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章 商討(2 / 2)

“要是真的的話,到時候我們怎麼辦?”這要是之前周誌剛還住在自己家那會兒,鄭娟絕不會問出這樣的話來。

可她是在太了解王重了,王重肯讓周誌剛搬去自己家住,已經是做出讓步了,可在經曆過上次的事情之後,王重最後做出了讓周誌剛離開自己家的決定,可見他已經對周誌剛徹底失望了。

“該給錢給錢,該看醫生看醫生,該請保姆就請保姆唄!”王重風輕雲淡的說道。

“請保姆麼?”

“不然怎麼辦,反正我是做不到日複一日親自照顧的,你也不許去。”王重道。

一是對周誌剛有意見,二是因為這活又累又臟,而且周誌剛一個大男人,鄭娟照顧起來肯定不方便。

要是李素華的話,王重根本不會有意見。

“他不是還有個大兒子和最最疼愛,一直奉若掌上明珠的女兒嗎,讓他們照顧他去。”王重沒好氣的說道。

“秉昆!”鄭娟側身看著王重,抬手輕輕扯了扯王重大臂上的衣服。

“還不興我酸上幾句啊!”聽了這話,鄭娟沒好氣的斜了他一眼。

“行了!你也彆太擔心了,這些現在還都隻是我們的猜測而已,未必真的就會這樣。”

王重送上一個讓鄭娟安心的眼神,說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再說了,他那麼不待見我,我可不想去他跟前找不自在,沒得到時候一個沒忍住,又和他對著乾,把他給······”

“哎!”鄭娟無奈的歎了口氣,“那到底是你爸。”

“到時候再說吧!”王重沒有和鄭娟繼續這個話題。

說到底,還是這具身體的因果。

雖說王重一直很喜歡魯迅先生的那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彆人去說吧,也不在乎彆人對他的評價,可鄭娟和孩子們卻做不到如他這般。

到了家,把車停進車庫,兩口子回到客廳,看了看時間,已經是將近十一點了,周聰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手裡捧著本書,看得正認真。

聽到停車的動靜時周聰就趕緊放下書,迫不及待的迎了出去。

“爸!媽!”

“弟弟妹妹們呢?”鄭娟問道。

“都已經回房睡覺去了。”

“奶奶怎麼樣了?”周聰關心的問道。

“沒什麼大問題,不過你爸不放心,就先讓你奶奶在131裡頭先住著的,已經約好了,明天再給你奶奶做個全方位的檢查,確定真的沒問題之後再接她出院,正好明天星期天,你帶著弟弟妹妹們一塊兒過去,順便還能瞧瞧你馬爺爺。”

“好的媽!”

“好了,時間不早了,早點去睡吧。”

“嗯!”聽到李素華沒什麼大礙,周聰也鬆了口氣,心裡懸著的石頭落了地。

兩口子都沒告訴周聰周誌剛的事兒,主要還是怕周聰擔心,晚上睡不著覺,到家前兩人就商量過了,周誌剛的事兒,等真的確定下來的時候再把這事兒告訴孩子們。

免得現在讓他們跟著擔心。

次日,周秉義和郝冬梅也早早趕到了醫院。

好在李素華真的沒什麼大問題,就是受了刺激,還有就是血壓有點高。

倒是看著挺正常的周誌剛,才是真正的有問題,王重找的老專家已經可以確定了,周誌剛得阿爾茲海默症概率極高,而他對王重一家人的選擇性遺忘,極有可能就是早期的症狀體現之一。

當天下午,王重就把周誌剛和李素華送回了光字片。

沒過幾天,馬守常出院了,王重特意去接了老兩口,把他兩送回了住處。

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過去,冬日漸漸退去,春風拂遍大地,積雪消融,溫度也在日漸上升。

好在周誌剛這邊情況暫時還沒有惡化,目前仍舊隻是不認識王重一家,對自己還有一個老疙瘩以及三個大孫子,一個大孫女兒完全沒有印象。

打上回把周誌剛和李素華送回光字片以後,王重就再也沒回去過,就鄭娟和周聰回去過幾趟。

幾個小的也不願意回光字片。

吉春大學新校區的施工圖已經過了方案階段,由喬春燕領導的建築公司接手,挖掘機,推土機還有大貨車已經提前進場,準備開始平整場地,對基礎動工了。

雜誌社那邊的銷量日趨火爆,出乎王重預料的是,《龍蛇演義》的火爆程度竟然還要超過洪荒,短短幾個月的功夫,《洪荒》雜誌的月銷量,隻是在江遼省,就已經達到了五十萬冊。

雜誌是周刊,每周一更新,一個月四期,平均下來,一期就有十二萬五千冊的銷量。

幾個月下來,總銷量早已破百萬。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的增長之中,邵敬文特意找人做過時常調查,《洪荒》雜誌的主要消費人群,整體趨向於年輕化。

當初合作的時候,邵敬文自己說的,出版社的事兒王重可以完全不理會,隻要負責好稿子,定期交稿,完全可以當他的甩手掌櫃。

可當雜誌銷量日趨火爆的時候,一把年紀的邵敬文哪裡還顧的過來,很多事情隻能王重親自上陣。

這天,王重去雜誌社找邵敬文,打算和他商量找職業經理人還有工作室的事兒。

一進門,就看到了坐在邵敬文辦公桌對麵的馮化成。

“秉昆?”見是王重,馮化成的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你怎麼在這兒?”見到馮化成,而且還是在邵敬文的辦公室裡頭,不由得不叫王重多想。

