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這麼神來一筆,叫皇上連傷心都顧不得了。
本來麼,兒子雖然沒了,但又沒死,這傷心的程度本就不深,遠沒有太後說的這麼一句話給他來的震撼大。但是回頭仔細一想,顧準也的確是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尋常人家這麼大的長子,說不定連小孩兒都有了。獨他一個沒有父母照看,更無媒人上門說和,到現在都還是孤家寡人呢。
該定下一門親事了。
聽說顧家還有一對雙胞胎兄妹倆,等顧準成親之後,家裡有了女主人,那兄妹倆也有了長嫂。長兄如父,長嫂蘇母,往後孩子大了也不會因為沒有母親教養被人取笑拿捏。這般一思量,皇上又覺得此事迫在眉睫,竟一刻也耽誤不得了。
“還是母後想的細致!自打上回那位北元小公主語出驚人,將朕給嚇到了,朕便沒有再想著給允之賜婚。如今看來,也的確是難為他了,到現在都還沒個未婚妻,也沒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倒是怪可憐的。”
太後心裡一喜,這事兒皇帝既然同意了,那就好辦了:“哀家這兒有一個極好的姑娘。”
皇上一聽也來了精神:“是哪個?”
太後神神秘密地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瞧見太後那一臉得意的模樣,皇上忽然福至心靈,恍然頓悟過來:“母後說的該不會是明嘉吧?”
“正是!”太後拍了一下掌:“皇帝你也覺得他們倆極合適,對不對?哀家老早之前就已經有了這個念頭了,隻是當時你說不著急給他賜婚,哀家便沒有再提。可是眼瞧著那事兒已經過去了那麼久,再拖下去,豈不是耽誤了兩個孩子的前程?”
太後話落,皇上便細細地思索了起來。
不一會兒,眉間便浮現出淡淡的糾結。
太後一看便沒了笑意,嘴角拉了下去,質問道:“皇帝這意思是覺得此事不可了?”
皇上笑了笑,道:“也不是不可,隻是從未想過將這兩人湊在一塊兒。您也知道,明嘉的性子……有些獨。”
“好啊。”太後拍案而起,“你這是嫌棄哀家養的孫女兒了?令儀才貌雙全,知書達理,京城裡頭的女兒家有誰能比得過她?便是跟太子妃比,那也是伯仲之間。哀家這樣好的孫女兒白白送給那位顧大人做媳婦兒,他還有什麼好挑剔的?還有皇帝你,令儀可是你的親侄女,你不幫著她也就算了,怎麼還挑剔上了,你這麼說怎麼對得住她?”
“是朕錯了,是朕的錯。”皇上聽到了這些,便一個頭兩個大。
太後對幾個孫子倒是一視同仁,唯獨對沈令儀格外偏疼。不得不說,這從小養到大的就是不一樣,處處維護不算,還看中了允之做孫女婿。
唉……
怎麼偏偏就是允之呢。
皇上隻敢在心裡歎了兩口氣,轉頭回複太後道:“朕哪裡是挑剔呢?隻是賜婚這種事需得小心謹慎,若兩個人都有意,才不至於湊成一對怨偶。想必母後也不會盼著明嘉往後夫妻分心,貌合神離吧?”
“呸呸呸,這都說的什麼晦氣話?”
“隻是醜話說在前頭吧。您若是想賜婚,朕這會兒便能下旨,隻是這兩個孩子願不願意,那朕就不敢打包票了。”
太後聽來果然遲疑了。
皇上趁機又說:“不如這樣,您回去之後也好生打聽一番明嘉究竟是怎麼想的?朕明兒再招允之進宮問一問。若他們倆都沒什麼意見,這事兒變就這麼定了,母後覺得如何?”
太後自然是不能說什麼不好的。她也沒等明天,回去之後就把沈令儀從太醫院給叫回來了。
沈令儀這些日子因為寧三娘的事一直鬱鬱寡歡,整日將自己關在太醫院裡頭翻書曬藥,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
得知太後找她,沈令儀因為又是那些老生常談的話,讓她不必憂傷。可人都已經沒了,那麼鮮活的一條命就這般從這世間消失,她如何能不傷心?
可到了那兒之後她才發現,太後說的竟是她的親事!
沈令儀一下子懵了:“您要給我說親?”
太後:“……”
嘴皮子都說乾了,愣是沒見她有什麼反應。好不容易喝了一口茶,就聽她這麼問,太後差點沒被她給氣死:“原來哀家方才說了那麼多合著都是白說的,你竟然到現在才轉過來彎?”
沈令儀並沒有什麼羞怯的表情,這是冷靜地回了一句:“近來實在是有些想念三娘,反應都著實慢了幾拍。”
太後便不再多言了,她知道她們小姐妹關係好,也知道孫女兒是實打實地替那一位傷心。可她也不能告訴令儀,那二皇子妃還好生生地活在世上,如此,也就隻能由著孫女自個傷心去了。
太後還得假意安慰:“人死不能複生,您何必太過執念呢?人總還是要往前看的,難不成因為她婚後不順你便連成親都不想成了?”
“倒也沒有那麼嚴重,隻是稍稍有些物傷其類罷了。”
太後握緊了沈令儀的手:“雖然這些話說的有些過分,但你與她確實是不同的。她最大的不幸是沒有娘家支撐,即便嫁了人之後也如浮萍一般,生不了根。可是你不一樣,你背後可站著皇祖母呢。憑他是王孫公子,還是朝中新貴,有皇祖母給你撐腰,誰敢對你不敬?況且,皇祖母這回給你挑的夫婿可是人中龍鳳,打著燈籠都難尋。也就是你皇祖母記著你,再給你搶來了這麼一個好夫婿。換了彆加,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這麼說來,沈令儀也升起了幾分好奇心,細問:“不知皇祖母說的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