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孫子說到考功名,賈敬忽然就來了興致,他自然知道這個孫兒自成婚之後就仿佛開了關竅,在讀書上頗有天賦,要去考功名也是指日可待,因此心裡著實又活動了幾分。
當然,為了再增加一些說服力,達西又從袖子裡拿出一張圖紙,正是他根據後世的技術又結合如今的工藝水平,設計改進出來的一款加了瞄準器的連弩。
這是在諸葛連弩基礎上,又根據現有的工藝進一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一款千裡鏡和扳機。
這樣一來,隻要把裝著箭弩的彈夾裝到弩上,然後通過瞄準鏡瞄準,再一下一下扣動扳機,就可以連續射出彈夾裡的12支弩。這個弩的射程和準度以及發射速度都有大大的提升。
寧國府好歹也是軍功起家,即使賈敬走了從文的路子,對這些兵器也是了解幾分的。
所以他隻看到圖紙,就知道這東西好在哪裡。
正好孫子說道西南和西北兩處都有外患,如果朝廷要是有了這樣的□□,總比以往那種需要一隻一隻拉弓射箭的普通弓箭要強上許多。
如果以寧國府的名義把這張圖獻給朝廷,那麼他這襲爵的折子遞上去,不說保證當今萬歲施恩不降級,也許還會升上兩級也不一定。
這會兒賈敬忽然有一種賈家終於有了後的欣慰,不過他依然沒在表麵上流露出多少情緒,倒是開口問達西,“這東西,你是從哪裡得來的?”
當然是他自己畫的!但也得有個叫人信服的緣由。
“孫兒雖然記得祖父的教導,每日裡都有刻苦攻讀,但是學累了的時候,也會看一些雜書。
正好看到了書中有記載諸葛連弩,孫兒覺得有興趣便想試著打造一個玩一玩。
得到那個弩之後,又湊巧手邊有一個千裡鏡,就想著是不是把千裡鏡裝到弩上,會更方便瞄準。
就這麼一步一步的嘗試著改進,結果不但□□的射程增加了一倍,準度和速度也有改進。
而且我設計的那個裝□□的彈夾,雖然一個裡麵能裝十二隻,但是體積也不大,更換起來也更方便。再把幾個彈夾用布條連成串,一個士兵身上背十個八個的也不在話下。”
一個彈夾十二支□□,一個士兵帶十個,那麼也就是120支,何況隻是換彈夾還那麼方便。
也就是兩軍對戰的時候,雙方的弓箭手互射,敵人一支一支的搭弓射箭,他們瞬間就已經射出去十幾甚至幾十支。這其中的差距和優勢可想而知。
越想越是妙,賈敬終於忍不住連連叫好,當即就吩咐達西研墨他要寫折子。
達西卻沒有馬上行動,而是提醒了一句,“祖父,這件事情需不需要先跟西府那邊商量商量,畢竟那邊老太太還在。”
他早已經深刻的領悟到這個時代孝道的威力,所以哪怕賈敬年長於賈赦和賈政兩人,但畢竟那邊兒還有個賈母,到底也是長輩,如果要是越過長輩不跟那邊打個招呼,生怕賈母會鬨出什麼事端。
誰知賈敬對此卻毫不在意,直接大手一揮就對達西說:“就連朝廷都講究後宮不得乾政,老太太到底內宅婦人,又豈可輕易插手朝中大事。
再說,我們寧府在賈氏一族本就居於長房,還是幾輩子的族長,等到我上了折子,朝廷讓你襲了爵,這族長職位恐怕也要落到你的身上。”
賈敬對達西這個唯一的孫子是寄予了厚望的,但可惜達西卻不這麼想,他對於當族長這事並沒有什麼想法。
因為他本人都還沒有習慣這種宗族聚居的生活方式,更加沒有信心能夠勝任族長這一職責。
因此他趕緊推卻,“關於族長一事,祖父還要聽孫兒說幾句話。孫兒如今也不過十六,距離弱冠也還要好幾年。恐怕孫兒擔任族長,也壓服不住族中諸位長輩,尤其是西府的諸位長輩。
另外,孫兒一心還想著要考取功名,到時候還想要在仕途上往上走一走,如果孫兒同時還要肩負族長之責,隻怕族中庶務對孫兒來說也是拖累。”
本來賈敬聽孫子說怕不能服人的話,賈敬心裡是有些不喜的。他們寧國府這一支可幾輩子都是族長,哪裡就不能服眾。
可是再一聽孫子的誌向,他心裡倒是有了幾分計較。
如果孫兒想走仕途,那麼族裡的這些事兒確實有可能成為孫兒的拖累,既然這樣,他們家把族長之位讓出去又何妨?
