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當場下旨(2 / 2)

玩宋 春溪笛曉 5863 字 7個月前

為了證實“太平盛世”四個字,王雱又重展自己的數據分析技能,把這四十年前後的丁口增長曲線、戰爭發生次數與勝負次數逐一展示,同時數出四十年來出現的眾多名臣賢者。這四十年間,人能儘其才,物能儘其用,百官各儘其責,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河清海晏、太平無事!

最後王雱拜托呂誨幫忙展開他手中一幅畫卷:畫中畫的是當初城門送彆的場景,那時官家對太子殷殷囑托,百官與百姓無聲落淚。

那一日,官家親手將大宋江山交托到太子手上。

從那一刻起,官家已不再在意自己是否還在皇帝之位上,隻希望太子能夠撐起大宋的萬裡河山。

王雱看向韓琦與歐陽修,凜聲質問:“你們這樣做,可對得起官家的囑托,可對得起官家的信重!”

韓琦與歐陽修皆不再言語。

此時此刻被所有人注視著的王雱,已經不再是少時那個整日嬉皮笑臉的少年,他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鋒利得讓人不敢直視,更妄論與他兵戈相對!

一時間殿中變得寂靜無聲。

所有人心裡,突然都有些難過。

那個鬨騰得所有人都有點無奈的王小狀元,仿佛一下子長大了。

麵對趙曙他們的決定,他不能罵也不能鬨,他隻能攤開連夜畫出的畫,問所有人:你們記得這個人嗎?他可好了,他對我們都可好了。他才離開一年,你們已經把他忘了嗎?

趙曙看著王雱手中的畫卷,眼眶逐漸濕潤起來。事實上他生父子女眾多,並不看重他這個兒子,他在家中從來都不受重視。相比之下,反而是官家給予他的信任、給予他的教導更多一些!想到當日城門送彆的場景,他也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恰在此時,有人急聲通報:“太後到!”

不等眾人反應,曹太後已經走入殿內。她已聽聞朝中商討之事,顧不得太多,當庭怒不可遏地斥問韓琦與歐陽修為何要攛掇趙曙追封生父。

韓琦與歐陽修辯駁不得,深知此事恐怕成不了了,提出要先結束朝議,改日再定。

趙曙當然求之不得。

事態發展至此,已經不是他能應對得了的了!

王雱卻不能讓事情拖到下次朝議。

這種事隻要一拖,就會生出變數!

他當場攔住韓琦與歐陽修,趁著太後在場要趙曙立刻下旨:“難道陛下認為此事仍有疑議?”

趙曙否認:“自然不是……”

“那陛下為何不讓人擬旨?”王雱淡淡道,“大祀在即,如此重要的稱謂豈能不儘快敲定?如今兩製官員皆在,隻要陛下下旨,立刻可以擬詔讓太常禮院準備大祀諸事,一點都不耽擱。”

趙曙看到韓琦在朝他使眼色,卻不知該如何拒絕王雱。最終他隻能不再看向韓琦與歐陽修,在王雱與太後的注視之下向王珪下了明旨:從此他稱濮王趙允讓為皇伯。

王珪領了旨意,朝會也結束了。

百官出了正殿便各自散去,他們大都三三兩兩地走在一起,唯有王雱身邊仿佛絕緣一般,沒多少人走近。台諫諸官是不能結伴而行,以免有相互勾連之嫌;其他人是攝於王雱剛才直接與趙曙、韓琦他們對峙,感覺這個平日裡很好說話的年輕人看著有點陌生。

此時天上飄起了細雨,遠處陰雲密布,看著接下來會是曠日持久的陰雨天氣。王雱獨自沿著長廊走出一段路,忽見蘇軾他們候在前方,見他來了,蘇軾揚起笑朝他招呼道:“可算過來了,我們等你老久了!今晚上元夜,看著天氣不大好,你就莫陪你家嬌妻嬌兒出去了,我們幾個好好聚一聚!”

王雱仔細看去,隻見不僅蘇軾在,沈括、張載、韓忠彥、呂希純等等也都在,隻要是這些年交好而又在朝中的,一個都沒有少。他也笑了起來:“好,我們聚一聚。”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今天不說話!

*

更新辣!!!

二更!勤快!

忘了標注:

賢不足以服不肖一句:出自《慎子》

②象牙筷定律一段:出自馮夢龍

③言為士則,行為世範:出自《世說新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