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們這麼說,這個項目就一點盈利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在一片沉默中李賢因終於開口,隻是讓在場眾人感到驚奇的是,他們的社長似乎並不和大家一樣看衰《霜花店》,不然就不會如此反問了。
“那如果我一定要投資《霜花店》呢?是不是成功的幾率就無限接近於零?”
此問一出,場內瞬間雜音陣陣,眾人麵麵相覷,不明白他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社長還真想投資這麼個失敗概率大到無法忽視的項目?
不會吧……
李繡滿忍不住低頭扶額,誰看都是一副傷腦筋的模樣,他知道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代溝,而且這種代溝是全方位的,從性格、為人處事、營業理念,乃至對員工下屬的根本態度都有非常大的區彆,根本就不像是一家子。
但就算重新回公司工作前就有了必須接受彼此理念不同的心理準備,卻也沒想過兒子的心思會這麼難猜,這麼個他無法認同的項目似乎都有要投資的打算,活像是免費給人劇組送錢的撒幣機器。
坐在末尾的市場調研員也愣了一下,斟酌了一會兒言語之後說道:“《霜花店》的成功概率不大,但也沒到無限接近於零的程度,我們前麵也說了,近幾年沒有票房好的大尺度電影,但影視題材都是有循環性的,冷淡了一段時間的題材經過一定周期之後,重新出現爆火作品的概率就會被拉高,《霜花店》要是趕上趟了,實際票房就會比我們預估的高很多。”
所謂的影視圈內題材循環性其實很好理解,除了一些起步比較晚的地區,大部分國家在挖掘影視題材與類型上都已經趨近於成熟,幾十年來什麼亂七八糟的主題都拍過,各種各樣奇葩的賣點也在瘋狂想賺錢的製片廠商操縱下與觀眾見麵。
就目前來說,影視大類中已經很難發掘出新意,大部分電影都能在前輩規定的框架中找到一席之地,而通過常年發展,每個類型的電影在市場上都有自己的受眾,哪怕是再小眾的限製級作品,每年也依舊有數量不少的相關愛好者花錢走進影院支持,就為了製片方能看到商機,製作更多相關題材的作品。
正因為部分死忠愛好者的支持,一些題材在平淡了幾年後會突然爆出一部知名度非常高的相關作品,這就是所謂的題材循環效應,追根究底還是小眾類型熱度積攢得慢,才需要大家累計關注度,隻有在最正確的那個時間點上映的佳作才有可能取得爆發性的成就。
當然,大尺度電影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某個大類型下的產物,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尺度加上古代朝鮮背景,加上狗血三角戀,再加上其中似是而非的同性戀成分,《霜花店》是絕對逃不過小眾定義的,而它具體有多濃厚的商業性質,全看導演怎麼拍它。
現在正是大尺度電影和同性題材電影同時遇冷好幾年的境況,說不準《霜花店》的上映時機真就有這麼合適,恰巧趕上題材循環點,吸納了積攢多年的熱度呢?
那說不好這個項目還真有可能一飛衝天,畢竟目前定下來的三名主演都不是無名小卒,天然帶有不小的媒體關注度,隻要導演彆把劇本內容拍得一團稀爛,再加上畫麵調度過關,大爆的基礎還是有的。
調研員此時強調這一點,純粹是覺得社長既然問了,自己就不能隻說缺點,事物都有兩麵性,何況這麼波折的一個投資項目,其中總有為人稱道的地方,不然沒鬨出撤資事件之前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出錢參與這個項目。
投資人又不是傻的,舍得把真金白銀扔進一個完全沒希望的項目打水漂。
可曾經在影視方麵栽過跟頭的李繡滿卻對於這種理論上才存在的爆火概率不屑一顧,直接打斷了調研員列舉《霜花店》其他優勢的舉動。
“我們怎麼能確定《霜花店》就誕生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好時間點上?這種東西誰說得清?還不都是看運氣,一個需要運氣才有可能產生盈利的項目,真的有投資必要?”
這一連串的反問重新讓大家沉默下來,本來還想調戲一下大家,然後在最後關頭又出乎意料選擇投資的李賢因這會兒隻能無奈地搖搖頭,放棄了當場宣布投資的打算。
不管其他人怎麼說,李賢因這個在支出清單上簽字的人還是傾向於投資《霜花店》的,儘管他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在了美國,這會兒已經開始倒騰原油和美鈔,準備玩幾個月左手倒右手的遊戲,但投資個電影的錢他還是可以拿出來的,而且這是本部的項目,錢大部分肯定走公司賬戶,他是沒有資金壓力的。
如果是其他電影就算了,他對韓國電影的製作流程、上映規則、市場狀態與經典作品都不是很熟,隻能喊出少數幾部韓國電影的名字,而且由於他所知道的經典電影都有些年頭了,如果不是特意去查,很少有人會突然提起他們的票房數據,李賢因根本不清楚這些口碑力作在上映之初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影史中的高分經典電影在上映之初卻慘遭票房滑鐵盧的悲劇時有發生,這從來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兒,這種無法確定收益比的影片李賢因當然不可能投錢進去給導演與演員們賺口碑,大家非親非故的,又不是能直接往他家裡闖的李順圭同學,還想讓他白花錢捧人,趙寅成也不可能有這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