這位敬大爺也是個乾脆的,既然有了決斷,當下就提筆寫了一封折子,交代人遞上去之後又馬上吩咐大管家賴升開庫盤點庫銀。
賈敬和達西兩個人說話是背著其他人的,他們說了什麼再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所以一聽太爺剛回來罵了家裡大爺一頓,第二個吩咐就是要開庫盤點庫銀。
弄的一家子上下都以為賈敬這是被賈珍給氣著了,覺得是因為知道了賈珍的胡鬨,怕他把家底敗光,所以回家得先看看家底子還剩多少。
不過不管怎樣,他都是家裡的太爺,是比賈珍更加說一不二的存在,所以幾位管家也不敢質疑,隻能乖乖的開庫盤點。
幸好賈敬出家也不過幾年的功夫,賈珍即使無法無天的成日裡胡鬨,也沒來得及把寧國府的家底敗出去多少,因此府裡的壓庫銀子足足還有50萬兩。
可惜這點兒東西也不夠還錢的,要知道當日寧國公可一下借了朝廷60萬輛。
於是達西再次開口建議,要把府裡一些用不上的大家夥,尤其是那些沒什麼用的玩器全都賣了湊銀子。
“那些東西平日裡咱們家也不用,大多都是擱在庫房裡落灰,便是賣出去也沒什麼妨礙。
再說隻要咱們家的田地產業還在,隻要好好打理,將來總能再攢出一份家業。”
軍功起家的寧國府,庫房裡好東西多的是,確實對於賈敬來說那些東西也是擱著庫裡落灰。何況是區區10萬兩,不用賣多少東西,銀子也就湊出來了。
看到賈敬這麼好說話,達西又乾脆趁機提議,“咱們府裡總共也沒多少人,現在父親又一下子病倒,不如趁這個機會開恩放出去一批下人,也就相當於給父親祈福了。”
賈敬對於今天孫子的表現那是十分百分的滿意,也不過開恩放幾個下人的事,他根本就沒怎麼思考,大手一揮就同意了。
“我看你父親這一倒下,你那母親也不是個能擔事兒的,這府裡將來還得靠你們兩口子,到時候該怎麼著就你們夫妻兩個看著辦。”說著略一思索就說,“至於你那繼母,就叫她帶著她那妹子好好照顧你父親就好。”
這麼明顯的遷怒,達西自然聽得出來,不過他也不會為尤氏說什麼話。
他跟娜娜兩個人肯定不會苛待尤氏姐妹,但同時也更不希望有一個長輩天天壓著他們頭上指手畫腳。
尤其現在娜娜每天還要站在旁邊伺候彆人吃飯,每每想到這一點,就讓他心疼不已。
現在他所求的就是讓賈敬把尤氏壓下去,以後他們會好好照顧這位繼母,但是卻不能讓尤氏仗著長輩的名義作威作福。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也就不再需要多說什麼。
賈敬不把尤氏放在心裡,其實旁的事情能入他心的也不多,比如那賣東西湊銀子的差事也隨手就交代給了孫子。
對於達西來說,打理產業從來都不是什麼難事。因此隻不過便賣一點東西,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
首先,他就把庫房裡那些西洋玩意全都挑揀了出來。什麼跟一扇門板一樣大小的西洋玻璃鏡子,還有幾個萬花筒、八音盒之類的又貴又不實用的小東西全都拿出去賣掉。
