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最開始以為商俞泛不過是一時興起,過不了一兩個月就會回來了,但是沒想到的是,商俞泛這一去便去了八年。
這八年的時間,讓整個京城風雲都變了幾番。
剛開始小皇帝走後,正如卿舟所想,攝政王和丞相的鬥爭瞬間便擺到了明麵上,攝政王擔了“攝政”一詞,每日早上上朝他基本已經取代了皇帝的位置。
就差穿上龍袍坐上龍椅自己稱帝了。
這種現象給造成了丞相派莫大的壓迫感,兩方的鬥爭也越發的水深火熱。
甚至最後已經延伸到了兩個派係的臣子,見麵之後分道而行,絕不與對方同行的程度。
在這種氣氛下,不管是丞相還是攝政王,都下意識的忽略掉了那個遠在江南的傀儡皇帝。
直到過去良久,他們才逐漸品出來一點不對勁。
這小皇帝,一去不回來了?
要是真的不回來了還好說,商瑾覺得自己可以立刻抖抖衣袍準備上位,但是偏生氣人的是,小皇帝每個月還會派人來寄回來一封信,表示自己在江南一切都好。
這讓商瑾和丞相都覺得一口氣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難受。
兩人開始埋怨自己最先前的選擇——搞什麼傀儡皇帝?弄什麼虛偽的寬厚仁慈?
直接把那小孩殺了上位不香嗎!
但是現在出手也不遲。
意識到自己可能被一個五六歲的孩童戲耍了的丞相和攝政王,立刻做出了行動。
卿舟與小皇帝在江南行宮的前兩年,基本都是平安無事的,到了第三年,就已經開始有少數人來刺殺他們了。
卿舟將這些人全當小皇帝的練手,一邊教他格鬥術,一邊讓他親自上手體驗。
在這樣的狀態下,小皇帝的武功突飛猛進,身高也越發拔高了些。
等到在行宮的第七年的時候,商俞泛的個頭已經一舉超過了卿舟,也不再每天跟在她身後叫姐姐了。
不過除此之外的一些性格倒是和小時候無異。
-
江南的這邊的行宮坐落在一座山下,風景很好,因為地勢原因,這裡堪稱是冬暖夏涼,十分宜居。
不過相對來說,這裡地處偏遠,離京城路途長,經濟方麵就不是很發達了,隻不過卿舟和商俞泛在這邊呆了幾年,也發掘出了一些獨屬於這邊的經濟閃光點,就差回京之後直接實施了。
行宮是墨朝時期建造的,華貴奢侈,十分有皇宮的氣派。
卿舟住的地方是原主母妃曾經來到這裡住的院落,名字叫做煙雨居。
地如其名,煙雨繚繞美不勝收。
卿舟通常喜歡坐在長亭邊上,拿著書慢吞吞的一邊曬太陽一邊看書。
這日她同樣如此,旁邊有屬下在朝她報告著底下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她居然在這江南找到了墨朝原來剩下的人馬,當時墨朝滅朝的時候,這批人正好被遠派江南,也因此因禍得福,留下一命。
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聊勝於無,發展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為首的,也便是現在在卿舟麵前向她報告的人,名字叫做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