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好了,公司給內部員工優惠,加盟門檻降一級,店鋪標準降一級,訂貨量和價格也都降了一成,至少能節約百分之四十的成本。對了,上麵還說,開店第一年公司隻抽百分之三十的利潤,這樣下來,業績再差一年內也足夠回本了,這麼好的事,誰不想乾?”
聽到她說公司反應很好,許昕華也就放心了,畢竟是員工福利,要是大家不買賬,那也沒什麼意義了。
不過這個員工福利,放出來的時間比許昕華預計都要晚了不少,也是她低估了同事們對公司的忠誠度,工資不低工作氛圍又好,大家在公司待得很開心,離職率當然也有,但也就那麼幾個因為家庭和結婚計劃才辭職回家的,遠沒有許昕華以前擔心的那麼嚴重。
真正造成公司人心浮動的,反而是新廠搬遷一事,年底就要搬新址了,工廠和總部大樓都將安頓在欣榮工業園內,可是工廠員工有漂亮乾淨的員工宿舍分配,公司卻隻能拿補貼金,差彆待遇讓原本更有優越感的公司眾人心情一落千丈。
公司員工不分配宿舍,也不是鬱白文和許昕華太小氣,更不是因為宿舍樓不夠多,宿舍樓是按照容納幾萬人的標準來建的,就現在的數量,能有百分之十的入住率就不錯了。
可是公司員工分房,隻有在總部的員工能享受到——這還不包括羊城各門店的員工,工廠這邊到底偏遠了一點,交通再方便,也不及她們住門店附近的小區來得方便。就算門店的各位可以稍微克服一點困難,可在分公司和外地門店的那些同事,他們就算分到了房也住不了!
住房福利如果隻有一部分人能夠享受到,那還不如工廠和公司分開算,工廠住宿舍,公司則維持原先的標準,要麼都住公司租好的宿舍,要麼拿補貼自己解決住宿問題。
不過為了讓在總部大樓上班的同事方便一點,行政部專門想出了一個對策,就是讓他們推掉外麵租的房子,拿了補貼金來公司“租房”——其實就是換了個說法和操作方式,實際上還是相當於公司提供住房。
但是人心就是那麼複雜,大家都不能名正言順的享受公司福利,分公司的同事也不羨慕總公司了,而是同仇敵愾,都在吐槽老板偏心工廠。
現在大家還隻是私底下吐槽,怨氣倒也沒有很大,不過許昕華和鬱白文都比較重視這方麵,問題出現了就該解決,拖到後麵怨念越積越深,不但影響工作氛圍,也容易傷害員工的感情,畢竟他們現在是真的很有“主人翁精神”。
所以許昕華舊事重提,建議鬱白文及時讓人把以前商量好的員工福利放出來,先下達文件也好,畢竟最近她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搬遷上麵,沒辦法關注分公司小夥伴們的情緒,不能讓他們產生“繼被老板冷落之後,又在老大麵前失寵了”的怨念。
事實證明她的辦法還是很有效的,就算不問許雲雲,許昕華自己都發現了,這兩天上班再沒有聽見一絲抱怨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恢複了活力和激情的工作狀態。
不過許昕華比較奇怪的是,到她回總部之前,都沒有人找她詢問這個文件的具體信息——既然都為這個消息而欣喜,難道不是積極的報名參加嗎?
許雲雲是這麼告訴許昕華的:“就算現在報了名,也沒辦法加盟啊,咱們老家現在沒有分店。”
公司的文件裡對於員工加盟的解釋,有一條和普通加盟商是一樣的,必須在有分店的城市或下麵的縣市開加盟店,不然無法安排貨物配送,也不便於總部指揮管理。
許昕華聽到許雲雲居然考慮的是這個,也驚呆了,沉默了片刻又問:“大家都是這麼想的嗎?”
許雲雲很誠實的回答:“大部分是的。”
也就是說還有一部分不是了。許昕華這才鬆了口氣,大半個公司的員工都是她一手帶出來的,要是全都像許雲雲這樣的想法,她也該懷疑人生了。
明明拉業務的時候,都知道把外地的加盟商往他們屬意的城市或地區忽悠,怎麼到了自己身上就這麼軸呢?
