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六章 想法(2 / 2)

盛華 閒聽落花 6963 字 10個月前

“萬夫人說那幾個方子都是胡扯方。”雖說一直沒孩子,可沒孩子這事,在阮夫人這裡,從來不是碰不得提不得的事兒。

“萬氏祖父醫術極其高明,她跟她祖父學過醫術,這方子……”柏悅說著笑起來,萬氏說是胡扯方,那十有八九就是胡扯方。

“就是因為這個,我得了方子,都是先拿了給她看。這宜子的方子,真是千奇百怪。”頓了頓,阮夫人一邊笑一邊壓低聲音,往前湊了湊,和萬夫人,柏悅低低笑道:”如今這方子,我都不敢讓我們將軍知道了,一有了什麼方子,隻敢拿來和萬氏商量,不過看到現在,那麼多方子,萬氏全批的胡扯兩個字。”

“真都是胡扯的方子。”萬夫人一邊笑一邊趕緊強調了一句,“前兒,大相國寺的老尼說,這樣好好兒的就是懷不上,許是有什麼罪過前因,得化解了才行,我就和爺說了,想到大相國寺好好做幾場法事,隔了一天……”

萬夫人下意識的瞄了眼柏悅,“爺和我說,真要是有罪過前因才沒有孩子,那也該是他,或是柏家積下的前因,斷沒有萬家人的罪過,罰到柏家頭上的道理。”

柏悅眉梢挑了起來,阮夫人噗的笑了,“我們將軍也這麼說,因為這孩子,他倒愧疚的不行,說都是因為他殺人太多,連累了我。”

“我們爺也說了這樣的話,還說是聽陸將軍這麼說,他覺得有道理。說要做法事,就等空了,他去做法事。”萬夫人又瞄了眼柏悅,接過阮夫人的話道。

“老尼姑胡說,你們這話也是胡說,真要這麼論,那皇家……”柏悅抬手掩著嘴,下意識的掃了眼四周,聲音壓的低低的接著道:“不早斷子絕孫了。”

阮夫人和萬夫人被她這一句大逆不道的話連噎帶嚇,下意識的看向四周,阮夫人的目光,正迎上看向她們的太子妃魏玉澤。阮夫人忙含笑致意,魏玉澤卻移開了目光,柏悅敏銳的轉頭看向魏玉澤,似有似無的哼了一聲。

大殿前,蘇燁坐在供諸朝臣歇息的廂房角落裡,凝神聽小廝低低稟報著那兩樁案子,“……說是黃府尹借口楊承誌之死也是因大小弓而起,已經往上遞送楊氏這樁案子了。”

蘇燁慢慢吐著口氣,將小廝的話又過了一遍,掃了眼四周,低低道:“知道了,接著打聽陳江那邊的動靜,若有什麼信兒,去二爺和三爺歇息的地方尋我。”

小廝答應一聲,垂手退出,蘇燁站起來,悠閒的往旁邊二皇子和三皇子歇息的靜室過去。

二皇子和三皇子剛剛吃了素齋,內侍沏了茶上來,見蘇燁進來,忙欠身示意他坐。

蘇燁接過茶抿了兩口,看著小內侍退到了門外,低低將小廝打聽到的兩樁案子的情形說了,看著兩人,微微蹙眉道:“……這鳴冤的路數,和江陰馮福海案一脈相承,隻怕是一人所為。”

“是……”三皇子看著蘇燁,後麵的話沒有說下去,蘇燁點頭,“除了秦王府,實在想不出彆人了。”

“大哥不該讓人上那道借太後暴亡指責小叔的折子。”二皇子反應也挺快。

“馮福海的案子,肯定在太後大行前就發動了。”三皇子看著二皇子道。

“蘇氏說,秦王妃有示好之意,阮夫人近來好象也親近了很多。”蘇燁看著兩人道。

“小叔是要靠向咱們?”三皇子脫口問了句,臉上卻是一幅這不可能的表情。

“我也這麼想,”蘇燁看著三皇子,“第一,秦王府沒到這一步,第二,相比於投靠二爺和三爺,扶助五爺,倒是更有利,而且,”蘇燁頓住,停了片刻,才垂著眼皮低低道:“皇上一心想再生幾個皇子,秦王府可選之人多著呢,哪一個都比二爺和三爺更有利。”

“那你的意思?”二皇子眉頭緊皺。

“這會兒二爺和三爺勢弱,他這是助咱們和太子勢均力長敵,再讓二爺、三爺和太子兩敗俱傷,二爺、三爺真和太子兩敗俱傷之後,秦王府就立於不敗之地了。”蘇燁聲音低低,卻聽的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一陣寒意。

“兩敗俱傷?他這是淨想好事,要是咱們借力順勢呢?”三皇子神情有幾分狠厲。

“我也是這麼想。”蘇燁看向二皇子,“咱們就借他的力,以不變應之,先讓他們拚幾個來回再說。”

二皇子看向三皇子,三皇子眼睛微眯,點了點頭,“咱們也不是好惹的。”

……………………

離京府衙門不遠,銀貴坐在間小分茶鋪子裡,一隻腳蹬在椅麵上,一邊剝著碟子煮花生吃著,一邊側著耳朵,聽旁邊幾個京府衙門的衙役吃著飯說閒話。

“……我瞧那小娘子說的都是實話,唉,真是可憐,好好一個官家閨秀,淪落到倚門賣笑當暗娼,可憐,可憐!”一個四十來歲的衙役連捶了幾下桌麵。

“那小娘子長的挺不錯的,真是可憐,說起來,她說人家駱知府因為淤出來的良田,故意設套害死她父親,這淤出來的良田的事,她怎麼知道的?我覺得這事有蹊蹺,背後還不知道是什麼事兒呢。”另一個年青一點的衙役撇著嘴。

“你們哪,都管好嘴,彆多話,這案子,明擺著的,誰知道背後都有什麼,不想死的不明不白,都管好嘴。”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衙役,點著眾人道。

眾人連連點頭,“您放心。咱們府尹不是已經交到陳禦史手裡了?以後就不管咱們的事了,想多嘴都多不上了。”

“要說起來,我最佩服的,就是陳禦史,真真正正是大清官,通往直前,我是佩服的不得了!”三十多歲的衙役一邊說,一邊豎著大拇指。

“熊家那個案子,是陳禦史主動接的,這楊承誌的案子,說是他也接了,真是青天哪。”五十來歲的衙役一臉敬佩,他是真敬佩陳禦史這樣的強項人。

“接了又怎麼樣?”四十來歲的衙役牢騷滿腹,“這要定案,人證物證都得有,至少有一樣吧,這都過去多少年了?哪還有什麼人證物證?唉,說不定哪,把自己的命都告進去了,可憐哪。”

諸衙役不說話了,隻一聲接一聲歎氣。

銀貴站起來,招呼夥計結了帳,背著手,悠悠閒閒出門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