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聊齋(二十一)(1 / 2)

自從認下了鐘素秋這外孫女,楊太夫人心情又不知好了多少。當年女兒被鐘雲山拐走的事情也不再計較了。

至於現今,素秋已過及笄,二八年華,即便剛認回這個孩子,格外不舍,楊太夫人也琢磨著,該為她尋一門好親事了。女兒家後半輩子,都在這姻緣良人之上了。

話說回來,那個孩子就很不錯。

雖說他隻是一屆白身……也不要緊,那孩子文武風流,總會有出彩之日。何況……即使他無心入朝,卻聽說教了不少棟梁,今秋鄉試,嶗山中舉者,十之八九出自陶醉門下……如此一來,他便無有功名,也無關緊要了。

已有言說,曆下陶子審世事斷人心,慧眼獨具,智慧卓絕,人不能及。雖處廟堂之外,卻有指點江山出脫天地之能。

再者,他算得是楊家的恩人。

此言……薑穆自然也有所耳聞。要他回答,終也隻是人雲亦雲以訛傳訛罷了。實話說,用這些詞句形容,乍一聽去,他愣是沒聽出來是在說他。

他講學講的終究不過那些,僅適此生此世。到底是學子他們刻苦用功,另外,實在聰慧過人……

譬如說……他記得之前說了一句,高位者,大利於民。位卑大才,大才無使。

然後……馬度,據他而言是稍稍探聽了曆下考官的閱文喜好,得知其最愛文辭昳麗,歌舞升平,回來與諸位同窗一同分享。

於是所作文章華麗無比,多用駢體,引經據典,兼之有意無意論及考官所信仰的善惡輪回佛門之理……

前因後果了然不過的薑穆淡笑置之,不論是非。雖有取巧之意,終也是才華所致。何況……在這本就不甚公平的比試中,類如馬度這般尋常人家之子,他若能想到方法,隻要不是奸惡難赦之行,用之也無妨。人際之中,本無絕對的公平。

這個時代的考核製度並不完備,即使是以科舉選擇。三分靠才華,七分看運氣。作賦言論,七分運氣,五分是要揣測考官為人,還有二分,或多或少逃不開金錢親緣人情之類的交易……

君不見古來多少文人,十年寒窗,三年大試,耄老之年,依舊童生。有時並非作者無才,隻是時運不濟,考官批卷之日心情不好,看不順眼的文章多了,留中的,自然寥寥無幾。主觀意願占據了考核的絕大多數比重。

才華已備,投其所好,榜上有名自然輕易。

眾人看到薑穆動輒閉關千年,以為他超然物外已忘卻塵世紛雜,卻忘了,在他為人之初,於善惡之間徘徊,善心,惡意,或者平常心,黑白灰的色彩,他都在那十年間見過。

事實上,其實人心不需要太多的分類。善惡有變換之日。何況人世善惡,本就是人心斷定。

嶗山民生困頓,他教導馬度諸生,是為改變時局。至於說為何他不親力親為直接讓熊雄下台……薑穆隻是覺得,即使他有心,恐怕也不比真正生長於這片土地的孩子們對它的熱愛。何況……他的心中,惦記其他事情,顯然不能為此全心全意。

若不能全心全意,那又何必入朝堂。

四月,桃花盛放。

薑穆應邀到達金陵。

動身前他遵守自己的諾言,請馬度詢問過熊大成,對方的拒絕也不令人意外。

薑穆知道,他害怕妖怪,可他又無法像對待曾經所遇的那些妖怪那樣,殺了他……所以,他再也不會再見陶醉。

這樣也好。

其實薑穆也不想見到熊大成。

尤是在熊雄壽限將近的這些日子。

“陶公子才華過人,又有俠義之心,好啊。實在好啊。”

“金陵四月風景不錯,你要不要多留幾天?我老太太也好儘儘地主之誼啊。”

“陶醉,陶醉啊?”楊太夫人的聲音喚醒了他,薑穆辭道,“抱歉,太夫人,在下沒有聽清,失禮了。”

熊大成坐在另外一桌,聞聲轉頭看過來一眼。

“奧……”太夫人笑了笑,“沒關係沒關係。我是說啊,你要不要留在金陵玩玩,正好素秋也在。”

猛然聽到自己名字的鐘素秋一怔,抬頭看到老夫人對她猛使眼色,為難了下,還是開口挽留,“陶公子四處逛逛也好。”

再者,他前些日子看著心情不好,如今到新地方散散心,她也能放心了。

薑穆眼看推辭不過,起身拱手道,“太夫人美意,陶醉恭敬不如從命了。”

於是太夫人就為他安排客房住下。

聞說曆下陶醉現身金陵,翌日投來楊府的拜帖一尺厚。楊太夫人知道陶醉現今已有聲名,卻未料到盛名至此。她壽誕請他過來,金陵中人都打聽遍了。

她看到素秋,心一橫,把拜帖全推了。說是閒來無事,寒山寺桃花盛放,是個好去處,素秋你出門走走,順便帶陶醉好好觀賞金陵美景。

拾階而上,山路兩邊是草木青蔥,間或有桃花盛放。

寒山寺在金陵聞名遐邇,不少貴人時不時都前來拜謁一番,因此山道並不難走。

山林本多精怪,但此處十分清淨。

也許是因寒山寺的惠清主持,的確是一位得道高僧吧。

寒山寺僧眾不多,香火卻鼎盛。

薑穆見到山門時,難免有瞬間的恍惚。但他畢竟少有因果,修行又近天地之道,雖因身軀的妖力受了佛光一二分影響,但相較於因果纏身妖怪靠近即灰飛煙滅的結局……薑穆甚至,都不能被稱為妖。

相較於淒涼破敗陰魂不散的蘭若寺,被桃林圍繞的寒山寺充滿了佛性,安寧,平和。

廟宇嶄新,正殿的佛像金身,莊嚴無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