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秦沂正好不需要上朝,所以就陪著楚錦瑤出宮, 兩人一起回長興侯府。
五姑爺在侯府一直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就連長興侯也不曉得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這個女婿。好在秦沂對嶽丈很守禮,長興侯一半君臣之禮夾著一半翁婿之誼,倒也能與秦沂和和氣氣地相處下去。
昨日楚老夫人和趙氏剛剛見過楚錦瑤,今日見了不覺得有異,而無緣參加元日朝見的楚家其他女眷看到楚錦瑤,卻都難掩吃驚。
每一次見到楚錦瑤,都能明顯地看到她在飛速成長。去年十二月出閣時,楚錦瑤行為沉靜,從她的眼睛中還能看到對未來的忐忑,三日回門時,楚錦瑤身上的彷徨消散了很多,但舉止還帶著謹慎拘謹。但是這次再回來,不過間隔了一個月, 楚錦瑤的氣質又沉靜許多, 這種靜不是從前那種小心翼翼害怕出錯的靜, 而是一種從容坦然, 不必擔心失去的沉靜。
閻氏站在下首看了很久,她想起自己見過的新婦, 最後不得不承認, 楚錦瑤才是真正的天生好命。她不是沒見過高嫁的人, 那些女子衣冠華麗, 但是眉目間總是帶著小心,說話也再三斟酌才肯出口,可是楚錦瑤卻不一樣,她明明去的是天底下一等一的高門,可是一言一笑都自然而然,顯然是心裡有依仗有底氣,才從不害怕說錯,或者做錯。同樣是新婦,段瑩華就比楚錦瑤早嫁一個月,但是讓她們站在一塊,很明顯能看出不同來。一個女子婚後過得好不好,神態是騙不了人的。
楚錦瑤的婆母是小齊後,既是繼母又和太子有積年舊怨,絕不必奢望姑婦和睦這等佳話了,那麼楚錦瑤的底氣,就隻能來自太子了。
閻氏歎氣,真是不知該羨慕楚錦瑤命好還是長得好。有些東西真是眼紅不來,一樣是侯府的嫡女,如果楚錦瑤不回來,換成楚錦妙,以她那小器扭捏的性子,恐怕也享不了這等福。
楚錦瑤和長輩坐了一會,讓下麵幾個妹妹排隊進來給她磕頭後,她就提出要出去走走。自她嫁人後,她還沒回過自己的閨房呢,也不知道從前的院子成了什麼模樣。
楚錦瑤要出去,當然沒人敢攔著。楚錦瑤帶著玲瓏、桔梗往東邊走,幾人看到舊景,都感慨不已。
“太子妃,我們從前的院子,還有人打掃著呢!”
京城的這個院子依然叫朝雲院,即便楚錦瑤出嫁了也還保留著,定期安排人進來打掃。楚錦瑤進屋看了一圈,大件東西還在,可是卻少了很多生人氣息,一看就知道這裡已經沒人了。
桔梗還在絮絮叨叨:“東西還是好好的,就是沒人住,屋子裡有些陰。太子妃,用不用搬一盆炭火過來?”
“用不著這麼麻煩,我就是過來看看,不必興師動眾。”
“這能叫興師動眾?”
楚錦瑤和桔梗都是一驚,桔梗立刻低頭退後:“太子殿下。”
楚錦瑤本來在床上坐著,聽到秦沂的聲音,也趕緊站起來:“殿下,你怎麼來了?”
“我聽人說你到東院了,就也過來看看。”秦沂自然地握住楚錦瑤的手,眉尖微不可見地一動,“手這麼涼?”
桔梗已經懂了,識趣地說:“奴婢這就去端炭火來。”
等桔梗出去後,玲瓏還在換茶水,現在沒有回來,屋裡就隻剩下楚錦瑤和秦沂兩個人。楚錦瑤瞅了眼秦沂,似乎想說什麼,最後撇了撇嘴,沒說。
秦沂被她豐富的表情逗笑了:“想說什麼?”
“我本來想說,這是姑娘的閨房,你就這樣進來似乎不好。但又覺得以太子殿下的性格,我這些話說了也沒用,就省得浪費口舌了。”
秦沂還真不覺得自己進姑娘的閨房有什麼,這裡是他特意買給楚錦瑤的,他本來也進來過。何況,就算楚錦瑤在太原時的閨房,他也不是沒見過,甚至還住了一段時間。
於是,秦沂不甚在意地說:“你我都是夫妻了,在乎這些做什麼。”
楚錦瑤就知道說不動秦沂,她也不糾結這些細枝末節,反而興致勃勃地帶著秦沂去看自己留下來的東西,一樣一樣講待嫁那一年,她是如何度過的。
“……這個是繡棚,光線好的時候,我就在這裡做針線。為了嫁你,我足足學了一年的刺繡。姐姐聽說我在繡嫁妝,還特意寫信過來教我……”
秦沂很少接觸這些閨閣女兒事,雖然瑣碎,但是從楚錦瑤嘴裡說出來,似乎帶上了特彆的魔力,秦沂仿佛也參與到楚錦瑤那時的生活中。察覺楚錦瑤似乎心情低落,秦沂敏銳地問:“怎麼不說了?”
楚錦瑤輕輕歎了一聲:“我在想大姐。我們全家都搬到了京城,她一個人在太原,不知道夫家有沒有欺負她。她成婚兩年才有孕,想必是很艱難的,而娘家還不在身邊……”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秦沂覺得這壓根不是什麼問題,他漫不經心地說:“你若是想你長姐,那把趙嘉致調到京城就可以了。”
楚錦瑤結結實實吃了一驚:“可以嗎?”
“可以。”
楚錦瑤眨了眨眼,悄悄問:“這算不算走後門?”
秦沂笑著看向楚錦瑤:“顯然是。”
楚錦瑤噗嗤被逗笑,她看左右沒人,用力地摟住秦沂的胳膊:“謝殿下!”
“誠意呢?”
這人真是得寸進尺,任性妄為。楚錦瑤抬頭瞪了秦沂一眼,眼神示意周圍:“這是在外麵,你彆瞎說。”
“我覺得是你在瞎想。”秦沂慢悠悠說道。
“你住嘴!”
兩人說說笑笑走出楚錦瑤的臥房,往其他地方走去。小林子回過頭,一臉果然如此,他以過來人的口吻說道:“你看,我說不用進去送炭盆吧。”
桔梗捧著一個火盆,被迫頂著寒風烤了半天的火:“林公公說的是。可是,這個火盆怎麼辦?”
小林子沉吟了一下,說:“先端著吧。若是送回去,一會太子爺沒看見東西,以為我們偷懶,多半會生氣。但若是進去添火,太子爺肯定生氣。所以先端著吧,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