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星之所以點這道菜,是因為當初她在關中的時候曾吃過幾次,覺得很不錯。
這兩道菜裡都用了大量的蒜泥和蒜汁,氣味難免有點衝,許多自恃身份的人都不太會在外麵吃,所以孟陽才有這話。
這頓飯三人吃的都很撐,旅途疲憊儘去,如果不是有事要辦,都覺得自己簡直還能再跑一千裡!
稍後三人分頭行動,廖雁去本地最魚龍混雜的地方打探消息,白星的外貌頗具迷惑性,又是個年輕姑娘,就去衙門附近探聽。
孟陽在這上頭幫不上什麼忙,就回房取了話本,琢磨著找幾間書肆問問,看能不能賣出去?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氣,其實他也不太確定自己寫的東西符不符合綏山城百姓的口味……不過正好也可以看看本地賣的最好的話本是個什麼樣子,如果不難的話,自己完全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仿寫幾本嘛!
“小二哥,請問本城最受歡迎的幾家書肆是哪些呀?”此時酒樓中的食客已經散的差不多,孟陽就找了過來收拾桌子的小二問話。
那小二見他們剛才出手大方,自然樂的奉承,當即很熱心的說了幾家書肆的名稱,又詳細指明地理位置。
末了,還添了一句,“其實您若有什麼想要的東西的話,大可以吩咐小人去買,倒也不必勞累跑一趟。”
不過若真打發他們去買的話,少不得要給幾個賞錢。
囊中羞澀的孟陽對他們見縫插針賺錢的本事歎為觀止,當即謝絕了對方的好意,揣著話本出門而去。
再說白星,也是一路打聽,直奔州衙而去。
各地衙門大同小異,基本也都坐落在本地中心,所以隻要摸準大體方位,撲過去準沒錯。
州城又與縣城大不相同,不僅道路更寬,商鋪更多,就連駐紮的官兵衙役數量也翻了不知幾番。
可即便如此,白星還是覺察到有一點異常。
她以前也曾走過許多州府大城,自然知道正常情況下的駐防該是什麼程度,可眼下綏山城內的巡邏人數遠超正常水平,顯然是在防備著什麼。
莫不是為了宋老大和馬老二?
但她馬上又覺得不太可能。
像宋老大和馬老二那等貨色,若放到縣城之中,可能令當地官員如臨大敵,可放到偌大州城之內就明顯不夠看,遠不至於讓本地知州如此戒備。
看來是出了自己還不知道的彆的事情,而且極有可能是大事。
想到這裡,白星立刻從街邊買了一頂鬥笠戴上。
白鷂子手上也是沾血的,合作過的衙門自然知曉她講道理,但沒合作過的就未必了。
小地方的人有可能認不出她來,但綏山城畢竟地廣人多,往來的江湖客也不在少數,難保沒有人認得自己。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自己拿彆人當目標,焉知沒有人拿自己當目標?彆到時候沒抓到宋老大和馬老二,自己反而先被衙門盯上了。
白星照例去衙門對麵的茶館喝茶,也不用主動開口問什麼,早有四周的大嗓門低聲討論,倒叫她不費吹灰之力,就聽到了自己想聽的。
江湖上快要出大亂子了。
這事還要從頭說起:
習武之人的出路很有限,像白星這樣獨來獨往的遊俠其實隻在少數,大多還是喜歡抱團,要麼成立一個什麼門派,要麼就幫忙看家護院替人做些押送的營生,久而久之,難免有些人打出名號來。
如今江湖上有兩個鏢局:南紅枝北黑風,以長江天塹為限,各自盤踞。
可是人的貪欲是無窮無儘的,前頭三二十年風平浪靜的日子過後,就有一部分人躁動起來,想擴大地盤。
然而,這麼多年下來,現有的地盤早已被瓜分乾淨,有人想擴大就勢必要損害他人的利益,時間一長,兩邊摩擦頻起,鬥爭日益頻繁。
而綏山城恰恰就在長江以北不遠處!
白星把事情經過聽了個大概,大約就是紅枝鏢局的人手撈過界,在長江以北搶了黑風鏢局的營生。
這種事在江湖人看來就跟打臉差不多了,黑風鏢局也是自恃有身份的,怎麼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於是直接就帶人乾翻了紅枝鏢局的隊伍……
但就這一件事來看,似乎是紅枝鏢局不仗義,可要再往前推,兩邊不仗義的事情又能分彆扒拉出來大大小小幾十件。
這麼多年過去,恩怨情仇層層堆疊,真正的起因早已無法追究,誰是誰非神仙也說不清。
其實兩邊人打歸打,鬨歸鬨,白星並不大在意,也沒打算摻手。
但事情麻煩就麻煩在:她跟黑風鏢局二當家有舊,偏偏自己來到這邊的風聲又已經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