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人解釋:“瑞亞想要用這部作品來贏回藝術家的心,她厭倦那些商業價值的吹捧了,她渴望重新證明自己。再說,瑞亞根本不在意這多十億還是少十億的票房,但我們必須在意!”
到了今天,好萊塢絕對不可能會有人質疑瑞亞·諾倫的票房號召力。
福克斯的猶疑不是出於不滿意,而是出於貪婪。
他們想要在這部電影裡獲得像《指環王》、《哈利波特》那樣的收益,連《天才雷普利》都已經滿足不了胃口。
這是瑞亞·諾倫親自喂養出來的資本野心。她撈金的手段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瑞亞第一次亮相銀幕,就用天才得新人演技讓好萊塢眼前一亮,如今她還是能讓好萊塢大開眼界,他們是因為瑞亞才知道,原來電影竟然能這麼賺錢!
連續兩部IP的瘋狂票房把他們砸暈了。
這讓他們對《佩吉·卡特》懷抱極高的期待。但這部電影確實有彆於那兩個大製作。
現在福克斯想到的辦法就是,在維持瑞亞女主演的基礎上,好好利用“美國隊長”這塊招牌。
會議室裡響起一聲咳嗽,有人清了清嗓子:“現在修改剪輯還來得及。”
“你試試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麼說。”朱莉·安查爾微微冷笑。
那個強迫症導演是反複打磨後才確認了這一版本,他是對新技術愛不釋手,也對出片效率驚歎不已。
但要是再讓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重新改一次,他也會翻臉。或者說,他根本不會同意。
他在意的是作品的質量,而不是福克斯的看法。如果一定要尋求誰的意見,斯皮爾伯格也隻會聽瑞亞的。
這本來也是真我製片公司主導的。
“朱莉,你和瑞亞的關係……或許你可以向瑞亞提一些建議——”
“我覺得瑞亞不需要建議。”朱莉·安查爾這次直接打斷,她坦然接受自己和瑞亞·諾倫親近的說法,這確實事實。
然後她轉變成強硬的姿態,說出從瑞亞那裡學到的話:“需要建議的是你們。聽著,詹姆斯·邦德也沒有每一次都愛上007女郎,那隻是刺激劇情裡的調劑。‘美國隊長’也沒有因為愛情就忘記拯救世界——”
“‘佩吉’也不會。”
“如果男人的電影可以壓低感情戲的分量,那麼女人的電影也可以。”朱莉·安查爾反駁:“愛情、婚姻、家庭不是女性電影唯一值得討論的東西。”
她似乎受到一些感觸,乾脆地評價道:“這就是一部他媽的好電影!瑞亞酷斃了,‘佩吉’在裡麵秒殺!”
“彆被那些因素影響了判斷力,如果你們那麼在意電影票房,就牢牢記住一件事,我們有瑞亞·諾倫!這就夠了!”
換作一年以前,這句話還沒有那麼說服力。好萊塢的廠商和院線僅僅是認同瑞亞的票房價值。
但是進入2000年後,他們都要開始崇拜那個掌控娛樂業的女明星。
她完全足以抵抗那些電影製作中長盛不衰的套路定理。
所以今天,朱莉·安查爾的話能夠鎮住人,一個“瑞亞·諾倫”的名字就代表了莫大的威懾力。
隻是瑞亞在其他領域事業上的側重讓人隱隱不安,那些跟著瑞亞·諾倫上船的好萊塢人不由得擔心自己會被忽略、輕視。
也不是沒有媒體在電影預測中隱晦地指出瑞亞的“走偏”。當初的好萊塢女孩確實走向了世界,美國總統候選人在競爭中都不忘給她的電影做宣傳。
隻是他們無法確定,這對她的作品來說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這裡麵的懷疑有一部分就是來自對這種超乎想象優秀的驚歎和不理解。
她為什麼能實現這麼多的成功?
她真的還能繼續保持這種不可思議的贏麵嗎?
人們不斷拔高的期待裡,既有對奇跡式勝利的仰慕,也不乏對瑞亞·諾倫落敗的微妙渴望。
阻止媒體唱衰的,就是瑞亞無數次的電影票房豐碑和各大電影獎項。她都不需要用權勢壓人,也能堵住很多質疑。
這種壓倒性的誇讚和稱頌已經持續很久了。
但是完美女王隻要有一絲敗落的跡象,那些揣測、指責、謾罵就會蜂擁而至。
畢竟這個亂七八糟、什麼事都會發生的時代讓所有人都變得焦慮。人類本身的競爭壓力已經夠大了,現在還要再冒出來“新人類”——
大眾其實就在等待一個宣泄口。
《佩吉·卡特》的電影是其中最受矚目的視野焦點之一。
這讓包括福克斯公司在內的所有人都感到焦慮。
而且,回到爭議的原點。
這到底還是好萊塢第一部以女性為主的動作電影,加上曆史的背景,這也還是女主電影。
瑞亞甚至在電影裡明目張膽地蓋過了“美國隊長”的風頭——
前段時間好萊塢的反性騷擾女權運動鬨得沸沸揚揚,但觀眾真的做好接受一個“女英雄”的準備了嗎?
在那些沒有發聲的、沉默的螺旋裡,他們又會怎麼看待瑞亞帶來的“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