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封神(三)(1 / 2)

混沌餘蔭。

一日,三月的道業終於暫告一段落。

宮廷錯落,琉璃青瓦,紫氣氤氳。雲霧飄渺,仙鶴往來,其間靈植遍地,奇珍異獸更層出不窮。

紫霄宮。

此地是道祖鴻鈞的道場,也是如今天地混沌之氣僅存之處,故此稱為餘蔭。

沌楓淵的楓葉落滿山路,一地金黃。頂峰被削平造了一座問天台,白玉鑄成,又引來天水入池,種了目不可窮的青蓮。通天才至,坐於蒲團之上,還未入定,身後一陣風過,又一位閒者顯出,一團白色微微泛紅的雲氣籠罩,不見真容。

通天無奈,睜眼,也不往身後看,“紅雲。”

雲氣一斂,化作一個八九歲的著白霞衣紅綬帶的女童,“三師兄!”

“今是何事啊?”對他今日現出的容貌通天也不在意了,隨口一問,顯然已完全習慣了。

紅雲沒逗趣到他,自覺沒趣,換回了眾人原本習慣的紅衣男童模樣,“二師兄說……”

“紅雲!”一聲略帶焦急的輕斥打斷了他的話。

兩人聞聲望去,問天台下,一位清雋肅整的男子現身,看容貌之間,與通天很有幾分相似。

同樣道骨仙風一身清正,非說不同,便是通天更多些瀟灑清雅,元始則略顯嚴謹正直,打眼便知是道的守衛者,並且時刻踐行。

他也的確如此。

見兄長也到了,通天站起身,行了一禮,“兄長。”

他們三位兄弟一同成長,彼此之間再了解無比。

最是知道二兄元始慣常重禮,重人資質跟腳……慣常對他說法便是,“吾等乃是盤古大神精氣所化,自當秉承先神遺誌,明辨正邪,同行者當乃當世聖人,立身當穩,跟腳當正,須臾旁門左道不堪入眼,即便入仙道,也難成大器。三弟,須知眾生芸芸,與仙無緣之徒良多,吾等當以慧眼識斷,不可憑一時心喜,壞了自身道業……

等等。

通天已有預料。不過道之一字,於各自所求,終有不同。他也希望兩位兄長聽他一言,不必追究出身,有緣則授業。推己及人,元始對他說跟腳不正難成大業,希望他入闡教兄弟一心,通天也不是不能理解。

隻是,為自己的道,他們都做不到如此寬容罷了。

出乎意料是,此次元始隻是對紅雲說了句,“紅雲,修行之地,勿要嬉鬨。”又對通天道,“紫霄宮中,該喚我師兄才是。”

這話不輕不重,比之前所言,不得與濕生卵化之輩為伍的言語可是輕了許多。

通天:……?

紅雲:……

他與平素不同,通天暗覺莫名,莫名是莫名,跟在人身後,重新正坐在蒲團上了。

元始閉目坐了一會兒,忽而發問,“幾時收了徒弟,何以都不聞我耳?”

通天愣了下,看紅雲也是一臉疑問,隻好稍作解釋,“吾等證道之後,各自定下道場,通天雖選了金鼇島,卻並未直接前去。近幾年四處遊曆煉心修行,機緣巧合偶遇此子,相見之下甚是投緣,便帶他回了碧遊宮收為弟子。”

元始慎重道:“莫不又是什麼被毛戴角之徒?”

通天聞言,微有不悅。“師兄又是何意?同為通靈靈物,同有仙緣慧根,自當一視同仁,何須分那皮毛跟腳論人道妖。”

元始頓時也皺了眉,“三師弟,你這……”未免太過寬容。仙道,不容劣物染指。

紅雲左看右看,心道這問天台又不能安定了。

上一次道祖講過萬物眾生之後,這兩兄弟各自聞道,得了啟發,便一心專於教化眾生之上。

偏生二人同源卻殊途,元始以為,唯跟腳正才能得大道,通天一心隻論仙緣,不分門類出身。

致使這近千年來,他們凡一相見,就開始針辯,旁人難以製止……唯有太上那位真人,他出聲了,他兩位弟弟才能稍微消停一些。

道祖對於他們二人的傳道觀點,倒一直沒做看法。

作為一團氣,對於人的各類表情,總分得不太明晰。紅雲因此怠於察言觀色。可恰巧對於老師鴻鈞前身,紅雲有些聽聞。即便老師也不一定就是元始口中端端正正跟腳,所以老師雖未明言,見到通天之時,也會表現的,大概是,溫和一些……

些微的不同,也許正是這二人近些年來愈發爭論激烈的直接原因。

隻盼現下老師也能過來管管,或者,任意來人,救他一救也好。如此下去,隻怕……

戰場無閒人,紅雲不出所料受了戰火波及。

已經開始辯論的元始脫口問目前在場正想方設法降低存在感跑路的第三人,“紅雲,你又如何答?該不該看準跟腳,該不該擇人授業?不分門類,隻怕其心不正,還損了師長聖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