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永康帝惱怒大臣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時,在朝堂上從未說過一句話的四皇子出列道∶父皇,兒臣有本奏。
永康帝頓時來了興趣,他很想知道自己這個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傻兒子能說些什麼。
說來聽聽。
二皇子絕望地低著頭,直覺告訴他這不會是一個驚喜。
四皇子看了眼大皇子,從懷中取出那封書信,擲地有聲道∶兒臣彈劾大哥不顧人倫綱常,強行霸占有夫之婦,和安平侯合謀害死人家相公,大哥身為皇子本應愛民如子,卻做下殘害百姓之事,此事若傳出去難免讓百姓心寒,請父皇嚴懲。
說完,四皇子得意洋洋地看了看已經臉色大變的大皇子。
他昨日苦思冥想了許久才想出這幾句話,為的就是徹底壓得大皇子翻不了身。
誰會願意讓一個肆意霸占有夫之婦的皇子當皇帝?
若是真讓大皇子登基,百姓恐怕會人人自危,永康帝英明神武,絕不會允許讓此等動搖衛國根基的事情發生。
文武百官都是聰明人,四皇子話音一落,他們便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一時間滿朝嘩然!
高應小跑著下來接過四皇子手中的書信,將其交給永康帝。
安平侯心裡很是忐忑,他實在沒想到這封信會落到四皇子手裡,哪怕落到
子手裡物.不至乾議文
麼被動。
永康帝眯著眼睛一點點看完書信,問道∶這信中並未提及老大霸占有夫之婦一事,老四你是如何知道?
回父皇,兒臣派人調查了劉亮,他在三日前被刑部以莫須有的罪名押入大牢,次日便自儘在牢中,另外兒臣還打聽到劉亮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娘子在他被押入大牢的當日失蹤,此事定和大哥有很大關係,若是父皇不信,大可派人搜查大哥的府邸以及各個莊子彆院,必定會有發現。
今日簡直是四皇子的高光時刻,眾大臣第一次發現原來四皇子也能說出這麼有條理的話。
緊接著,眾大臣心裡不約而同浮現一個想法。
一定是二皇子教的,二皇子不想破壞自己寬厚仁愛的形象,便讓四皇子出麵,還真是高明啊。
顯然沒人相信這話會是四皇子自己所想。
二皇子此時心裡滿是絕望,他徹底被四皇子架在火上烤下不來了。
永康帝看向大皇子問道∶老大,你四弟說得可是事實?
本來變了臉色的大皇子此時已經恢複平靜,苦澀道∶兒臣自知脾氣不好,弟弟們都不喜歡兒臣,可兒臣自幼得父皇教導,豈會做出殘害百姓之事,請父皇明鑒。
大皇子話音剛落,安平侯隨之出列道∶皇上,四皇子所言實乃汙蔑,大皇子讓微臣處理劉亮,是因為那人性情暴虐,總是毆打他娘子劉陳氏,大皇子素來憐香惜玉,這才讓微臣稍稍懲治劉亮一番,但絕無殺劉亮之心,至於霸占劉陳氏更是子虛烏有,那劉陳氏早就受不了劉亮的毆打,在劉亮入獄那一日便帶著劉家的全部家當跑了,此事平安巷之人都很清楚。
微臣不知四皇子為何一口咬定大皇子霸占了劉陳氏,但凡事都要有證據,微臣鬥膽問四皇子句,證據在哪?
安平侯畢竟是刑部侍郎,他最清楚斷案審案那一套,他也很清楚四皇子手裡不可能有其他證據。
四皇子氣得臉色漲紅∶狡辯,你們這是狡辯,父皇莫要相信他們的鬼話。
安平侯再一次質問道∶敢問殿下,您指證大皇子霸占良家婦女的證據何在?
隻要找到劉陳氏自然就有了證據。
那劉陳氏何在?
她被你們藏起來,我哪裡知道!
二皇子絕望地閉上眼睛,安平侯鬆了口氣。
永康帝看著被耍得團團轉的四皇子歎了口氣,他為什麼會有這麼蠢的兒子,可這畢竟是親兒子,永康帝不忍四皇子麵上太難看。
永康帝看著麵帶委屈的大皇子,目光閃了閃,道∶既然你們兩邊各執一詞,那就查吧。
敢問皇上,由誰查?
肯定不能讓刑部查,畢竟這事就是發生在刑部。
莫非讓大理寺和都察院兩司會審?
永康帝緩緩開口道∶從今日起,封鎖內城各城門七日,這七日內所有人許進不許出,幾個皇子留在宮中不得回府,命步軍營都司成晟旻調查劉亮自殺一案以及劉陳氏失蹤一事,七日後朕要知道結果。
眾大臣都驚了。
此事涉及到兩位皇子,竟然隻讓一個小小的正五品都司去調查?哪怕信不過大理寺和都察院,也可以交給宗人府調查啊。
眾大臣很不理解。
全程一言不發的成晟然也愣了,他沒想到這件事最後會落到成晟旻頭上。
大皇子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他當了永康帝三十年的兒子,對他還算有些了解,永康帝這是打算動真格,他是真想查出這件事的真相。
為什麼呢?
