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克夫的公主(三)(2 / 2)

金珂也不客氣,她讓人在外麵人伢子那裡買了許多善於紡織染色的工人和種地務農的農人,大概有一百來人,皇帝給她的嫁妝清單她也看了,裡麵有太醫、繡娘、廚娘、樂師、舞娘以及精通外交的官員,還有許多身懷絕技的人,可是這些裡麵卻沒有紡織和種地的人,或許是皇帝以為她用不著,所以沒有準備,因為她嫁妝裡的衣服夠她穿一輩子,更何況還有那麼多錦帛絲綢,衣服沒了完全可以讓繡娘給她做。

作為公主,又不擔心挨餓,可金珂的目的是讓夜薑國的人都吃飽,這樣哪怕她百年之後,兩國也能和平相處近百年,也算是完成了楊巳琚的任務。

不止紡織工人和種地的農人,金珂還帶了許多教書先生,要問她為什麼帶這個,當然是給她以後的“兒子”準備的,中原文化講究禮儀,儘管古代教書先生大多有些固執己見,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尊師重道、為國為民的思想深埋心底,相信新的夜薑國王經過他們的教誨,肯定不會再有奇葩的強盜邏輯,隻知道強取豪奪。

所謂人類文化的傳播,教育為先,金珂帶的教書先生不少,要是以後有機會,讓夜薑國來一次“漢化”。

聖旨下後,皇帝便將和親的事交給禮部,整個皇室和貴族上層都準備起公主的嫁妝,雖說魏淩公主不是同一回嫁人,嫁妝早就是備好的,可這次嫁的卻不是普通人,而是代表大瑾國去夜薑國和親,嫁妝的規格要再加厚幾層。

金珂待嫁期間,皇後和各宮娘娘以及楊巳琚的兄弟姐妹都來給她添妝,她的宮殿門檻都快被踏破了,一時間,她多了很多珍貴寶物,金珂望著堆成山的金銀珠寶奇珍異寶,長籲短歎,可惜啊!可惜!她帶不回去,不然,就發財了。

最後,金珂在和親時,嫁妝整整裝了五千多架,裡麵金玉珍寶,奇佳藥材還有絹帛錦綢、樂器瓷器詩書經文應有儘有。

為了不讓公主受苦,皇帝皇後又多加了工匠、木匠、太醫、繡娘廚娘和樂師各個方麵的能人若乾,金珂親自去看過,嘖嘖不已,由於有楊巳琚的記憶,她很清楚,比起前幾次魏淩公主出嫁時的十裡紅妝、盛世花嫁,這次和親,比以前更加盛大。

金珂出宮的日子定在一個月後,這期間,她被皇後叫去了一趟,在皇後望著她遺憾而不舍地感歎了幾句後,拿出了繡貴妃在世時給魏淩公主做的嫁衣。

在金珂看到那套如浴火鳳凰般尊貴華美無雙的嫁衣時,驚訝之情更是達到了頂端。

複又一想,為何在魏淩公主前幾次出嫁時皇後沒有拿出來,心下不解的她詢問了出來。

而皇後溫和一笑,那張其貌不揚的臉上滿是敬佩,她用自己的摸著烈火般絢爛燃燒的嫁衣,滿含感慨地道了句“繡貴妃知書達禮,心靈手巧,可惜天妒紅顏,當年她並沒有繡完這套嫁衣,後來在臨危之際,將繡了一半的嫁衣交給了本宮,本宮本來想在你出嫁前找繡娘繡完。”說道這裡,她有些歎息“誰知道,這身嫁衣采用三百多種繡法製成,每一針每一線都是固定好的繡法,要是錯了一針,那麼,這身嫁衣也會毀了,本宮不忍如此,心想,這是貴妃心血之作,要是因此毀了,本宮的罪過便大了。”

“本宮一直在尋找繡技能與貴妃持平之人,要是找到此人,這身嫁衣也會繡完,到時候你出嫁也會穿上,也不負貴妃當初對本宮的信任,將這麼重要的事交給本宮。”

“可好幾年,一直沒有傳來有繡技高超之人出現,就是有些流言出來,等本宮讓人去證實時,卻也是嘩眾取寵之技,難以入目,直到拖到了你第三次出嫁時,本宮在關外之地才找到一人,繡技高超,其雙麵異繡本宮一看就有貴妃之形,因此,本宮在慎重考慮之後,才將這身嫁衣讓那人補繡。”

複而,她感歎一聲,慶幸而語“還好那人出現,若不然,等你離開中原去往那蠻野荒地,貴妃的心血也隻能白費了!”

金珂聽了皇後的話,在感歎繡貴妃母愛之心和皇後心胸豁達的同時,又對那個繡技高超的人很感興趣。

她問“母後可曾知道那人是何人?”

心下有些小九九,楊巳琚兒時也是跟著繡貴妃學過繡藝的,什麼杭繡、蘇繡、蜀繡、雙麵繡委托者都涉獵過,可記憶裡,繡貴妃好似身體一直就不好,也沒有多少精力教委托者刺繡,又因為委托者心性貪玩,靜不下心來,皇帝還寵她,雖說對繡藝多有涉獵,可也沒有學的多深,楊巳琚的繡藝在這裡雖不算什麼,對於她那個世界來說卻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不知道她以後離開的時候能不能繼承楊巳琚的這一身繡藝。

對於技能手藝的學習,金珂心裡雖然不如對修煉那麼執著,可要是能夠學到一些技能,對於她以後的任務完成多多少少是有些幫助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