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回去
雪花肆意,仿若漫天柳絮飛舞,伴著凜冽的寒風,凍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抖開身上的塑料布,拍拍頭頂的雪花,林芳伸手從兜裡抓把奶糖放牛車上,笑嗬嗬說道
“謝謝劉叔了,大冷天的,能碰上您,我可是走大運了。”
“跟叔客氣啥,就順路搭個車,就是村裡彆人,這大冷天的,叔看見了還能不帶不成。”轉頭把奶糖拿起來又要塞給林芳
“你這孩子還和叔客氣,自己快拿回去,叔拿你一個小孩的糖成啥了。”
“劉叔拿著吧,那是給秀秀的,回頭我去找秀秀玩去。”不等人拒絕,林芳拎著行李趕緊跑開了。
“劉叔,我先回了,您趕緊去還牛車吧。”
今天,林芳從學校回來,本來還愁著今天大雪不好搭車呢,誰知在縣城下了汽車正好碰上隔壁鄰居劉叔。
這兩年政策寬鬆了不少,村子裡養豬、養雞鴨的人家越來越多了,到年底了要賣掉換錢,各家各戶沒車,就交點糧食,借村裡的牛車用下。今天車子正好輪到劉叔家,也是巧了。
“小芳?”
“姐?”
“小偉也在呢,二嬸在家嗎?”林芳笑眯眯的看著一群不敢上前認人的孩子。
林芳現在的形象和之前可遠遠不一樣了,長高了,變白了,頭發剪短了,衣著得體、眉眼彎彎的笑著,簡直和之前那個瘦瘦小小的林芳判若兩人。
彆說孩子,就是剛在縣城,要不是林芳主動上前喊人,劉叔都不敢信這是林芳。細看眉眼還是那個人,可猛一看,怎麼都和之前不一樣了。
剛下牛車,林芳就看到村子裡一群孩子貓在角落拍火柴盒片呢!一個個手都凍得紅腫,還孜孜不倦的伸手拍著呢。
看林芳穿著打扮和村裡人不一樣,又大包小包的拎著東西,這群孩子早就好奇心滿滿的偷瞄著了。
“怎麼,不敢認了啊。看到姑姑都不叫了啊。”林芳低頭,看著林大伯家的大孫子林元輝打趣道。
“爺奶在家還好麼?”
伸手從兜裡抓上一把水果糖一人分一顆,看一群孩子喜滋滋的拆開吃下,林芳失笑,這時候糖難得,一顆水果硬糖都能讓人那麼高興。
想想可不是麼,之前的自己不也是為了一把糖高興那麼久麼,高興啊,喜悅啊,有時候總是那麼簡單,有時候又那麼難。
“姑姑還要先回去,就先不去看爺奶了。姑姑能不能麻煩小輝回去說下啊?”林芳看孩子不好意思往建偉身後藏,就低頭語氣溫和的商量道,拎著大包小包不先回林家不合適。
林元輝,這是林大伯的第一個孫子,有個七八歲,正是貪玩的年紀,男娃娃大雪天的也不怕冷,一群孩子頂著風雪也總能找到瘋玩的遊戲。
林芳語氣溫和的和林元輝商量著,又和二嬸家的建偉笑著點點頭,看倆人膽怯的點點頭應了一聲,轉身就跑回各家找大人去了。
拖著行李,林芳低頭一點一點小心避開地上的冰塊,擔心滑倒摔跤,慢慢一步一步往林家走去。
看著四散開來的孩子,林芳眉眼含笑,人多好呀,人多才能把戲唱好啊。
大冬天的,不用下地掙工分,又沒啥電視手機這些娛樂活動,人們都在家裡貓冬準備年貨呢。這時候難得有人從省城回來,更何況是大田村第一個省師範回來的,有稀罕的熱鬨可以聽聽,可以看看,誰不來呢!
所以啊,都來吧。
林芳今年第一年出門上學,現在上學包吃包住包學費,一不需要勤工儉學,二也沒機會甚至崗位給林芳打寒暑假工,林芳可以找借口晚回來幾天,那也是林芳全校第一的成績,老師惻隱之心的緣故,但林芳沒借口過年也不回來。
不說這個時代,就是上輩子的現代社會,一個十幾歲省內上學的孩子,過年又有幾個不回家的。不回家,宿舍不能住,租房沒介紹信,借助熟悉的人家,宿管阿姨嗎?
無緣無故過年都不回家,等開學後校園裡的那些流言蜚語找上門嗎?
或者是給林父林母機會,光明正大去學校關懷林芳久不歸家嗎?
而且啊,林芳離開的時候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林芳身懷巨款啊。四十塊啊,在這個時代不是一筆小數目。
林父林母的錢,林芳可以安慰自己心安理得的收著,畢竟這具身子還未成年,作為父母有養育孩子的職責。可林爺奶的錢,林大嬸的棉花被,林二嬸的衣服鞋子,這些呢?
