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1 / 2)

永康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萬壽節

今天本該是喜慶熱鬨的日子,就和往常一樣熱鬨,眾多皇子公主,文武百官都會齊聚宮內為永康帝祝壽。

但這一切都終止於一場地龍翻身。

正午時分,京城周邊發生地龍翻身,等震動結束,京城有眾多舊房倒塌,便是宮內也有大殿倒塌。

所幸震感不算太強烈,百姓們有時間跑出房屋,隻有一部分人因為來不及跑被柱子或者家具壓住,需要等人救助,但並無性命之憂。

而這些人中便有倒黴的二皇子。

地龍翻身發生時,二皇子正在吏部的案牘房查看公文,等震感傳來,放置公文的木架瞬間倒下,正好砸中二皇子的左腿,二皇子根本就沒來得及跑。

與他一同被壓在下麵的還有負責案牘房的小吏。

幸虧六部的房屋都曾修繕過,雖震動得厲害,但房屋並無倒塌,等震動結束,吏部眾人立刻進去查看,便看到被木架砸暈的二皇子。

護衛連忙合力抬起木架,背著二皇子就往皇宮跑。

其他人看到二皇子左腿的血跡,心裡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情況看上去並不是太樂觀啊。

此時,遠在城外莊子的霍謹博,等地震結束,他便扶著成晗菱站起身,扭頭看看眾人,見無一人出事,徹底鬆了口氣。

方才地震時,馬被驚動,若非護衛反應快牽製住馬,難保不會發生馬踏事件。

雖有意外發生,但好在結果是好的。

也不知地震是不是徹底結束,霍謹博決定在莊子待半個時辰再回京。

成晗菱後怕道:“怎麼會發生地龍翻身?”

這中事她隻在書中見到,從未親身經曆,據說每一次地龍翻身,都會死很多人,這是上天給人間降下的災難,以懲戒人類犯下的罪孽。

韓迎蝶道:“地龍翻身從來都是突如其來,我們今日也算是福大命大了。”

霍謹博扶著成晗菱道:“我們先進莊子坐會兒,過一會再回京。”

說罷,幾人便走進莊子。

這會兒也沒什麼茶喝,方才的地龍翻身將所有東西都震到了地上,如今地上已是一片狼藉。

剛發生地震,幾人都不敢貿然進屋,就在院外坐了一會兒,幾人都有些心緒不寧,竟是忽略了周圍的寒冷。

等霍謹博回神,才發現成晗菱的手冰涼,連忙握住她的手,道:“冷不冷?”

成晗菱搖頭,她在憂心成國公府的情況。

“看樣子地龍翻身應該是結束了,我們回京。”

看出成晗菱的心不在焉,霍謹博開口道。

......

等他們回到京城,已經是一個多時辰後,此時距離地龍翻身已經過去兩個時辰。

朝廷已經派出官吏衙役救助周邊的百姓,同時安頓房子倒塌無處可住的百姓,如今正值寒冬,若是不好好處理,可能會出現凍死人的情況。

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朝廷上下都開始忙起來。

霍謹博將成晗菱送回國公府後,便直奔皇宮,他一進宮便得知二皇子被砸傷,至今還昏迷不醒的消息。

二皇子暫且被安置在賢妃的永寧宮偏殿,永康帝及其他幾位皇子都在那裡。

霍謹博自然也得趕過去。

等霍謹博趕到,發現氣氛很明顯不對勁,賢妃和二皇子妃已經哭成淚人,永康帝目光凝重,四皇子正在大發雷霆,“廢物,通通都是廢物,連二哥的腿都治不好,要你們何用!”

聽到這話,霍謹博便知道哪怕多了他這個異數,二皇子的腿依舊是廢了。

霍謹博走進去,輕聲給永康帝見禮。

永康帝先是將他上下打量一遍,見他無事才道:“你去哪裡了?”

“兒臣本想帶郡主去莊子上看梅林,結果剛到莊子便發生了意外。”

永康帝頷首:“無事就好。”

霍謹博看向昏迷的二皇子,擔憂道:“二哥這是?”

