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府試(二)(2 / 2)

在書院時,王夫子專門總結過每次考試錄取比例。以前讀書的人不多,府試隻錄取五十名學子。文正帝繼任以後,頒布各項讀書政策,讀書的學子一下子激增,相應的錄取名額也翻了一倍,統共錄取前一百名。不過即使多了一些,但競爭仍然很激烈。

卯時一刻,貢院開門,數千名考生依次接受初查,魚貫入場,在四名執燈衙役的帶領下,分彆進入四個考場,又在門口再次接受衙役的搜身檢查,方才進入考場。

這次檢查與縣試相比更為嚴格,一旁的衙役把顧馳身上的長衫翻來覆去檢查,就這還不放心,全身搜查一遍,方才結束。所幸進入四月中旬,天色已經暖和,如果是在秋冬季節,這麼一小會兒也可能引發風寒。

即便檢查流程更加嚴格,互結和具結都增加一人,甚至不能攜帶考籃,但是每年還是有一些作弊的學子,在胳膊大腿上麵寫上文字,或者在衣衫內裡和鞋墊下麵夾雜小抄,手段層出不窮。

但負責檢查的衙役明顯經驗更為豐富,他們什麼人沒見過,有問題的學子絕不會放過一個。

這不顧馳檢查過後,正在一旁穿衣衫,就看到某位學子被架出去。看著他淒慘的哀求和威武站立的衙役,大家都不敢存僥幸之心。

這事一出,有好幾位學子偷偷離開隊伍,回到馬車裡,估計是處理自己衣衫裡的紙條。

顧馳搖搖頭,不再看他們,進入考棚裡的前一刻,扭頭找尋顧父的身影,衝他擺擺手,按照考引尋到自己位子。

這次他的座位與縣試不同,他要和其他縣案首坐在第一排,正對著知府等考官。名次越好,越要經曆更嚴格的考驗。

十多位案首基本已經落座,顧馳打量幾眼,當然不止他,大家都在互相觀察對方。

基本上都是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少年,也有個彆看起來要大幾歲,但總體還是十一二的少年。

顧馳暗暗心驚,他研究過前朝和本朝縣案首的年齡和籍貫,以往案首雖仍以年輕學子為主,但也有那麼三四個上了年紀的考生。

而自從朝廷大力提倡讀書,學子的年齡更加年輕化,真才實學的學子冒出頭,這也側麵反應了科考的競爭更大,更新換代更快,想要在這麼多優秀的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也更加困難。

知府是主考官,坐在中間,頗具威嚴,不苟言笑,給人一股壓迫之感。旁邊坐著府學的學政、教授等幾位副考官,一股文雅氣息流露出來,共同監督。

這也是文正帝的一項舉措,不把所有的權利放在知府一人身上,既有官府的人,還有書院的人,相互製衡,共同評判,保證相對的公平。

顧馳不得不承認,文正帝當真有治世之才,前朝國力衰敗,民不聊生。

文正帝繼任之後,大力發展經濟,摒棄“重農抑商”的思想;體恤百姓,免除兩年賦稅;大力提倡讀書,在全國各地修剪書院,普及教學,減少束脩,設置獎銀,保證讀書人的利益和公平。

考生入場完畢,衙役分發試卷,鼓聲響起,考棚裡立即安靜下來,除了呼吸聲和衙役巡視的腳步聲,再無其他動靜,科舉考試正式開始。

第一場考帖經,主要是根據上下文填補,考察學子的背誦和對文章的熟練能力,倒是不算難,隻是題量大且細致。

出了上句補下句,出了後句補前句,如果掌握不熟練或是一時沒反應過來,亦或是將兩篇文章混淆,就容易寫不出來。有時還會出現比較冷門的文章,如果考生沒有完全背誦,就會遺漏過去。

最重要的是,不僅僅會背,還要完全默寫正確。這看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困難。其中有些字筆畫繁多,結構繁雜,多一點兒或者少一點兒,寫錯一個字就不得分。同時不僅寫對,還要寫的好看乾淨,側麵也考察了學子的書法能力。

顧馳自然不敢粗心大意,每寫一部分,就回過頭來仔細檢查一遍。這是因為最後一次性檢查時,容易頭昏腦漲,有時就會檢查不出來錯誤,所以顧馳養成了這種習慣。

因著離考官們近,幾位考官自然發現他的動作,這個孩子倒是有趣,旁邊的學子都是埋頭苦寫,而這位學子的方法和彆人不太一樣。

主考官,也就是宛陽府劉知府,目光移到顧馳身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