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超好看!
第十二章
炫耀這事兒, 光對從弟乾是遠遠不夠的。趁著好友曾鞏沒回家, 王安石又不著痕跡地把兒子做的事誇耀了一遍,曾鞏很給麵子地誇了一通,又第一時間得知了王雱想拿《傷仲永》說事的事情。王安石佯歎道:“我猜他是見著了我的稿子, 囫圇著看了個一知半解。他這小子慣會曲解句義!”
曾鞏道:“能看懂已經很了不得了,我和他這麼大的時候可認不出多少字。”
兩人聚過了, 曾鞏傍晚又和同窗們聚會。談到酣處, 曾鞏免不了又提起好友王安石。上回曾鞏感歎了王安石不做京官要外放,這回則是直誇王安石兒子聰敏過人。
同窗之中有個叫張恕的, 年方十九,性格卻穩重持重。聽曾鞏說起王安石之子他也不曾插話,隻在回家後和他父親張方平說道:“子固兄與那位介甫兄感情可真好, 每回聚會時總不免提上幾句。”
張方平教子寬縱有度,父子感情甚篤,考校完後總會說些彆的話題, 張恕今兒就把曾鞏所說的事告訴了張方平。
張方平如今身兼多職——
首先是翰林學士, 給皇帝當顧問的。
其次是史館修撰,修史書的。
再次是權三司使, 權, 暫時的意思, 也就是臨時的全國最高財政官,管著朝廷的錢袋子。
還有一樣, 權知開封府, 還是一個意思, 臨時的開封府知府。
宋朝的官職大多都這樣重重疊疊、繁複無比。
昨日張方平去開封府衙門上班,正巧聽了差役抓獲拍花子的事兒,聽兒子這麼說頓時來了精神:“巧了,昨天衙門那邊抓了兩拍花子,一男一女,差點把小宋官人家一孩子給拐走了。”
小宋官人名叫宋祁。
張方平叫對方小宋官人,並不是因為這位小宋官人年紀比他小,而是小宋官人家中還有個兄長,名叫宋庠。宋家兄弟兩同一年進士及第,據傳本來宋祁排第一,當時太後講他們兄弟皆在榜上,表示弟弟豈能在兄長前麵?
於是把宋庠點為狀元。
時人都說他們一門雙狀元,把他們合稱為二宋。
為了區分兩位宋官人,大部分人都把宋祁稱為小宋官人,把宋庠稱為大宋官人。
大宋官人以清正聞名,生活節儉。小宋官人卻與他兄長恰恰相反,他好奢靡,好美妾,好蓄婢,好尋歡作樂,就如他那句詩寫的那樣:浮生常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今年小宋官人年僅四十六歲,底下已兒孫滿堂,光是兒子就有七個,女兒也不算少。換了彆家丟了個孩子肯定急得不行,他倒好,還是差役把人送回去才發現丟了個兒子!
“小宋官人昨天重謝了抓住拍花子的差役,聽差役說是有個小孩發現的,還托我找一找是哪個來著。”張方平捋須一笑,“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明日我這就讓人去把這事告訴小宋官人。”
張方平與宋祁正奉旨合修《景祐廣樂記》,平日裡還算相熟,第二日他便收到宋祁的帖子,說是邀他一起來見見一眼識破拍花子的四歲小神童。
張方平早從兒子張恕那聽了許多關於王安石父子的事兒,也很好奇這位王介甫和他兒子有什麼奇特之處,很快便差人去回了宋祁說會按時到。
另一邊,王安石也收到了宋祁遣人送來的帖子。
王安石吃了一驚。相比他一個才入仕沒幾年的官場新丁,宋祁可以說是前輩中的前輩,怎麼會給他下帖子?
等看完帖子王安石才曉得緣由。他心情頗為複雜地看著伏案在那寫寫畫畫的兒子半響,心中既驕傲又擔憂。
兒子出名太早,到底是不是好事?
帖子中還提到,開封知府張方平也會過去。宋祁與張方平的文章王安石都讀過,今年張方平上書提出“恢複古文”的事兒他也在司馬光那邊知道了。
這恰巧也是曾鞏恩師歐陽公的主張。
所謂的“恢複古文”其實是套個“複古”殼子而已,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少人有誌於改變目前追求華美文風的風氣,讓文章“返璞歸真”。王安石對此很是讚同,也響應號召寫了不少“複古文”,算是為“恢複古文”搖旗啦喊。王安石和司馬光編纂《五年科舉三年模擬》就討論過這件事,這書應該每科舉完一輪就重新編整,不出十年科舉必然會有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