永康帝歎口氣,道:“性命無憂,隻是他的左腿傷得太重,哪怕太醫儘力醫治,恐怕也得落下腿疾。”

腿疾,隻是文明的說法,直白點就是會變成瘸子。

那麼重的木架直愣愣地砸下來,能把二皇子砸得硬生生疼暈過去,便可知這有多重。

霍謹博麵露愕然,頓時止住了話頭。

殿內無人說話,隻有賢妃和二皇子妃的哭泣聲,這殿內最傷心的便是兩人了,這兩人的未來都在二皇子身上,本來前途一片光明,一場天災,打破了她們所有的美好幻想。

半個時辰後,二皇子才幽幽醒轉,一醒過來便看到麵前已經哭成淚人的賢妃和二皇子妃,幾乎第一時間他就意識到不對勁。

但他還是率先給永康帝見禮。

永康帝溫聲道:“醒來就好。”

二皇子這才出聲問道:“兒臣這是怎麼了?”

還不等永康帝安慰他,四皇子便道:“二哥,他們都說你的腿治不好了,我不相信,定是這些人醫術太差,我一定能找到神醫治好你。”

永康帝怒吼:“閉嘴!”

混賬東西,真是光長個兒不長腦子,一點也不會說話。

腿治不好了!

二皇子整個人僵住了。

永康帝安慰道:“老二彆擔心,一切還沒下定論,你先好好養傷,彆想太多。”

二皇子機械回應道:“兒臣聽父皇的。”

他現在有些魂不守舍,腦子亂亂的。

誰都知道二皇子現在需要安靜,永康帝道:“都散了吧,讓老二好好休息。”

說罷,霍謹博等幾位皇子就陪永康帝離開了。

隻剩下賢妃,四皇子以及二皇子妃。

賢妃握著二皇子的手,道:“皇兒,母妃一定治好你,決不讓那些幸災樂禍的人得逞。”

四皇子在一旁重重點頭:“二哥,我一定替你找到神醫。”

二皇子心裡驟然升起一股煩躁,道:“母妃,四弟,你們先回去吧。”

賢妃聽言不樂意,她還想留下照顧二皇子呢。

二皇子妃接話道:“母妃,兒媳會照顧好王爺,您到現在還沒用膳呢,王爺定不希望您不顧念自己的身子。”

賢妃這才作罷,和四皇子一同離開。

等其他人都離開,二皇子妃坐在二皇子身邊,替他擦拭額頭上的汗。

二皇子低聲道:“幼芷,我的腿是不是真的沒治了?”

二皇子妃手下一頓,勉強笑道:“有的治,怎麼會沒得治,王爺好好配合太醫,定能治好。”

二皇子目光瞬間變得黯淡。

兩人夫妻多年,他豈能看不出二皇子妃的言不由衷。

二皇子閉上眼睛,垂在身體兩側的雙拳握緊,眼角隱隱變得濕潤。

從懂事起便開始爭那個位置,他不是接受不了失敗,他也知道自己性子並不得永康帝喜歡,可他接受不了這麼荒唐的失敗。

一場地龍翻身,斷送了他的未來。

他不甘心啊!

二皇子妃心疼地握住他的拳頭,默默地陪著他。

......

昨日發生地龍翻身,再加上二皇子受傷,永康帝已經無心舉行萬壽宴,直接宣布萬壽宴取消,讓朝廷眾官員好好安排百姓的救護工作。

萬壽宴雖然取消了,但二皇子可能落下腿疾的消息,還是傳遍朝野內外。

僅僅一日功夫,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人覺得可惜。

二皇子的賢名毋庸置疑,這是位品性和能力都極佳的皇子,朝中認同他的人不在少數,哪怕沒有公開站隊,心裡偏向二皇子的人也不少。

可這一切,從今日開始變了。

除非永康帝實在無人可選,要不然皇位絕對輪不到二皇子身上。

皇帝,乃是衛國的統治者,也是衛國的臉麵,今後要和不同國家的使節打交道,相貌不端或者身體有疾,都有可能被人嘲笑。

二皇子的腿治不好,其他皇子就輕鬆很多。

九皇子並不把六皇子放在眼裡,他已經決定全心對付霍謹博。

至於六皇子,不管二皇子出沒出事,他的目標永遠都是九皇子。

九皇子越得永康帝看重,六皇子對他的恨就多一份,眼看著九皇子把他甩得越來越遠,六皇子心裡陰鷙更甚,隱隱有不惜代價也要把九皇子拉下來的心思。

“王爺,柳公子求見。”

