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礎上,秦月選擇張衛東也是情理之中吧。
隻是一想到這,周餘就覺得自己身上沒了力氣,胸口也像塞了一團棉花,悶悶地喘不過起來,難受得很。
春狗最擅長察言觀色,瞧著周餘的臉色不太好,有些擔憂地問道,“周哥?”
“走吧。”
周餘開口隻覺得舌根也有些苦澀。
春狗一愣,立馬跟了上去,“周哥,人出來了?咱這就走了?”
周餘扯了扯嘴角,這笑卻難看的很,“沒事兒就好。”
這話兒輕飄飄地,像是回答春狗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
張衛東把秦月送到了坐車的地方,目送著牛車慢慢遠去。
此時的張衛東還並不知道回家以後,等待他的會是什麼。
張衛東他心情頗好,甚至還哼起了小調。
隻是等到他回來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向養尊處優的母親此時正著急忙慌,完全不似以前那麼精致從容。
張衛東不解地看著她,心裡突然覺得有些怪異,開口問道,“出什麼事兒了?”
他印象中的母親,從來就沒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今日怎麼會如此焦急?
張太太此時心裡也是又急又苦,見著張衛東就像是見到了主心骨,各樣的話兒就像倒豆子一樣倒了起來。
“往常來巴結的人一大堆,但真到了這個時候一個一個連個人影兒也瞧不見。”
“早就跟他說過了,讓他收斂點、小心點,他就是不聽。這下好了吧......”
“衛東啊,咱們娘倆兒可怎麼辦啊......”
張太太說話語序已經有些混亂,像是想到了什麼就說什麼,說到最後,話裡都帶上了哭腔。
但張衛東也聽明白了。
他父親平時就有些張揚,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就習慣了這般做派。
這回兒也不知道是讓人給舉報了。
局裡上麵已經出了文件和通知,已經要成立專題小組開始著手調查了。張衛東父親下午剛剛被帶走,事態似乎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他一時愣在那裡,他順風順水地過了二十年,什麼時候經曆過這種事兒,現在一時也不知該怎麼辦。
張太太抽泣了一會兒,先鎮定了下來。
隨即像是想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倏地抬起了頭,“要不,去給陳杏儀打個電話?”
這事情不小,外麵有些門路的家庭已然聽到了風頭,和張家斷了聯係,現在還可以指望的也就隻有陳杏儀一家了。
“聽說她爸爸很寵她的,不是還找人讓她進了機械廠嗎?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張太太越說越覺得有道理,急急地說道,“趁著你爸這事兒還包的住,咱們早早聯係。”
張衛東此時心裡也是一團亂麻,他自然明白自己父親要是真出了什麼事兒,自己的生活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隻是此時腦海裡卻突然閃過了秦月的模樣。
*
張衛東在縣裡正煎熬著,九溝屯裡的女知青們正相約一起到河邊洗衣服。
開了春,河水解了凍,心情仿佛也好了幾分。
沒一會兒,周圍來河邊洗衣服的人就多了起來,女知青們邊笑邊聊著,時間過得也快。
過了半響兒,一個一直沒吭聲的女知青有些遲疑地問道,“那、那是洪珍嗎?”
眼神不住地往一旁的身影兒身上瞟。
眾人這才注意到在一旁的人,待看清那人的麵容,眾人紛紛都被嚇了一跳。
洪珍瘦的不像樣子,臉頰深深得凹陷了下去。
整個人瘦脫了相,她還穿著以前的衣服,但是完全撐不起來。
眼神裡絲毫沒有以前的神采,眼神裡早已沒有了昔日的光彩,反而十分渾濁、木訥、充滿了不甘與怨恨。
明明是二十多歲的女人,整個人看起來像是三十多歲一樣。
隻能勉強能從裡麵看出洪珍依稀的影子來。
她蹲在一旁,遠遠看去,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了。
自從她嫁過來以後,李老太早些年對王強的不滿幾乎都轉移到了洪珍身上。
王強最初對洪珍的承諾早就化成了泡影,在家裡反而經常打罵。洪珍在王強家裡做著最重的活計,吃的隻是些剩飯剩菜,人立馬就消瘦了下去。
洪珍聽到了女知青的動靜,擠出了個笑,隨即也連忙撇開了頭。
這才幾個月,原先還親如姐妹的幾人差距已經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