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一章九歲漢獻帝
胡海坐在洛陽皇宮南北宮複道正中,曬著公元189年秋日的太陽。
兩日前,九月初一,他剛被董卓立為新帝。
這具身軀本是漢朝最後一位皇帝劉協,史稱漢獻帝,乃是漢靈帝的幼子,時年九歲。其生母王美人被何皇後毒殺。這劉協上麵還有個何皇後所出的哥哥劉辯。雖說漢靈帝認為劉辯“輕佻無威儀”,不堪繼承大統,但架不住人家是正宗嫡長。直到漢靈帝撒手人寰,把劉協交托給宦官蹇碩,仍要蹇碩想辦法更立劉協為新帝。
沒想到漢靈帝的意願,因緣際會被帶著三千鐵騎悍然入京的董卓給實現了。
這董卓原本是在帝國最西北的涼州帶兵的。這會兒還沒到群雄紛爭之時,無緣無故就帶兵入京,就算是董卓也不會這麼做。說起來,還是何太後的哥哥——大將軍何進給的理由。
靈帝親近宦官,何進卻要殺宦官。何進要殺宦官,何太後卻又與宦官交好。靈帝既崩,那便是何太後為尊。要如何才能抵住何太後的阻攔,儘誅宦官呢?四世三公的袁紹給何進出了個餿主意,那便是召集在外帶兵的將軍,以此逼迫何太後退讓,達到儘誅宦官之目的。
然而何進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將軍既然連何太後都不忌憚,又還會被什麼所束縛呢?把老虎放出來容易,打開的籠門卻已經關不上了。
何進行事不密,被宮中宦官張讓等人所殺。袁紹、袁術等又入宮屠戮宦官。亂局中,劉協和哥哥劉辯被張讓、段珪等人挾持出逃。兄弟二人流落民間,又遭逢了董卓的並州軍,雖說還不到羊入虎口的程度,卻也是任人拿捏了。
董卓深諳柿子要挑軟的捏這道理。
與哥哥劉辯比起來,劉協生母已死,母族沒有勢力可以依靠;而劉辯身後有何氏,雖然大將軍何進上個月被宦官給殺了,然而家族勢力猶存。況且劉協年紀更小,也更好拿捏。再者劉協因幼失生母,乃是由董太後撫養長大,總歸沾了個“董”字。
於是劉辯被廢,劉協新立,而何太後也遷居永安宮。
簡單來說便是宦官與外戚兩敗俱傷,軍閥董卓漁翁得利了。
胡海心裡分析著秦末與此時漢末的異同之處。
秦時為郡縣製,漢代原本沿用,後因推恩令,郡國已過百,直屬中央,中央也已經管轄不過來。又有流民作亂,為了方便統一管理,於是將全境劃為十三洲,設州牧管轄、刺史監察,於是導致了軍閥割據。
然而漢末的崩潰卻與秦末的不同。
一個是“土崩”,一個卻是“瓦解”。
秦末時賦稅徭役過重,橫征暴斂之下,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所以陳勝揭竿而起,便能傳檄而定。這是土崩。
而漢末雖然也有張角黃巾軍,然而黃巾軍被平定後,真正的問題軍閥割據才顯現出來。如董卓之流,兵多將廣,糧草充足,然而誰都不敢先稱王,因恐失民心。而劉備起事,還要打著漢宗室的招牌。漢王室未失民心,但是失去了對各路軍閥的約束能力。這是瓦解。