,朝中沒什麼可以過渡的事,大臣們每日還是照常上班打卡,下班就回去做功課,休沐日還要去上課……
大臣們都很痛苦。
皇上真是一點念想都不肯留給他們,居然直接禪位了?這樣他們在新皇帝有生之年豈不是就要一直上課?
都當上高官了還要上課,這高官當得有什麼意思?
大臣們絕望地閉上眼,然後飛速睜開眼,飛速做完功課,並仔細檢查。
哼,這次我必定能奪得魁首,那誰誰誰,彆想超過我!
家仆們都眼觀鼻鼻觀心,對自家大人們言行不一很不能理解。
要是胤礽在這旁觀了,胤礽肯定能理解。
在京中當官的人,就算不是科舉出身,從其他渠道做官,也一定是當前渠道的大卷王。各個放到後世,都是頂尖的學霸。
所以這群人口中的“不想學”,聽聽就罷,隻有傻子才會相信他們。
大臣們本以為,新皇登基後,朝中平穩的日子就會這麼繼續下去。
哪知道,新皇居然帶著皇後留書出走,出海周遊世界去了。
太上皇監國?
哈?
大臣們趕緊翻看史書,史書中隻有太上皇和皇帝爭權,互相壓製,明麵上看上去父慈子孝,其實暗地裡不知道有多少刀光劍影。
他們大清的史書以後要怎麼寫?太上皇趁著新皇大婚不注意趕緊禪位,新皇趁著太上皇鬆懈趕緊跑路?
史官們都差點把自己的筆杆子給掰了。
我們是寫嚴肅曆史的,非常專業,除非忍不住,否則一般不掰筆杆子。
這種事寫出來,肯定會被後人評價我們胡亂吹噓皇帝吧?!誰會相信他們倆居然會這樣。
明珠難得帶著酒,和和氣氣找索額圖喝酒:“咱們的皇……太上皇啊,最近氣得可厲害。但皇上和太上皇的感情還是這麼好,當臣子的就放心啦。索額圖,你怎麼笑得這麼惡心?”
索額圖得意道:“這次皇上出遊,把我兒子帶去了。”
他得意完後長籲短歎:“可惜我老啦,不能給皇上增添麻煩,否則我也想去。”
明珠嗤笑:“這有什麼得意?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我家容若就第一個跟著去了。哼,你家兒子全是廢物。”
索額圖挽起衣袖:“你是不是找茬?”
明珠白眼:“說實話叫找茬?”
於是兩人當場打了一架,並因為都在打架的時候閃了腰,第二日朝會來不了了。
本來就監國監得一肚子氣的康熙當即親自出宮,把他們倆當麵罵了一頓。
那麼康熙出宮後,給康熙處理監國期間公務的是誰?
胤祉:“我覺得,是不是該讓大哥回來?”
胤禛:“難道不是讓太子二哥……讓皇帝二哥回來嗎?!天啦,為什麼會這麼多事??汗阿瑪和二哥究竟同時推行了多少條政策??我頭都暈了!”
胤祺:“不行了,不行了,讓我緩緩。”
胤祚:“我想出海。”
胤祐:“我想投奔大哥。”
胤禩:“呼……呼……”已經睡著。
至於剩下幾個小阿哥,包括十三阿哥胤祥在內的小阿哥們都已經年滿十歲,被胤礽帶走,一同去海外增長見識了。
胤禵哭得小小發了一場燒。
年紀小是我的錯嗎?我感覺我被孤立了!
可惡,我隻比十三哥小兩歲,小兩歲而已!
嗚哇!!我不要當宮裡最小的阿哥!!汗阿瑪怎麼還沒生新的兒子!!
康熙本來是來安慰胤禵,聽到胤禵的哭嚎之後,氣得把哭嚎的胤禵拎起來揍了一頓屁股。
你汗阿瑪不會生孩子!閉嘴!
康熙回去之後越想越氣,最後認為,小兒子越來越令人生氣,可能是名字取錯了。
胤禔,胤禵,這兩個字長得太像,所以十四阿哥才會越來越像大阿哥,小小年紀就開始氣他。
康熙細思之後,決定給胤禵改名。
四兒子就很好,雖然話多,但是孝順,隻氣其他弟弟,不氣他這個汗阿瑪。
康熙非常需要一個能像胤禛一樣,在阿哥中貓嫌狗厭的兒子,這樣才不會讓兒子們都抱團起來氣他。
於是康熙在胤礽跑路後,大手一揮,給本來就已經非常可憐的十四阿哥胤禵改名,從此以後胤禵改名叫胤禎。
四阿哥,十四阿哥。
胤禛,胤禎。
胤禛忍不住了:“汗阿瑪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改名叫胤禎的小胤禵哭嚎:“毛病大著啦!”
已經變成德太妃的德妃都忍不住暗暗扯斷了佛珠。這個太上皇絕對毛病很大!皇上您快回來啊!讓這個太上皇滾出宮!不要禍害我的兒子們!
其他阿哥們都笑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