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村莊,一路往前,經過一座熱鬨的小鎮,鎮中間,一條河穿鎮而過,河上小船一隻接一隻,賣各種東西的,以及酒船花船。
李文山興奮不已,指著說這是條小秦淮河,被金拙言和古六一起噓到臉上,問他知道秦淮河為什麼叫秦淮河?李文山瞪著眼茫然,為什麼叫秦淮河?
在鎮上逛了半天,又隔著河,看了一會兒戲,古六對搭進河裡的戲台興趣極濃,這樣借著水音兒,聽起來聲音格外透亮。
出了小鎮,一路往前,中午,就是在一塊空曠地上,搭了帳蓬,埋灶做飯,照陸儀的話說,算是吃了頓行軍飯。
第二天以及直到十二日,這日程幾乎都是這樣,這行程大概也隻有一條路線,至於每天到哪兒看哪兒,都不定,大家就是跟著秦王,走到哪兒算哪兒,趕上吃飯睡覺,有城有鎮,就進城進鎮,沒有,就搭帳蓬吃行軍飯。
李文山這是頭一回認認真真的這麼看這以富庶聞名的江南,看著和太原大相徑庭的兩浙路地理民情,一路上幾乎不停的驚訝感歎,這一趟,真是太長見識了。
到了十二日,一行人在兩浙路腹地轉了一小圈,進了離杭州城不遠的鹽官縣。
午飯後,秦王吩咐李文山,“從這裡到橫山縣城,最多大半個時辰,你直接回去吧,彆再跟著我們到杭州城,再從杭州城繞圈子回去了。”
李文山忙點頭應了。雖然意猶未儘,不過一提到家,他真有點兒想家了,今年這個年,好象就沒怎麼在家呆著。
秦王看著臉上又有遺憾又有興奮的李文山,笑起來:“皇上年前送了幾十船煙火過來,還有花燈什麼的,有不少,說是今年新出的新鮮花樣。元夕節那天要放煙火,你帶上你弟弟妹妹過來看看熱鬨吧,也算難得。”
“早就聽說了,早就打算好了,今年杭州城這煙火,是無論如何要看的,十五那天,一大早我們就趕過去,得趁早,也許能占個好位置。”李文山笑容綻放,不停的點頭。
“十四早上,我讓承影去接你們,十五的煙花,是十四夜裡放。”陸儀聽著李文山的話,一邊笑一邊隻好接了句。
李文山剛才沒反應過來,陸儀這麼一句,他立刻明白了。“我說錯了,是十四早上……多謝王爺!不用搶地方了……”
王爺說讓他帶弟弟妹妹去看煙火,這是邀請他帶著弟弟妹妹,過去和他們一起看煙火,李文山這一明白,立刻笑的隻見牙不見眼。
杭州城這場煙火,幾百裡外的人都趕過來看,到時候,得有多少人看煙火,想也能想得出。
他在太原府也看過一回兩回煙火,那人比這一回肯定少得多的多了,可那時候,還擠的根本沒辦法,他有一回去晚了,隻好站在屋簷下,看天上的煙火,隻能看一半。
今年,他原本的打算,是天不亮就走,不進城,在城外找個頭上沒遮攔能停車的地方,聽說宮裡的煙火起得極早,肯定離很遠都能看到,仰頭看看天上,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