就在六皇子想著怎麼和九皇子兩敗俱傷時,下人進來稟報。

六皇子聽言,瞬間恢複理智,忙道:“快請。”

他差點忘了,他還有柳公釗。

他還沒輸。

柳公釗走進來就要給六皇子見禮,六皇子忙製止他,道:“公釗身子骨弱,你我之間不必多禮。”

被九皇子壓得狠了,六皇子也學會了禮賢下士,越來越聽得進去意見。

柳公釗,就是他現在最重視的心腹幕僚。

讓柳公釗坐下,六皇子道:“公釗今日來找本王有何事?”

柳公釗道:“王爺可知外麵的傳聞?”

“什麼傳聞?”

他還真不知道。

柳公釗道:“如今京城街頭巷尾都在傳上天降下這次天災皆因皇上罪孽深重,百姓皆是被皇上連累。”

“胡說八道!”六皇子怒道:“這和父皇有何關係,一群愚昧無知的刁民。”

柳公釗饒有深意道:“六皇子莫非忘了皇上的皇位如何得來?”

六皇子瞬間啞然。

哪怕當初封鎖消息,可還是有些人知道當年的事,六皇子也是偶然得知此事。

“坊間都在傳聞正是因為皇上弑兄奪位,惹怒了上天,才有了這場災難,如今民間對皇上已經是怨聲載道。”

百姓們就是這樣,好的時候他們會感念恩情,可壞的時候他們便把恩情忘得一乾二淨,隻記得錯處。

永康帝弑兄奪位之事,本隻是小部分人知道,如今一來,算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地龍翻身恰好發生在萬壽節,這才是傳聞能傳得飛快,且得到百姓認可的原因。

百姓們都覺得天災在萬壽節降臨,就是明擺著上天對永康帝不滿。

六皇子不屑道:“不過是尋常的地龍翻身,竟然也能怪到父皇身上,本王看他們就是欠收拾。”

柳公釗見六皇子並未明白他的意思,隻得挑明道:“王爺,這對您而言其實是個機會。”

“什麼機會?”

“皇上如今想必被謠言弄得龍顏大怒,您若是能幫皇上解決這一困擾,皇上必定對您另眼相待。”

六皇子眼睛一亮:“公釗可有方法教本王?”

柳公釗道:“百姓愚昧,很容易被人誤導,但想要百姓改變想法也很容易,隻需要降下一場祥瑞便是。”

天災是上天降下的災難,證明上天對人間不滿,那祥瑞便是上天的獎勵,代表上天對人間的認同。

六皇子瞬間就明白了柳公釗的意思,笑道:“還是公釗聰明,本王這就安排人去督辦此事。”

“王爺不必著急,此事傳聞剛剛開始,王爺大可等傳聞最激烈的時候再出麵。”

“本王明白。”

昭睿郡王府

霍謹博同樣得知了傳聞的事。

“王爺,對方很謹慎,且做足了準備,對皇上不利的傳聞僅一夜功夫便傳開,任大人說他需要時間調查幕後之人。”

霍謹博頷首:“讓他儘快查清楚,此事鬨得太大對朝廷不利。”

霍謹博實在沒想到永康帝還有弑兄奪位的往事,又正好趕上萬壽節發生地龍翻身,也難怪百姓的情緒這麼容易被調動起來。

猴子稟報道:“王爺,方才柳公釗去了昭德郡王府,恐怕也和京城的傳聞有關。”

霍謹博猜測道:“柳公釗估計是想到了處理傳聞的方法,去給六哥支招了。”

“那小人讓人詳細打聽一番?”

