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春溪笛曉
第四十二章
這一天, 工部尚書兼知開封府劉沆一早醒來,時間有些緊,沒在家中用膳,牽了匹代步矮馬出門, 胡亂在家門口附近的燒餅攤子買了個燒餅, 一手抓韁繩, 一手拿燒餅,邊走邊吃。
沿途遇上不少同樣趕著上朝的同僚,劉沆也不局促, 笑笑算是打過招呼。大夥都是趕時間的人,誰都彆笑誰!
宋朝大佬們的朝會定在每月朔望日,也就是初一和十五上朝。這日正逢朔日, 官員們都陸陸續續抵達紫宸殿外等著官家到來, 沒有人敢遲到。
劉沆下了馬,悄悄拍掉身上的芝麻碎, 昂步列入朝班, 聆聽大佬們討論政務。
劉沆這人性格疏豪,不拘禮儀,嘴還毒, 不說話還好, 說話能噎死人。很多時候他都不說話, 不是他不敢說, 而是為了同僚們的身心健康著想!
朔日朝會無波無瀾地過去, 劉沆給自己今天的冷靜理智打了個高分。回到當值的地方處理完公務, 便聽底下的人來報:“劉尚書,大相國寺那邊又有熱鬨了,要不要多派些人過去?”
前頭說過,劉沆這個工部尚書兼著開封府的知府之位,開封府的大小事務也是歸他管的。
劉沆聽到這“大相國寺又有熱鬨”,眉心突突直跳。
大相國寺那一帶,人多又雜,難管。偏偏還有人一天到晚在搞事情,打從前兩個月他剛從那錢明逸手裡接了知府之任,那邊都不知鬨騰出多少事兒了!
遠的不說,前些天那商賈自汴河運了個大龜殼過來,搬在大相國寺一帶講什麼《黃金國》續編,直接把周圍的大人小孩都吸引過去了,每日講書時大龜殼周圍裡三層外三層全是人!
“又有什麼熱鬨?”劉沆問。
“還是那方氏書坊弄的。”底下的人細細回稟,“今兒一早,方氏書坊便在門前張貼了幾張什麼‘視力檢測表’,還請來幾個人在旁邊吆喝,讓往來路人上前測一測視力。”
視力這詞兒雖然新鮮,但也不難理解,明顯就是視物之力。劉沆本要細問一下何謂視力檢測表,轉念一想,新出東西三言兩語是說不清的,當下說道:“行,你多派些人手過去。”
劉沆行事不拘小節,去休息用的裡屋脫下官服,換上一身便服出了開封府往大相國寺那邊走去。
兩邊相隔不過兩坊,近得很,劉沆步行而去也費不了多少時間。大相國寺再過不遠,便能見到一大群人熱熱鬨鬨地圍在那兒。
劉沆也年過半百了,自認身子骨不算硬朗,沒打算擠上前去。
左右看了看,劉沆選了對街一處茶坊,走上二樓準備尋個臨窗的好位置瞧個仔細。
很快地,劉沆注意到最好的位置上坐著兩個小童,還有個看著有十四五歲的少年默不作聲地守在兩小童身後。
誰家竟讓兩個小孩往外跑?兩小童瞧著衣著倒是普通,可都長得粉雕玉琢,他們家裡人竟不怕他們遇上拍花子?
劉沆邁步走上前,開口詢問:“你們對麵的位子空著麼?能不能讓我老兒坐下歇歇腿?”
王雱把司馬琰拐出來看熱鬨,乍一聽有人上前搭話還挺警惕的。他轉頭看去,隻見劉沆一身儒生打扮,長得也不甚壯碩,顯然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還成,不像壞人!王雱點點頭,很是乖巧地說:“您坐!”
司馬琰也把視線從外麵收回來,規規矩矩地問好:“您好。”
劉沆把王雱方才那一閃而過的戒備儘收眼底,心中不由誇了一句“好機靈的小子”。他笑嗬嗬地問:“這一大早的,都在看什麼熱鬨呢?”
王雱一臉懵懂和無辜:“看方氏書坊的熱鬨啊。”他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地把“視力檢測”的大致過程給劉沆講解了一遍,看了看劉沆臉上皺巴巴的皺紋,積極慫恿,“您也可以去試試,聽說還可以試戴一下店裡的‘護目寶鏡’來著!”
司馬琰:“……”
劉沆奇道:“護目寶鏡又是什麼?”
王雱臉上寫滿了“這你都不知道”的得瑟,給劉沆科普:“就是往鏡架上嵌入用晶石磨成的鏡片,鏡片冰冰涼涼的,戴著可舒服了。要是你遠的東西看不清,就用凹鏡;要是你近的東西看不清,就用凸鏡;要是你近的遠的都能看清,隻是想試試護目寶鏡,也可以用平鏡。”
這護目寶鏡,自然是眼鏡。這時代也有少量玻璃產出,隻不過玻璃的配方不對,產出的玻璃都是不透明的,要搗騰出適合的玻璃還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
王雱暫時沒那個財力,方洪則是沒這個想法,前兩年方洪派人南下找商機,最終在邊遠的瓊州買下了一處礦藏,那礦藏裡的礦石十分奇異,雪白皎潔,光亮照人,偶爾還能找著粉色的“桃花水精”。
方洪給王雱看了這“水精礦”,王雱當即提議方洪就地培養一批製鏡師傅,那邊地處偏僻,人力便宜得很。這“水精”作為鏡片需要精挑細選,從色澤到雜質都需要考慮,加工起來也比較困難。
但,這是個淳樸的時代,你願意出錢,自然有人願意勤勤懇懇地給你乾活!隻要給錢足,製鏡師傅們可以花上小半個月給你磨出兩片完美的鏡片來,絕對的精工細活出精品。
經過一整年的“秘密準備”,方洪手底下已經有純熟的“配鏡團隊”。前些天方洪還來跟他合計,什麼時候把這護目寶鏡推出去。
由於成本的高昂,這護目寶鏡注定不可能麵對大眾市場,事實上需要它的人範圍也很有限:首先得是讀書人,然後得是位高權重、極其有錢的讀書人!
沒辦法,窮人根本沒機會識字,更沒機會看書看到近視眼——書老貴老貴了!
方洪準備先炒一波,再帶著配鏡團隊找幾個“活廣告”,把這護目寶鏡往高端市場賣去。廣告的良好效應,方洪現在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王雱會積極地給劉沆推銷,自然是因為這“護目寶鏡”生意他也投了錢,最終收益和劉方洪是五五分成的——他把《三國殺》自己那份分成都投了進去,一點都不心疼,反正吧,方洪把錢送到他家也不歸他管,還不如扔出去讓它生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