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愕然看著郭勝,郭勝迎著他的目光,“出了件大事,不過不能跟先生說。唉。”郭勝難過的歎了口氣,“這事,誰都不能說,可是又不能不提醒漕司。先生放心,這事兒,隻要漕司警醒,必定平安無事。”
秦先生看著郭勝,張了張嘴卻沒能問出話,他先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還怎麼問?
“我回去了,這一陣子,橫山縣衙裡……唉,多事之秋!李縣令那裡,我出來已經一天了,這個節骨眼上,不瞞先生說,一天不在,我就不放心。先生這幾天隻怕見不著五爺,稍安匆躁,五爺好好兒的,我走了。”
郭勝說著,站起來就往外走,秦先生跟在後麵送出去,看著郭勝上馬走了,憋了一肚皮的疑惑不安,卻全無著落處。
………………
明濤山莊的人手,和李夏指揮著郭勝一個人,那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傍晚,關於溪口鎮淫祀的事,陸儀這裡,就查了個七七八八。
陸儀理好了前後,進了秦王的書房。秦王坐在長案後,金拙言靠窗站著,凝神聽陸儀稟報。
“到今天,一共算是兩處半,橫山縣溪口鎮這個地方,是第二座,頭一座在鹽官縣橋東鎮,鹽官縣三陽鎮這座,三間堂屋前天才剛剛上梁,現在還隻有個婆子日常守著。
溪口鎮的所謂法師,俗名曹興,現法號圓融法師,之前法名德清。今年三十一歲。
曹興自小家貧,六歲那年,自己投到一間叫聖壽寺的廟裡,聖壽寺說是當時隻有三四個僧人,經常吃不飽,現在已經連寺都沒有了。
到聖壽寺一年後,曹興跟著師父流雲,到金安寺掛單,三年後,流雲死在了金安寺,一年後,曹興離開金安寺,在外麵遊蕩了兩三年,投身到了定海寺。
長大後的曹興十分俊美,能說會道,伶俐機敏,在定海寺很快就深得方丈喜愛,二十歲那年,就做了定海寺的知客僧。
隔年,曹興和隔了一裡路的空照庵裡的尼姑道真成了相好,一年後,道真懷了胎,蓄發還俗,在明水鎮上買了座小宅子,年底,道真難產,母子俱亡。
年後,曹興離開定海寺,四處掛單,一年後,進了寧安寺,過了一年,寧安寺的知客僧得急病死了,曹興就接手做了寧安寺的知客僧。
寧安寺是大寺,曹興做了知客僧第二年,就給弟弟曹旺在白鶴鎮置了宅子田地,年底,曹興和離寧安寺五六裡路的上溪村楊陳氏,有了奸情。
楊家家主楊俊是個秀才,楊陳氏丈夫楊慶當時已經考進了縣學,楊陳氏嫁進門兩年沒有動靜,婆婆急著抱孩子,張羅著要給兒子納個妾,楊陳氏急的到處拜佛求子,在寧安寺,遇到了曹興。
曹興膽子極大,和楊陳氏在神像後奸合時,被一個小沙彌撞到,彼時,楊陳氏已身懷六甲。
寧安寺方丈空戒將小沙彌遠遠送走,以犯了不持金錢戒為由,將曹興逐出了寧安寺。
半年後,曹興改名圓融大師,號稱通了天眼,以求子求福著稱。
鹽官縣橋東鎮的窩點,是楊陳氏拿了兩百兩私房銀子出來,替他建造的,小半年後,曹興這求子靈驗的名聲,就已經傳遍了橋東鎮,從橋東鎮,往四周傳的極快。
曹興就招了弟弟曹旺過來,做了二法師,法號德融,溪口鎮的那座,就是曹旺主持,三陽鎮那家,是曹興的表弟楊坎,楊坎兩個月前剛剛拜到曹興門下,說是正在習學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