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賢因一直很安靜,安靜到網上罵他的人都罵累了,他也沒有絲毫反應,仿佛整個人都消失在了韓國這片土地上。
這讓沒少看李賢因熱鬨的部分網友感到新奇,某些論壇和平台上,甚至在事情發生五天後的現在,突然多了幾個覺得李賢因反應不太對的帖子。
名為《總感覺這種低調反應不像李賢因的風格》的帖子還被不少深有同感的網友頂上了首頁,隻是還沒講幾句,就被一群人衝進來大肆嘲諷,說他就是些收錢辦事兒的水軍,都這種時候了,居然還在替李賢因戴高帽。
最近幾天的網絡風向就是如此,但凡有個人說上兩句李賢因的優點或好話,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理中客就會用更激烈且數量眾多的反駁話語淹沒對方,直到對方承認李賢因的優點都稱不上優點,或乾脆被他堵地不發言了才算完。
這就是網絡暴力之所以能夠害死人的原因,網上的言論往往都具備著非黑即白的特性,當某個人被大規模的厭惡與抵製時,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是錯的,就算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在大潮流下也不敢發聲。
或者說,就算發聲了也無濟於事,在浩瀚的反對浪潮中,得不到附和的個人意見幾乎起不到多少作用。
就像現在,明明隻是有人覺得李賢因的安靜著實有些異於往常,卻依舊被第一時間打上吹捧李賢因的標簽,然後對其進行非黑即白式的口誅筆伐,完全就是一副排除異己的手法。
他如今非常熱衷於把李賢因貶得一文不值,就連有人說李賢因心機深沉都不行,因為有心機在某種方麵來說也可以用來誇人,顯得李賢因好像很有能力似的,更彆說誇讚他有性格了,這群人恨不得他就是個慫包。
但其實擺脫這種莫名其妙的恨意,冷靜下來想想就知道,這些帖子所說的異常確實是值得關注的,就在不久前,李賢因還因為某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硬剛了LG地產一波,當時那股熱鬨勁兒,說是轟動了整個韓國都不為過,哪怕是平時不甚八卦的人都動了去與那些廣告牌合照的心思。
這也就導致那些印著囂張話語的廣告牌照片流傳甚廣,彆說是在韓國境內,就連國外少數網友都隱約有聽過這麼個八卦,隻是熱度過去之後再沒人無緣無故地主動提起。
可不管熱度如何削減,已經發生過的事兒還是會對人產生一定影響的,而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李賢因印象的進一步深化——膽子大、腦子靈活、而且還是個暴躁老哥。
真就是個誰惹誰倒黴的家夥。
這樣一個人,有可能在全網聲討他的時候保持絕對的沉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