反正第一批內部員工的加盟店,名額也不多,都不會超過三個,許昕華就不信報名人數湊不齊三個,所以她可以不管彆人的想法,隻是許雲雲是堂妹,她不給開後門,但是該關照的還是要關照,許昕華便多問了幾句。
許雲雲便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我爸說市裡好像要建商品房了,家裡也想買一套,要用到我給他們的錢,那加盟的話錢就不夠了。”
許二叔直到年過中年,才找到真正的“事業”。托侄女的福當上了副村長,這幾年也乾得有聲有色,加上他們許家的名望在周圍十裡八村都打響了,許二叔在村委的份量越來越重,老村長就快退下來了,接班人十有八/九就是他。
他當然也又有在村官事業上繼續發光發熱的打算,隻是眼看著大哥小弟都去大城市工作了,日子越過越紅火,許二叔也不想跟大家差的太大,隻是就他們家那點錢,不可能去羊城那樣的大城市買房,就算買了也用不上,許雲雲在滬城上班,而她哥就更不可能去羊城了。
許堂哥跟許二哥差不多大,比起純靠子女自己爭氣的“佛係”許父,有當官意識的許二叔就更有遠見,很早就送兒子去學手藝了。許堂哥以前跟師傅學木工,隨著城鎮生活條件好了,開始流行起樓房,他師傅很有遠見的改成了泥工,許堂哥也就跟著師傅學泥工。
到許大哥他們去羊城的時候,許堂哥正好準備出師。再後來師傅變成了親嶽父,翁婿倆開始有意識的組織了一隊有手藝的人,泥工木匠都有,村鎮上誰要建房子,跟他們翁婿打聲招呼,他們就帶著人馬去乾活。也就是相當於包工頭了。
彆說早幾年了,就算再過十年二十年,有一手藝也比打工好,許堂哥賺得越來越多,光村子裡這些樓房,他們都乾不過來,許二叔從來沒想過讓兒子出去打工,所以羊城那樣的大城市就不用想了,倒是他們老家的市裡還可以考慮考慮。
許二叔要用許雲雲的錢買房也“無可厚非”,之前他們家建房就欠了不少錢,這兩年就算許堂哥賺得多,應該也全都用來還債了。許雲雲自己都曾說過,沒想到她每年給爸媽的錢,他們把大部分都存起來給她當嫁妝了,沒建房子以前怕她嫂子知道了要動心思,乾脆連她一起瞞著,現在要不是沒辦法,應該也不會動她的錢。
不過“無可厚非”是指在那個大環境而言,許二叔還可以選擇不買房的,但那樣就有點虧了,老家市裡的第一批商品房,幾十年後說不定還有拆遷的命運,絕對買不了吃虧更買不了上當。
許昕華也就沒有瞎建議許雲雲不要讓家裡用她的錢買房,而是委婉的說了下員工加盟的一些規則。
“……第一批不報名的話,第二批第三批能不能輪上你,也是個問題,而且到時候按報名順序,報名早才能早排上,晚了就不知道要排隊到什麼時候,更彆提挑地方……”
“那家裡買房怎麼辦?”許雲雲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她還是很心動的。
想想也是,擺明了能賺錢的好事,誰想要錯過?
許昕華笑了笑:“你們家以前建房子也沒有錢,那時是怎麼辦的?”
她爸媽那裡有錢,彆人不好意思開口,許二叔是親兄弟,他要買房找兄弟幫忙再正常不過,而且許二叔既然借了錢,最後多半是他跟許堂哥一起還,還不至於動用許雲雲的“嫁妝錢”。
許雲雲恍然大悟,愉快的點頭:“我回去就給爸打電話,謝謝姐。”
許昕華笑了笑,沒說什麼,她願意幫一把,是因為許二叔一家都是勤奮肯乾的人,再說比起在他們飯店當起二老板的許三叔,借錢給許二叔家買房也不算什麼,反而他們要是冷眼旁觀,就有點厚此薄彼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