隻是兩個賤民而已,為什麼要為了他們大動乾戈。
大皇子心中不滿,可麵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
安平侯臉色也變得不對勁,他敢出來據理力爭,除了確定四皇子手中沒有證據,還因為他覺得永康帝不會讓皇室出現強搶民女的醜聞,可永康帝如此行為卻表明他是真的想查清楚這件事。
這又是為什麼?
最後,所有大臣都是滿心疑惑離開了大殿。
勤政殿
高應扶著顫顫巍巍的永康帝坐在榻上,擔憂道∶皇上,要保重龍體啊。
永康帝怒聲道∶在位三十年來,朕自認仰不愧乾先帝,俯不愧對黎民百姓,可上天對朕何其不公,朕寄予厚望的老大讓朕失望至此,朕不止一次教導他要愛民如子,他卻忘得一乾二淨。
永康帝為什麼要下令嚴查,就是因為此事觸犯了他的禁忌,百姓無辜而死比損失一個官員更讓他憤怒。
至於皇室醜聞?
他不在乎!
他的功績,衛國皇室的功績,不是一樁醜聞就可以抹殺的。
他要讓世人知道,衛國皇室從來都是以百姓為根本,幾十年來都不曾違背這個自先帝起兵平定天下時就許下的承諾。
咳咳,永康帝咳嗽不止,怒火模糊了他的神智,隻有這樣,等朕到了地下才可以挺直腰板去見父皇,哪怕朕弑兄奪位,但朕無愧於衛國,無愧於百姓,朕用一生來證明朕更適合當這個皇帝。
高應臉色大變,撲通跪在地上。
這段往事一直是個禁忌,從沒人敢提起此事,哪怕史書上不會隱瞞那段曆史,可永康朝的官員卻仿佛失憶了一般,所有人都選擇性遺忘。
文武百官都將這件事當成不可說的禁忌。
隻有百姓沒當回事,他們隻在乎坐在龍椅上的那位能不能讓他們吃飽飯,隻要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就認可這個皇上,至於得位正不正不關他們的事。
反正不是這個當皇帝也會有下一位,而且還不一定比這個做得好。
高應心裡一陣悲涼,這是永康帝內心深處解不開的結,他此刻說出來不是他釋然了,是他變得愈發糊塗了。
:::
成國公府,雲夢小築
成晟然一回府就讓成晟旻來見他。
書房中,霍謹博和成晟旻坐在成晟然對麵,聽到成晟然的消息都驚了。
皇上竟然讓我調查,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成晟旻愁眉苦臉,他是武將不是文臣,更不擅長斷案。
霍謹博精測道;此事牽扯到大皇子和二皇子,皇上可能是擔心其他官員會和兩個皇子有關聯,這才把事情交給少爺。
看來是成晟旻之前敢於直言犯上的行為讓他成了永康帝現下最信任的人。
成晟然頷首∶我也是這般猜測。
晟旻,皇上既然信任你,你就把事情辦好,而且必須在七日內查清楚事情原委。
成晟旻立刻扭頭看向霍謹博∶謹博,有把握嗎?
成晟然瞪他一眼∶你不能總依賴謹博,若是謹博今後不在你身邊,你莫不是就成了廢物?
聽到這話,成晟旻驚訝道∶謹博為什麼會不在?
霍謹博心裡一動,若有所思。
成晟然懶得和他多說∶你跟著謹博多學學,多學些東西總沒有壞處。
好吧。
成晟旻蔫蔫地點頭。
等成晟然說完,霍謹博道∶世子,皇上這般不信任其他大臣,恐怕是下定決心想要嚴查此事。
成晟然點頭∶當今皇上愛民如子,這些年來隻要事關百姓,皇上都極為重視,大皇子這事在彆人看來不算什麼大事,可在皇上眼裡這件事很重要,因為一個女子就殺害一條無辜的人命,這是皇上最不能容忍的。
成晟然畢竟在永康帝身邊待了三年,最是了解他的性格,其他大臣可能還會以為永康帝是為了朝廷穩定才會表現得那麼仁愛。
可成晟然知道,永康帝是真正的明君,極為信奉民貴君輕的思想。
如此一來,大皇子怕是與皇位無緣了,而沒了希望的大皇子會不會變得歇斯底裡?他會不會報複二皇子一係?
會!
成晟然給出肯定答案。
霍謹博皺眉∶世子,我們不能再等下去,六皇子該回京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拚個你死我活,六皇子黨就會坐收漁翁之利,若是再不讓六皇子回來,等六皇子一係的人全都認同九皇子,那時候就晚了。
成晟然頷首∶我會儘快找機會和皇上說此事。
成晟然顯然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本來三位皇子是旗鼓相當,處於準都贏不了誰準的局麵,結果四
皇子一道雷劈下來,徹底打亂了局麵。
成晟然揉揉額頭∶四皇子真是,愚不可及!
霍謹博笑了,他聽說過四皇子,這是個沒什麼腦子的人,稍稍被人一激就會上當,坑過二皇子不少次。
顯然,這次二皇子又被坑了,而且是坑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