霍謹博擺手:“不必了,當務之急是找出散布謠言的幕後之人。”

永康帝弑兄奪位的事,知道的人並不多,如今突然被爆出來,對方選的時機非常好,霍謹博懷疑這背後有他不知道的勢力存在。

幸虧霍謹博一直讓人注意著民間輿論,還算有跡可循,隻是需要時間。

就在霍謹博和六皇子都在行動時,民間的傳聞愈演愈烈,幾日過去,已經演變成要讓永康帝下罪己詔的地步,民情激憤,皇宮門前已經有百姓聚集。

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但凡出現一例因為請願而凍死的百姓,事情就會失控,朝廷不得不重視這件事。

勤政殿

永康帝麵無表情,問道:“幾位愛卿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

兵部尚書邱智喻道:“百姓們敢這般行事,無非是仗著皇上仁慈,等微臣派人將幾個領頭的抓起來,他們自是不敢再猖狂。”

“然後呢?”

邱智喻道:“然後事情不就解決了。”

“荒謬,”右相秦守洪道:“邱尚書此舉隻是在堵百姓的嘴,你能堵住他們的嘴,還能堵住他們的心不成?此舉治標不治本。”

“那秦相覺得如何?”

秦守洪道:“如百姓所願。”

百姓的請求是什麼?

讓永康帝下罪己詔!

柳修嚴瞪眼道:“你瘋了!下罪己詔豈不就是承認自己錯了?”

秦守洪道:“皇上隻是不忍百姓受苦,甘願放棄個人榮辱換得天下安穩,這才下罪己詔,此乃心係蒼生之舉,皇上並沒有錯。”

秦守洪的意思很明顯。

罪己詔可以下,但內容由他們決定。

永康帝是天下共主,如今他的子民受難,他感同身受之下才下罪己詔,而非承認是因他之過害百姓受難。

這個因果關係很重要,永康帝不可能承認百姓因他受難。

柳修嚴冷笑道:“秦相未免想得太好了,百姓愚昧無知,他們那裡會管你罪己詔寫得什麼,他們隻知道皇上下了罪己詔便代表皇上認錯了。”

秦守洪沉默一瞬,道:“如今群情激憤,在京城周邊還有眾多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心中的怨氣需要發泄,若是朝廷置之不理,萬一激起民變怎麼辦?”

“京城有數萬步軍營和巡捕營將士,本相倒要看看哪個敢亂來!”

“武力鎮壓不可取!”

“朝廷已經在派人安置百姓,皇上一直在督促此事,如此愛民之心還不夠嗎,皇上沒錯,為何要受刁民逼迫?”

柳修嚴和秦守洪各有各的道理,誰都說服不了誰。

這時,禮部尚書江時昆出聲道:“皇上,微臣讚同秦相所言。”

“百姓都是健忘的,他們如今隻是需要朝廷給他們一個交代,隻要朝廷滿足他們,百姓就不會再鬨,等此事過去,百姓們也不會揪著此事不放,皇上愛民如子,此事有目共睹,百姓屆時隻會感念皇上的恩情。”

秦守洪和江時昆都傾向息事寧人,隻是下罪己詔而已,這並不會影響朝廷的統治,但若是任由百姓的怨氣加重,那才是大麻煩。

對於大臣來說,罪己詔不過是一封特殊的詔書,可對於永康帝,一旦下了罪己詔,那便是他一生的汙點,他不甘心背上這樣的汙點。

柳修嚴正是看出永康帝的心思,才會竭力反對下罪己詔。

不過一群刁民而已,即便殺幾個,他們也不敢做什麼,有數萬將士守在京都,何必懼怕幾個刁民。

永康帝靜靜地聽他們說完,才擺手道:“今日暫且到這兒,等明日再議。”

聽到這話,幾位大臣便躬身退出去。

永康帝站在窗口,仿佛能聽到宮門口憤怒大喊的百姓,他在位三十多年,自認從不曾虧待百姓,每一個決策都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衛國能繁榮長久。

但現在,受他庇護的百姓卻在指責他的罪過,要他下罪己詔。

就因為他當初得位不正,便抹殺了他的全部功績。

永康帝揉揉額頭,他知道百姓心思淺,很容易被人挑動情緒,和他們生氣無濟於事。

但他終究是心寒的。

“人找到了嗎?”

高應低著頭道:“他們藏得太深,還不曾找到。”

“三日之內,朕要見到他們。”

才從天香教那群老東西嘴裡得知他們的存在,如今便跳出來給他找麻煩。

永康帝目光一冷,真當他老了不中用了?

......

昭睿郡王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