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暑期檔向來是各類型電影的兵家必爭之地,除了暑期檔之外, 國慶檔、五一檔、聖誕元旦檔和春節檔同樣廝殺激烈, 一天裡, 往往有數部電影同時上映,影迷們看得過癮, 質量稍差一籌的影片很容易在競爭中落後。
華語電影步入了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
如前幾年那樣, 依靠一群流量偶像和PPT式的劇本輕易在票房市場上攬獲佳績的現象已然不複存在,即使有類似的電影出現, 也隻會收獲一片群嘲。
這是一件好事, 但毫無疑問,華語電影的發展暫時是跟不上觀眾急速增長的審美眼光的,近幾年的影片反倒不如前幾年偶有驚喜出現, 反而透著深深的平淡, 對比之下, 各大電影公司的營銷手段比之前幾年幾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退檔換新期、用各種方法取得觀眾同情的不在少數。
丁銘算是一如既往保持高超水準的導演中的一位。
但在選角上, 另一位主演蘇綠還是收獲了深深的質疑。
蘇綠在《大醫風華》中的表演有目共睹, 圈內人也承認她演活了景初這個角色, 然而, 電影與電視劇畢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圈子,說得通俗一些, 就是有壁壘。電視劇要求的演技更加模式化,電影則更加藝術,更加依賴演員靈光一閃的發揮。
舉個例子, 電影中經常出現一些經典場景,在特定的地點、特定的光影下,人物或回眸,或倚窗,一個鏡頭就是一幅靜態畫。
電視劇則很少勾勒細節。
這很容易理解——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的預算足夠一部電視劇拍三十集,這還是製作精良的電視劇的預算,換成一般電視劇或者網劇的話,一部電影的預算足夠拍兩部電視劇。
業內人士對蘇綠的懷疑正在於此。
他們倒不是覺得蘇綠演技糟糕,演技糟糕是拿不到最年輕的星海男配的,他們隻是用看待電視劇演員的有色眼鏡看待蘇綠,認為她並不會適應電影的拍攝狀態。
最重要的是,業內人士已經從《雙城》劇組得到內幕消息——《雙城》是一部雙男主戲。
這也就意味著,嚴澤和蘇綠兩個人必然要掌控整部電影的節奏。
嚴澤的實力毋庸置疑,但蘇綠呢?
“選擇蘇律也許會是丁銘最後悔的決定,蘇律的表演能跟得上嚴澤嗎?我們想看到的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熱血的互動,而不是嚴澤牽引著蘇律的場景。”
“蘇律是一個好演員,卻未必是適合《雙城》的演員。”
“讓一個演藝經驗約等於零的男演員來和嚴澤演對手戲?丁銘在選角之前沒有仔細考慮過嗎?這個決定或許會影響到《雙城》的最終票房,甚至讓丁銘此前積累的口碑崩壞。”
《雙城》是雙男主戲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圈內著名的《電影走廊》和《看電影》雜誌紛紛發表了對這一選擇的看法,幾位著名的影評人也對《雙城》的前景持保守態度。
在今年上映的諸多國產大片中,《雙城》屬於中等成本電影,成本在1.5億元左右,然而,即使成本並不算高,電影的最終票房也必須達到4.5億才能獲利。
有丁銘和嚴澤兩塊金字招牌在,《雙城》的票房原本無須擔憂,然而,有蘇綠這個不穩定因素在,電影的最終走向會如何,就很難讓人猜測了。
如果說,業內人士的口吻還相對溫和的話,嚴澤粉絲的態度就是大大不爽了。
“……不明白丁銘為什麼挑了蘇律?科班演員那麼多,就沒有一個能和大神搭戲的嗎?”
“我對《雙城》的票房倒不擔憂,我就擔心蘇律影響了嚴澤的口碑。”
“我和樓上的想法正好相反,大神演技那麼棒,誰和他對戲都是被吊打的份,我更擔心《雙城》的票房,大神的履曆那麼漂亮,要是《雙城》遇到滑鐵盧該怎麼辦?”
不過,就算心情大不爽,嚴澤的粉絲們暫時隻是在自家小圈子裡抱怨抱怨——這幾年,嚴澤的成績讓粉絲們到哪兒都立於不敗之地,他們完全沒必要像偶像的粉絲們那麼雞血。
認為蘇綠會拖累電影的說法剛露出苗頭,就有記者分彆就此采訪丁銘和嚴澤。
丁銘很配合地接受了采訪,對這種說法,導演“哈哈”一笑:“我不想告訴你們我對小蘇有多滿意,你們要想知道,等電影上映了自己去看。”
嚴澤低調慣了,跳過電影宣傳期的日子,他都深居簡出不愛露麵,即使是電影宣傳期,媒體要來采訪,也必須充分配合他的意願——眾所周知,嚴澤很少對影片中的搭檔發表看法,無論男女。
來采訪的記者也是抱著碰運氣的態度過來的,孰料,記者表達來意之後,嚴澤隻微微皺了皺眉,就示意記者坐下來。
“有人覺得蘇律會拖累電影?”嚴澤微微一笑,“不,也許他才是《雙城》唯一的驚喜。”
導演和男主角如此一邊倒的支持反倒把來訪的記者嚇了一跳。
丁銘是誰?國內最具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導演。
嚴澤是誰?國內最具號召力和影響力的演員。
這兩人居然一同誇蘇綠?
雖說這有為《雙城》作宣傳的因素在內,即使蘇綠再糟糕,他們也不可能說對方的壞話。
但在電影圈子裡,講話是講究藝術的。
對那些投資商硬塞進來的演員,導演們也都選擇誇,可誇的時候那種語句姿態格外令人深思。
像丁銘誇蘇綠這麼直白的,一看就是真喜歡,絲毫不摻假的。
而嚴澤更是破天荒地評價了同組的演員。
媒體不禁翻到許久之前嚴澤主動關注蘇綠的一幕,還有疑似慈善晚宴上嚴澤和顧漾互爭手串的場景,彆的先不說,嚴澤絕對是欣賞蘇綠的。
《電影走廊》、《看電影》雜誌和各路媒體紛紛報道了丁銘和嚴澤對蘇綠的評價。
在此期間,《雙城》劇組又放出了一波片花。
和預告片充滿指向性的故事走向相比,這一波片花更雲裡霧裡,然而,正是因為這種迷惑性,觀眾反而更有興趣走進影院觀看《雙城》。
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