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2 / 2)

梁敬嘉怕他們出事,並未離開,打算護送他們回洛京。

霍謹博隻看了一眼,就知道這人便是國公府找來的援兵,看對方身後那些裝備精良,頗有氣勢的士兵,猜測這是位有實權在手的武將。

洛京城有這等氣勢和裝備的也就兩類人,永康帝的禁衛營,以及九門提督下轄的步軍營。

國公府不可能請得動永康帝的禁衛營,這人的身份就很明顯了。

這是步軍營的人!

而且能帶五百人來,這人最低也得是個遊擊,不過看對方的氣勢和亮閃閃的盔甲,參將的可能性更大些,而且參將的身份顯然更有資格和成晟然來往。

......

沈夢柔一看到成晗菱那蒼白的小臉,頓時心疼得不行,忙握住她的手關心道:“小妹的臉色怎麼這麼難看,是不是受寒了?”

成晗菱搖搖頭,虛弱道:“隻是渾身無力,休息休息就好了。”

“身體的事可馬虎不得,”沈夢柔感受到她冰涼的手,一邊趕緊讓人把大氅送過來,一邊蹙眉道:“怎麼沒穿大氅?”

霍謹博主動出來請罪,“小的怕那些歹人會以郡主為目標,這才鬥膽讓郡主穿了丫鬟的衣服掩人耳目。”

聽到這話,沈夢柔臉色緩和下來,她自是不會對這位剛剛幫了大忙的功臣發脾氣,“你也是一片好心。”

成晗菱也在一旁點頭,“這次真是多虧了金帛。”

金帛?

沈夢柔還是第一次聽成晗菱這麼叫,輕點她的額頭,笑道:“人家好好的名字讓你改得那麼俗氣。”

“俗氣?我覺得挺有趣的啊,”成晗菱嘴硬不承認,“他原來的名字太嚴肅,不好聽。”

“那你要不要也改個有趣的名字?”沈夢柔打趣她。

成晗菱眼睛一亮,“可以嗎?”

“不可以!”

這時成晟然走過來,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成晗菱撇撇嘴,對此並不意外,她這個名字是娘親取的,大哥能同意她改名才怪呢,她也隻是說說而已。

梁敬嘉也跟著走過來,打趣道:“多日不見,郡主這精神看著可不大好啊。”

梁敬嘉和成國公府關係不錯,和成晗菱也不陌生,畢竟每次成晗菱在洛京城耀武揚威,都是梁敬嘉派人去幫忙搖旗呐喊,兩人也算是合作多時了。

成晗菱翻個白眼,“我這是因為落水,要不梁參將也去河水裡遊一圈試試?”

危機過去,成晗菱又成了那個氣焰囂張,誰都得寵著哄著的樂怡郡主。

因為擔心成晗菱的身體,成晟然留下成晟旻繼續在這裡處理後續的事情,其他人都坐上馬車在步軍營的護衛下回洛京。

成晗菱上車前看了眼霍謹博,注意到他的臉色也不好,道:“給金帛準備一輛馬車。”

“是,郡主,”若雲轉身去安排。

如今剩下的馬車還有不少,可以騰出來一輛給霍謹博。

霍謹博確實感覺到身體不適,他方才一直緊繃心神還沒有什麼感覺,如今一放鬆隻覺得頭暈眼花,後背發冷,他估摸著應該是著涼了。

這個時代對風寒總是異常畏懼,霍謹博並不打算說出來,今晚先捂著被子睡一覺,若是還沒有好轉再看大夫也不遲。

對於成晗菱的安排,他沒有拒絕,能坐馬車誰還願意走路,他又不傻。

接下來的路程很順利,再加上沒有之前那麼多馬車拖累,一柱香後,霍謹博一行人便回到了成國公府。

梁敬嘉知道眾人精神疲憊,需要好好休息,便拒絕了成晟然的邀請,和他約定改日一起喝酒,就帶人離開。

霍謹博這些隨著車隊一起回來的下人們,成晟然給他們放了三天假,讓他們可以好好休息,養好精神再去當差。

畢竟這裡麵有很多人都落水了。

清芷苑

霍謹博和趙林等人隨著成晗菱回了清芷苑,恭送成晗菱離開後,霍謹博回了房間。

劉新三人因為一直待在清芷苑,消息並不靈通,絲毫不知道霍謹博經曆了什麼,看到他回來,特彆興奮地問他萬年寺是什麼樣子,有沒有有趣的事情發生之類的。

霍謹博強撐著身體回答了幾個問題,道:“你們的問題太多了,我現在回答不過來,有什麼事等我睡醒再說。”

劉新三人忙點頭,知道走這麼長路肯定很辛苦,也就不再纏著他。

霍謹博脫掉外麵的衣服,都顧不得洗漱,便把自己裹在被子裡沉沉地睡去。

此時,和他一樣動作的還有其他從萬年寺回來的人。

成晗菱因為臉色太蒼白,把柳嬤嬤嚇了一大跳,讓她趕緊躺床榻上,同時派人去請府醫。

“郡主,可知道那幫歹人是何人?”

因為成晗芙落水昏迷被提前送回府,柳嬤嬤早就知道成晗菱他們遇險的事,在他們沒回來前,這心裡一直七上八下,擔心得不行。

現在看到成晗菱這個樣子,頓時是又心疼又憤怒,對那幫黑衣人真是恨到了極點。

屋裡燒著暖爐,成晗菱冰冷的身體終於開始漸漸回暖,她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裹在錦被中,道:“我不知道,不過大哥他們應該知道。”

“世子是個有本事的,肯定能抓到那些人給郡主出氣。”

成晗菱搖搖頭,神色認真道:“不是為我出氣,是為府裡那些因他們而死的人報仇。”

成晗菱得知有不少人溺水身亡後,便知道這件事決不能就這麼結束,他們必須血債血償。

柳嬤嬤點點頭,“郡主說得是。”

看著成晗菱繃著的小臉,柳嬤嬤不禁在心裡感慨,郡主經此一遭,看起來成長不少。

這時,府醫走進來,替成晗菱把脈道:“郡主這是受了寒氣,寒氣對女子的身體危害頗大,接下來一個月郡主需服用藥羹,精心調養身子,如此方能痊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