“你姐夫是我請來的。”邵敬文直接道。

“咱們雜誌社什麼時候連載現代詩歌了?”王重故意問道。

馮化成是個詩人,是個現代詩人,就算他在古詩詞上也略有早已,就算是要寫詩,也犯不上找他呀。

“開什麼玩笑。”邵敬文笑著道:“咱們主打的是武俠仙俠類型的,連載現代詩歌做什麼。”

“我特意過來,就是想感謝邵主編,若非他的引薦,我也不可能這麼順利的加入作協。”馮化成說道。

邵敬文道:“馮先生,要不咱今兒就先到這兒吧,等改日有空,老朽再設宴款待。”邵敬文笑著下起了逐客令。

“不不不,是我設宴感謝才是。”

兩人客套來客套去的,

“既如此,那我就先告辭了。”馮化成衝著邵敬文拱手微微躬身一禮,又轉身和王重打招呼:“秉昆,那我就先走了,不打擾你們談事情。”

“慢走,不送。”王重翹著二郎腿,態度一般,衝著門口引手道。

馮化成出去之後,還不忘把辦公室的門給帶上。

“怎麼突然過來了?”邵敬文取出個茶缸,放入不少茶葉,從暖水瓶裡倒出熱水,端著茶缸走到王重身邊,放在他身前,然後走到對麵坐下。

“上次和你說的事兒考慮的怎麼樣了?”兩人之間的關係,也不需要客套啥的,有啥直接說還更好。

“職業經理人確實不錯,不過想要找到合適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有過相關工作經驗的不好找,沒有過經驗的又太年輕了,不夠成熟穩重。”

關鍵是出版社這行吧,大多都是國營的,有編製,王重和邵敬文的《洪荒》,算是這行裡第一批吃螃蟹的。

“你同意就行了,這事兒不著急,咱慢慢尋摸,你現在還沒到下不了床,腿腳不能動彈的地步,還頂得住啦。”

邵敬文被這話說的一愣,隨即哭笑不得的指著王重,無奈的搖搖頭。

“你小子……”

王重又說道:“還有個事兒,想和你商量商量。”

“啥事兒?”

“你在雜誌社乾了那麼多年,就咱們江遼省,在這行裡,你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人緣好,交友廣闊······”

“打住打住。”邵敬文趕緊擺手打斷:“馬屁就不用拍了,直接說事兒。”

“嘿嘿,我想多在咱們雜誌社下邊增加一個原創工作室,我來出創意,大綱,你呢,就負責幫忙找合適的人代筆,你覺得怎麼樣?”

“這怕是不太好吧!”邵敬文皺著眉頭,有些不大讚同。

邵敬文的年紀較大,如今也退休多年,幼時上過私塾,也接受過新式教育,可在某些事情上,還是有堅持的。

“現在都是新社會了,怎麼還能用那些舊的眼光來看問題呢。”王重理直氣壯的道。

邵敬文道:“這……不能一概而論吧?”

王重卻道:“老邵啊,凡事都是有兩麵性的,你就說眼下把,咱們國內的文壇中,鄉土、寫實、暗諷等流派大行其道,極受歡迎。

可現在不同了,改革開放都這麼多年了,香江和彎彎的武俠流入咱們內地,已然占據了武俠這一領域的半壁江山。

在武俠神話這個領域裡,整個內地,目前就隻有我們一家,可這些年來,香江和彎彎的文壇是百花齊放,武俠領域裡湧現了一大批名家,若是不用點非常規的手段,彆說是趕超他們了,就是想追上也是個問題。”

邵敬文沉默了,真話永遠都不是那麼好聽,現實也總是殘酷。

香江和彎彎的那些武俠名家,他們的作品能受到讀者的吹捧,那是經過了市場考驗的。

王重繼續道:“而且代筆這種事兒在香江和灣灣那邊都常見的很,有許多人甚至直接以代筆為生,就連熊前輩都找過人代筆,咱們為什麼不行。”

“再說了,現在咱們國內文壇之中,在武俠神話方麵有經驗的作家屈指可數,咱們雜誌社想要做大做強,光靠我一人是不夠的,咱們要是把工作室開起來,不但能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還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國內武俠神話的發展,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可這人怕是不怎麼好找啊!”邵敬文心動了,但卻仍舊有些為難,這話倒不是借口,文人相輕,自有傲骨,說的難聽點,就是眼界高。

“我也沒讓你去找那些知名的作家啊,咱們國家數萬萬人,每年都有幾十上百萬的大學生湧入社會,這些人中,難道就沒有幾個文筆好,又缺錢的?”

“隻要咱們待遇給的好,我就不信沒人乾”

“我儘量試試吧。”

雜誌社是邵敬文的心血,也是他動用了大半輩子積蓄的一場豪賭,更是他曾經的夢想和追求。

“也不用太著急了,我準備大綱也沒那麼快。”

兩人接著聊了一些關於工作室的事情,王重也沒藏著掖著,把自己的想法都和盤托出。

“對了,馮化成不是你姐夫嗎,我怎麼瞧著你們的關係·······”臨走臨走了,邵敬文忽然問了一句。

王重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就彆操心這些了,趕緊把人給我找好吧!”

邵敬文沒有繼續追問,他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也了解王重的性情,點了點頭,目送王重離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