這些東西在達西和米娜眼裡都是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彆人不是啊,他們就覺得這是金貴東西,所以一出手就有人搶著買走了,一下子就得了三四萬銀子。
剩下的一些,兩口子就找了一些他們不喜歡的金銀器皿,還有那些又大又沒用的家夥事再加上幾件古董,出去折便了幾萬銀子,跟之前的湊一塊,好歹湊出了10萬兩銀子。當然這些對於寧國府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麼。
賣東西也就用了三五天的時間,達西就把十萬兩白花花的現銀交給了賈敬。
賈敬一看六十萬兩銀子湊齊,心裡不住的滿意。隻是又聽說孫子到底賣了什麼東西,尤其是那些西洋玩意兒全都給賣了,難免有些可惜。不過但到底已經發話,這個家將來就要交給孫子,所以也沒多做言語,直接就把銀子準備好隨時歸還國庫。
賈珍這件醜事兒不管怎麼壓也早鬨得沸沸揚揚,外頭的那些人都知道了內情,就連當今萬歲收到賈敬的折子,也聽到了一些風聲。
這位萬歲爺頭上還壓著個太上皇,心裡早就看他們這些老牌勳貴不順眼,卻要拿他們奈何不得。如今看到寧國府在當家人病倒之後,馬上有眼色的交還了庫銀,心裡倒是對他們的印象好了三分。
尤其當這位皇帝看到那連弩的設計圖,以及賈敬提到他們府裡已經有了一個打造出來的成品,還說如果萬歲爺需要可以當場試驗之後,馬上就興奮起來。
畢竟朝廷外憂內患不是說著玩的,他這個皇帝手裡不但缺銀子,同時也缺少精兵良將。
如果這把連弩真的跟折子上說的那麼好用,那麼大夏朝的戰鬥力一下能提升好幾個等級。
所以皇帝立時也顧不得什麼,馬上叫身邊的太監宣了賈敬和他那個孫子賈蓉,叫他們帶著那個連弩進宮。
□□的事兒家裡除了米娜之外誰都不知道,他們隻知道忽然來了聖旨傳賈敬和賈蓉一同入宮,都以為是因為賈珍忽然病倒,皇帝叫他們是為了府裡爵位的事情。
於是一家子上下都在等著消息,看看蓉哥兒到底能得到什麼結果。
當然隻除了尤氏之外。
尤氏可知道她一個繼室,男人當家做主的時候還好,現在男人一倒下跟死了也沒什麼區彆,那這家裡哪還有說話的地方?
因此心裡對賈珍病倒的事情更真實了幾分,但同時對尤二姐的恨意也更加重了幾分。
米娜才不管彆人,她隻安安靜靜的站在尤氏身後,等著外頭的消息。
西府那邊當然也要關注寧國府的結果,不時就派人過來打探消息,甚至後來賈璉和王熙鳳兩口子竟親自上門,說是幫忙料理。
賈璉負責外頭的事情,王熙鳳則進到裡麵陪著尤氏和米娜聽信。
終於等到太陽西斜,賈敬和達西祖孫兩個總算是帶著一隊天使回到了寧國府。
一看有皇聖旨,賈璉趕緊指揮著管家擺上了香案,又闔家一起接旨。
米娜跪在最後,暈暈乎乎的聽了半天,最後總算勉強總結出來大概聖旨說的意思。
那位皇帝的意思是說,寧國府幾代功勳,現在三等神威將軍賈珍忽然重病不起,原本他是想不降等叫其子賈蓉襲爵。不過寧國府還是忠君愛國的,不但主動交還了庫銀,而且還上交了神兵利器。所以皇上特地加恩寧國府,給了賈珍之子一個伯爺的爵位,且三代後始降,並特意開恩寧國府不必改規製,直接把牌匾換成了敕造寧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