這半年來,林芳也想明白了。冷靜下來細想,不談感情,說句局外話,親戚本就是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林芳不願當個被吸血的冤大頭,可林芳也不想占人便宜,該還彆人的那就還回去。
更何況,隻有人心才能換人心。她不想著自己,那林小弟總要顧及吧。
林小弟願意一開始就無條件堅定的站在林芳這邊,不是先幫了林家再偶爾心血來潮幫上一把,既然林小弟走了開頭,願意和林芳站在一條陣線,那林芳就沒想著去作踐一顆真心,拿真心換真心才公平不是嘛。
林小弟和林芳不一樣,他是男孩子,在農村,千百年來的曆來傳統都是男孩子要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的,林小弟不能在第一年剛出去當兵的時候,就有不管父母隻顧自己的名聲,在這個連上學考試都要政審的年代,何必去賭林父林母的底線,有隱患,早早掐滅不好嗎?
逃避,從來不是林芳的作風。有困難,那就想辦法解決。
有隱患,能逃一年逃兩年,能逃一輩子麼?既然是隱患,那就給滅了。
等林芳磨磨蹭蹭回到林家,院子裡已經裡一層外一層擠滿了湊熱鬨的人。
“喲,這還真是小芳啊?”
“要不是幾個孩子說了,我還真不敢認。”
“這學校真是養人啊,你看看這才不到半年。”
林芳禮貌的一個個叫著嬸子,大爺,奶奶,叔。
等林芳慢慢吞吞打完招呼,林爺奶並著林大伯一家也腳步匆匆的趕來林家了。
“爹,娘,我回來了。”林芳站在院子裡,微笑著和林家人打招呼。
離家半年,看著曾經相處了三年多的林家人,林芳有種恍若隔世之感。
“小姑姑!”
突然一個奶聲奶氣的喊聲驚醒了愣神的林芳,低頭看抱著自己大腿的奶娃娃,這小不點是快三歲的林元浩。
“浩浩?”看林芳叫人,小不點又不好意思的轉身,屁顛屁顛一路小跑,躲藏回挺著大肚子的林大嫂身後。
抬頭看林家人滿臉複雜的,震驚的,不敢認的,一時間半天沒人說話。
“來,來姑姑這,姑姑給你拿糖吃。”
既然沒人說話,林芳索性蹲下,伸出的手心放著兩顆糖,低聲慢慢哄著小孩子。
抱著孩子,林芳坐在小板凳上,大冷天的,難得大家都不怕冷,一直在院子問東東西。
“小芳,你咋回來那麼晚啊,學校不是早放假了?”這是好奇八卦的。
“對啊,小芳給講講省城啥樣?”這是湊熱鬨的。
“喲,小芳你不是去上學了嗎?怎麼還帶那麼多東西回來啊。”這是眼紅說酸話的。
“學校好不好啊?是不是學校發的啊?有沒有林校長說得那麼好?”家裡有上初中孩子的嬸子急忙問道。
“你這不是廢話麼,沒看到這才半年,小芳變得我都不敢認了。這拉出去,說是城裡人肯定都沒懷疑的。”這是看不過去愛懟人的。
林芳小心的給懷裡的孩子剝開糖紙,耐心的一一回答各位嬸子、奶奶的問題。偶爾有不好聽的言語,也裝不聽見。
看一顆糖下去,林元浩已經賴在懷裡,和林芳咿咿呀呀親近起來。
等話題都聊的差不多了,人該來的也都來了。起身把孩子放下扶好,林芳從堂屋拿出行李包,打開取出兩件棉襖,抖開遞給林爺奶一人一件。
“冬天冷,小弟惦記著家裡,巴巴拿了津貼找戰友換了一點羊皮,千叮嚀萬囑咐讓給您二老做身保暖的棉襖。”
紋理厚實,樣式大方的棉襖,解開扣子,內裡是雪白的羊毛,一看就非常保暖。
林芳本想給二老做棉襖的,沒想到林小弟拿臘腸、票據找戰友換了些羊皮,這孩子,林芳一想,正好可以做棉襖內襯。
特意買的耐磨耐穿的布料,又縫了密密的針腳,老人家又愛惜東西,這衣服最起碼穿上好多年不成問題。
“爹,娘,今年皮子實在不多,給您二老做的是羊皮背心,您彆嫌棄。”
其實什麼不夠,袖子內裡又不放羊皮,林父林母這個加個袖子多放點棉花也一樣,隻不過林芳不想罷了。
林父林母的是羊皮在外的背心,內裡趁著一層薄薄的卡其布,也沒放棉花,外麵是一看就暖融融的雪白皮毛。
“建軍津貼一分不拿回來,就買這些亂七八糟的?”林母本來挺高興的,一聽林小弟買的,想著家裡到現在一份津貼都沒拿到,火都不打一出來,怒氣衝衝到。
“你還是做姐姐的,就看著他這麼亂花錢。好好的津貼不拿回來存著放著,就自己瞎胡鬨。”
林母瞪著人,火氣衝天“他年紀小不懂事,你這做姐姐的,就看著他亂花錢,不知道勸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