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宋小姨
春寒料峭,風中還有些微微涼意,一出門凍得人一個哆嗦。
剛過完年還沒多久,林家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動工蓋新房了。
隻不過,說好的東廂房沒拆,直接在三間堂屋左右兩邊各加蓋一間,這樣既省了兩麵牆的紅磚,又可以單獨多兩間房。
“明年建黨、小慧要好好讀書,多蓋兩間正好你們幾個一人一間,誰也不吵誰。”林母一臉商量的口吻問道。
“還是娘的主意好,一排五間亮堂寬闊的磚瓦房,看著也氣派。”林大哥左右看看,附和道。
這話也就林大哥適合接,畢竟一家人都心知肚明,新蓋的這兩間房肯定早有所屬了。
初春地裡還沒那麼忙,白天上工的上工,傍晚下了工,林家就招呼了村子裡的漢子來搭把手。
這個時候村裡蓋房子,都是村裡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幫幫忙搭把手。經年累月下來,從最初的泥坯房到磚瓦房,村子裡的漢子蓋房子也都是熟手了。
下了工,林父、林大哥帶著人熱火朝天的乾上一段時間,林母帶著林大嫂、林芳要給乾活幫忙的漢子煮飯,畢竟不能讓人白白幫忙,最起碼要管頓飽飯。
幫忙的人多,雖然每天乾活的時間不多,林家的兩間房子從挖地基到日漸成行,也沒要半個月的時間。
因為是緊貼著原有堂屋蓋的,兩邊各省了一麵牆,但是要上房梁,就要把之前堂屋左右兩邊房間的瓦片揭開,重新上梁,上瓦。
前前後後,腳不沾地的忙了一個多月,林家的新房終於建成了。
自此,林芳也是有單獨房間的人了,雖然是泥坯房,但也是有獨立的空間了。
“小芳,是你啊!”林慧慌張的把什麼紙張往書裡一夾,看到林芳進屋,驀的鬆一口氣。
看林慧一副心虛的模樣,這是男主寫的信?
看來劇情不可逆啊,即使沒有林芳的牽線搭橋,男女主依然相遇並開始相知了麼?
“還有啥需要搬過去的嗎?”林芳拿著抹布抖抖,順手擦了擦因為搬東西,落了不少灰塵的矮櫃。
這櫃子太舊,上麵黑胡桃色的漆麵都斑斑駁駁了,還有一個櫃腳受潮斷了一小截。
最近林父趁著下工,給新房都重新打了櫃子,桌子,這些舊的也就不用搬了,以後就給林芳用了。
美名其曰人人都有自己的房間了,那正好把櫃子桌子也給配齊。
“我好了,把這點書搬過去就行了。”林慧眼神遊離,匆匆忙忙抱著一摞書落荒而走。
“沒多少書,我自己來就好。”
男主啊,隔壁省城人士,根正苗紅官三代,即使前麵十年動蕩歲月,一家人都平平安安沒受什麼影響。
現在男主父親正在本縣任縣長,小舅舅是本縣公社高中的校長,上次男主是大一放假來學校找小舅舅的。
三代單傳的寶貴疙瘩啊,林芳扯扯嘴角笑笑,也不知道男女主的龍鳳胎究竟有多受寵,比得過林慧現在麼。能詩會算的弟控姐姐,早產病弱的天才弟弟……
林芳彎腰,把櫃子裡裡外外仔細擦拭著。難得天好,正好可以把衣服曬曬收進櫃子。
不然等步入春雨綿綿的梅雨季,放床底藤筐裡容易受潮發黴。
年後,林家嘗到了去年多養豬的甜頭,林母又逮了三隻小豬回來,順便又找劉嬸子定了一批小雞。
等回頭劉嬸子家母雞抱窩,也給林家多孵上一些。
村裡的雞鴨鵝這些,都是有固定幾家孵蛋,畢竟這個時候養雞鴨都是為了下蛋,所以一般人家不養公雞這些。
每年要是吃了、殺了自己家母雞,想養新的,就多帶些雞蛋、鴨蛋找劉嬸子家換去。
哎,家裡養的牲畜多了,喂養的飼料也就要多費心了。
初春,林家特意找村裡換了點牛糞,在後院挖坑用牛糞養了一些蚯蚓,也不用多費心。
林小弟下課帶著一群小夥伴,去田間河邊挖了幾天蚯蚓,把成堆成堆的蚯蚓扔進牛糞坑裡,要不多久,裡麵密密麻麻就會有很多很多……
隔上幾天扒拉出來一些,隔上幾天扒拉出來一些,春夏秋三季都不缺雞鴨的肉食,畢竟雞鴨長時間吃草,吃飼料,是不好下蛋的。
隻靠蚯蚓也不夠,這不暑假,大熱天的,傍晚下工後,林芳和林小弟趁著天還大亮沒黑,就去河邊摸螺螄、河蚌,給家裡雞鴨改改口味。
這些摸到的螺絲、河蚌,林家人向來是不吃的,吃這些要養幾天,還要一個個剪屁股,要多多放上大料、醬油,也沒啥肉,一般人家也不耐煩吃這個。
夏天的河邊,隨隨便便一摸就是一堆,這些摸個半盆一盆的,回家雜碎了,喂鴨子喂雞都是很好的飼料,雞鴨多吃,回頭長得快,也能多下蛋。
偶爾,林芳和林小弟,大中午也會拿個盆,去樹下、草叢捉些蟲子回去給雞鴨加餐。
至於怕蟲子,哦,林芳表示那是還年輕見識少。
你想想,你掰個玉米,發現十個有一半都帶蟲的;你大豆地裡鋤個草,發現葉子上附著蟲;你就是院裡的葡萄藤,都能發現手指長胖胖乎乎的老動動:就是出門乘個涼,還有花大姐、洋辣子呢!
等你發現去田地,去樹下,去草叢,哪哪都能發現手指長,粗的,短的,胖的,黃的,青的,還有條紋的,斑點的,單獨攀爬蠕動的,群體聚集密布的各式各樣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